爱薇小说>都市现代>溯流文艺时代>第一百六十一章 看电影么

面对冯晓宁的问题,于东笑着反问道,“那冯导你觉得为什么主角能通过日记回到过去?这一点从逻辑上也说不过去吧。”

冯晓宁看着于东,陷入沉思,过了半晌,他开口说道:“你不会告诉我,这一切都是一场梦吧,用梦来解释一切吧。”

“用梦来解释一切当然简单,但是我更喜欢用高维生物来解释。”

“高维生物?我这越听越糊涂了。”冯晓宁皱着眉头想了想:“你的意思是不是说,高维生物就像上帝一样,推动了这件事情?而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一个可以录像、可以洗白的录像带?”

“冯导你信上帝?”

冯晓宁摇了摇头,“不信。”

于东笑了笑,往下说道,“那我们还是说回高维生物,可能解释高维生物有些难度,但是我们可以用二维和三维来比喻一下。之前有人提到《闭环》的时候,说里面所描绘的世界就像是一个拍摄完成的电影,时间没有先后。我们现在将《混沌日记》中的世界看成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主角的故事是这个程序中的一段循环。”

冯晓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虽然我不懂你说的程序,但是我听出点意思了,你继续说。”

“嗯,在这段循环中,有无数条件和选择,循环得出结果之后,再回到之前的条件和选择,开始重新演算结果。我们把程序中的符号看作低维生物,而创造程序的人看作高维生物。”

如果冯晓宁信奉上帝,这时肯定会抬杠:说来说去不还是上帝。

但是冯晓宁没有,他点了点头,“我大概明白了,其实这个就算不理解也不影响电影拍摄。”

“明白了不是更好么?”于东笑道。

“没错,明白了更好。我会做出一个计划来,然后去申请资金,可能钱不会多,不过资金肯定能够申请下来。”冯晓宁看起来挺有信心,“这段时间我会把剧本写出来,后面会拿给你把关。”

“言重了,把关谈不上,可以拿过来让我学习学习。我最近正在教戏创班写作课,自己也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于东说道。

“你们金艺也有戏创班么?”冯晓宁有些意外。

“今年新开设的,所以我才被抓了壮丁。”

“那难怪,我记得你们学校的戏剧系早就停了。不过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这剧本干脆你自己写好了,就当是练手嘛。”冯晓宁笑呵呵地说道:“我倒是乐意让你练手,说不定以后你这位大作家还能在编剧界发光发热,编剧跟作家本来就不分家嘛。不然为什么燕京电影学院有个文学系?”

于东笑着摆手,“练手有的是机会,这次就算了。对了,上次在蓉城听冯导你说电影局要改组的事情,有新消息么?这次改组能成么,要到什么时候?”

说到这事,冯晓宁摇了摇头,“还在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个准信。主要是现在内部分歧很大,改革派认为必须大刀阔斧,一次性改组到位,但是保守派却认为要润物细无声,一点一点的来。现在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估计要出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

于东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那双方对于改组这件事情是有共识的?只不过对于改组力度有分歧?”

“是这个意思,而且我个人认为,即便是关于改组的力度双方商量出来个准则,后面具体实施还得拖一段时间。到时候不可能无限地把国内电影市场放开的,那就面临一个问题,我们该引进哪些国外电影。是着重考虑商业性,还是着重考虑意识形态,这都是难题。”冯晓宁为于东分析道。

于东点点头,他非常认可冯晓宁的分析。

国内关于改革向来慎之又慎,这也是我们国家一直以来的发展风格。我们可以不停试错,但是不能动根本。

于东也支持对国外的文娱作品加以限制,如果说国内影视业是一潭没有活力的死水,里面都是些等死的小鱼,那么这时需要引进的应该是鲶鱼,而绝非是鲨鱼。

引进国外大片,是为了找活路,而不是找死路。

“这次电影选角,冯导你有什么想法么?”于东又问道。

冯晓宁笑眯眯看着于东:“于东老师有什么意见?”

“我没什么意见,就是单纯好奇,我也想知道故事里面的角色该由那些演员来塑造。”

“我自己现在也没什么头绪,关键是这个故事中很多戏份都是在小时候,那就需要一批小演员。特别是主角,非常考验演员的演技,一般的小演员恐怕不能胜任。”

冯晓宁其实看完故事之后,就在考虑角色的问题,不过暂时还没有定下来任何角色,这事回头他还要认真斟酌一番。

聊完了剧本的事情,两人又随意聊了会儿,冯晓宁还聊到了《寡妇之死》这部小说,他从张一谋那里得知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正在拍摄。

冯晓宁跟张一谋是同一年进入燕京电影学院的,虽然分别读的是美术系和摄影系,不过这两个系本身交集就很多,所以他们两个人也算是旧识,一直都保持联系。

对于《寡妇之死》这部小说,冯晓宁也非常喜欢,他还说如果不是被张一谋抢先一步,他都想拍了。

不过这话多少有些奉承的意味,于东也没当回事。

中午两人吃过午饭,于东就将冯晓宁送去了火车站,他下一站要去长安,既为办事,也为回家。

送走了冯晓宁,回到宿舍大院时,于东看到程砚秋站在他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一章 看电影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