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牙有些讶异,这乔姑娘倒是见多识广,居然知道冰鉴。
“小人也没做过这项买卖,不知这冰鉴到底需要多少银子。不过我猜不会低于百两。”
乔苓咂舌,什么破保温桶用得着这么多钱!它还能插电制冷不成!
“那便算了,太贵了,超出了我的预算,告辞。”
乔苓预算是五十两,一听最少百两马上熄了念头。
划不来啊。
乔苓出了通和牙行,苦思冥想。
既然青铜冰鉴买不起,索性请人做个木头的吧。
乔苓回想起故宫里保存至今的一对文物。
一对乾隆年间制珐琅彩冰桶。
木制、锡里、外有铜箍,约一尺五寸高,二尺见方,下有约一尺高的木座,上有两块带透空钱式孔的木盖。
乔苓也不想整什么高大上的珐琅,除了好看之外没啥用。
木工活得找木匠,乔苓也不认识什么木匠,所以只好回到铺子里找刘娇娇。
刘家的人脉还是很强的,有现成的帮手,乔苓才不会傻了吧唧自己上街去找。
木匠行业,主要分为大木作和小器作两个作行。
大木作,不需要固定的门面作坊。
工具箱一背,犹如仗剑走天涯的江湖侠客,想去哪就去哪。
走村串乡,只要雇主准备好木料,啥活都能接。
不挑木料,不讲究。你给他准备什么他就帮你做什么。
不仅做新件,他还能修旧件。
桶漏水啦,床不稳啦,桌子缺腿啦,柜门掉啦,只要是木工活,啥都给你修好。
家具翻新,现打家具,大件时间长的活,雇主包吃包住,工钱另算。
小器作就跟大器作不一样了,他们有专门的作坊,工人也多。
大多做一些精致美观的摆件和装饰品。
用料极其讲究,普通木料不配出现在他们作坊里。
做工和大木作不同,讲究一个精巧细腻,美轮美奂。
服务对象多是一些富贵人家。毕竟普通人家也用不上那些什么提高格调的精美摆件。
乔苓考虑过了,做个木胎冰鉴,大木作就行。
又不用拿去参赛,连雕花都省了,怎么实用怎么来。
刘娇娇出去一趟,回来时跟乔苓说已经约好了木匠明天上午来铺子里商谈细节要求。
乔苓看了看天上的太阳,院里地上的杂草都晒得叶子打卷,懒得回家吃饭了。
索性就在铺子里吃顿员工餐解决午饭吧。
听说红英已经把做员工餐的活派给了冬雪,乔苓也想尝尝她的手艺。
走进灶房,闷热的空气扑面而来。
冬雪脖子上挂着一条布巾正在炒菜,时不时拿起布巾擦擦下巴流淌的汗水,不让一滴掉在锅里。
冬青坐在灶下认真地烧火。
乔苓被冬青旁边一块大木板吸引了视线。
上面用木炭画了好些图案,图案后面画着一些线条,有粗有细。有些图案后面写了正字,也有只写一半的。
乔苓有些感兴趣,走过去拿在手上饶有兴致的看着。
“东家,这大中午的灶房太热了。您还是去前面铺子待着凉快些。”
“这上面画的都是什么?看着好像不是画着玩的。”
冬雪拿了笊篱麻利地把焯水的茄子捞起来,腼腆的笑了笑。
“我把每日买菜的账都记在上面。我不识字,只能画个大概样子,画不出来的就用圆圆代替。圆圈不够用就在里面涂黑一点或者涂黑一半。”
乔苓心中非常震撼,一个不识字的人居然用自己的方法在记账!
“为什么要记账?”
冬雪拿瓢收拾干净锅里的汤水,一瓢一瓢地倒在木盆里。
“我得了做饭这个好差事,又怕别人说我私吞了买菜的银钱。我把它们都记下来,如果有人问起的话,我就可以报出哪天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
乔苓看着手上的木板,每一条记录都很清晰有条理。
做事沉稳,为人忠厚,踏实肯干能吃苦,谨守本分。
这倒是招了个好员工。
冬雪几番催促,乔苓才离开了灶房。
走到柜台,乔苓低声同红英说:
“发工钱的时候,给冬青算个半工吧。我看那孩子干活挺卖力的。”
红英笑着点点头,“行,我正有这个意思,本来打算跟你提一提的。没想到你先说了。”
饭间。
“冬雪姐,你这手艺可比那李婆子好太多了。我感觉我这几天都长肉了。”
冬雪只是抬起头冲他腼腆地笑笑,继续低头吃饭。
“红英,话说那李婆子怎么样了。”
最近有点忙,也没顾得上关注那李婆子交给里正之后怎么样了。
红英放下碗筷,一拍脑门,认真地对乔苓说:
“最近事多,我也给忙忘了。里正让她赔银子,她哭天抢地说家里没钱赔不出来。硬是领了一百鞭,现在躺家里下不来床了。东家,咱们怎么处理?”
乔苓也拿这种二皮脸没办法,该受的惩罚她也受了,钱是拿不回来了。
左右也没多少钱,还不至于要人性命的地步。
“放出风去,就说这李婆子在我铺子里欺上瞒下,手脚不干净。”
在场员工均是一怔,这可比领鞭子还要严重。
风评这么差的人,哪里还有东家愿意雇她,怕是再难寻到活计了。
乔苓看了一圈静若寒蝉的众人,清了清嗓子。
“我这人也不是不讲理。做得好的,我自然心里有数,该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