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都市现代>溯流文艺时代>第七零五章 生活没有结局,但小说有
粮食产量是很可观的。但是去了山上后,却要花很长时间去开垦,而且开垦出来的土地也肯定没有江边的肥沃。

后来经过了各种动员,总算还是拉了一部分人过去。

这部分人来到那个山上,开始重新规整村落,同时他们为新的村子起了一个名字――离洪村。

而就在山脚下不远,有一个洪村,这个村子民风彪悍,好勇斗狠。

原本离洪村的到来,并没有引起洪村的注意,毕竟他们两个村子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而且中间还隔了一个村子。

不过当离洪村渐渐开始有模有样,山上的天地开垦地越来越多时,洪村的人就有意见了。

他们开始借着名字的由头,各种找离洪村的麻烦。

一开始,离洪村的人以为洪村的人找麻烦就是简单地因为村名的事情,所以干脆就退一步,把村名改了,叫做离潮村。

但即便如此,洪村的人依旧不干,非要离潮村叫“用名费”,而且还是按人头要,没个人头每年要交定额的粮食。其实洪村不过是看到离潮村开垦了不少土地,有些眼红,想要从离潮村这里得到一些好处罢了,至于名字的事情,他们才不管呢。

这种无理的要求离潮村的人当然不干,双方开始爆发冲突,甚至一度因为冲突造成了人员伤亡。

在与洪村的斗争中,离潮村艰难地发展着,虽然不是很富足,但是大家都还挺满意,至少不用隔段时间就搬家了,山上开垦的田地也能让他们吃饱。

……

时间慢慢推移,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战火烧到了他们这边,小憨子的孙子十五岁就跑去参加抗战。

陈家人一直盼着参军的儿郎回家,但是最终却在很多年后等到了一张照片。

照片中,小憨子的孙子站在一个大树下,跟两个战友拘谨地看着照相机,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

送照片的人告诉他们,小憨子的孙子在一场遭遇战中被炸弹击中牺牲了,细节没有透露,但是可以想见当时的惨状,以至于只有一张照片送回来。

以后的很多年,离潮村的人们都生活在闭塞的山村里面,过着并不富足却很知足的生活。

但是后来,好像是从某一天开始,世界突然变了,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子,涌向城市。

等到小学里面的老师都离开的时候,离潮村的村民们才意识到,这个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可是,世界不一样了,离潮村的生活还是要往下过,娃儿们还要上学。

有的人开始努力将孩子带出大山,送到城里面上学,但是更多的人却办不到,只能眼看着学生在学校里面混日子,或者干脆让孩子早早辍学,要么在家帮着干点农活,要么去城里面打工补贴家用。

直到后来,一个支教老师的到来改变了这个村子的命运。

这个老师放弃了大学老师的工作,来到了偏僻的山村,成为了这所破败小学的校长,然后一个一个地将学生们拉回到学校。

似乎是这个老师的出现,激活了离潮村有史以来存在于骨子里面的抗争精神,人们开始真正地为了走出大山而奋斗。

一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洪水来到了这片土地,一百年后,他们又为了更好的生活尝试用知识突破樊笼。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

程明德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随后问于东,“这就完了么?那个支教老师呢?她成功了么?离潮村的学生们最终有没有利用学到的知识走出大山?”

于东正在跟卢芸聊天,没想到程明德看得这么快,都已经看完了。

十好几万字的手稿,不到三个小时就看完了。

于东走过去,看了看程明德手里的稿子,“嗯,爷爷,这就已经是完稿了。”

听到已经结束了,程明德皱起了眉毛,“这结局是不是太仓促了,我还挺想知道支教后面的事情,支教的结果怎么样,总要有个交代吧。这个支教老师的身体如何了?我看书里面写到,她似乎身体不太好?”

于东摇头笑道,“爷爷,这个故事已经结束了,它并不是一个专门写支教的。”

“我知道。”程明德点点头,“其实支教只是整个故事中的一小部分,虽然故事很简单,却映射了中国的百年沧桑。我能看得出来离潮村的抗争精神,也能感受到这个地方人民的坚韧意志,但我就是想知道这个支教老师的结局,以及那些孩子的结局。”

“对了,你这书里面的那个倒插门的人,是不是《向西》里面的那个?”

于东扯了扯嘴角,“或许是吧。”

其实于东但是也是写过之后,才觉得跟《向西》里面的开头有些像,uu看书后来干脆就把角色名字改成了李厚清,跟《向西》里面前后映照。

至于支教老师这部分内容,于东原本也准备做一些详细的描述,但是后来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选择将这部分内容给模湖化了,正如他所说,这部的主题并不是支教,而是离潮村这百年来的兴衰。

于东也知道,如果把张月莹的事情写出来,肯定能够赚取很多读者的眼泪,但这不是他想要的,他希望读者们能够从这本书里面感受到一种命运抗争的力量,同时明白想要改变命运,读书是最好的选择。

这些东西,正是当下中国人所需要的。

另外,于东也有点私心,他已经在现实中经历过一次张月莹的离去


状态提示:第七零五章 生活没有结局,但小说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