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来过二姑家吗?”
乔苓嚼着糖葫芦怀疑地看着左右张望的乔先林。
乔先林停下来沉思了一会儿。
“没来过。你二姑去年才搬到这里的。”
“去年年底来信说她家铺子搬到沙兴府永旺镇了,路途远又怀了身孕不回娘家拜年。信里只说她的铺子在东大街年丰粮铺隔壁。”
乔苓把最后一颗糖葫芦塞进嘴里。
“那应该就是附近了。再往前走走。”
东大街尾年丰粮铺隔壁。
元新杂货。
“应该是这了。”
乔先林停下脚步,虽然不认识招牌上的字,但是这条街就这一家粮铺,也只有这一家杂货铺。
乔苓跟着爹娘走进杂货铺。
铺子不大,大约四十平大小,木质货架上摆满了日用杂货,碗筷瓢盆、油盐酱醋、针头线脑、洗漱用具、琳琅满目。
一中年男子听见有人进门从货架后走出来,手上拿着一块抹布。
看见衣着破旧还打着补丁的几人,眉头一皱,待看清最前头的乔先林时脸上一抹嫌弃闪过。
马上又扯动嘴角挂上假笑,“哎哟,是大舅哥啊。”
乔苓抬眼打量这所谓的二姑夫。
中等身材微微有些发福,肉肉的脸上留着两撮滑稽的鲶鱼须,眼角微微向下耷拉,一笑起来有点苦相。
乔先林一身粗布衣裳肩膀和手肘处还缝着两个大补丁,跟衣着体面的二姑夫两对面站着有些相形见绌。
乔先林拘谨的点点头扬起一脸讨好的笑容:“妹夫,春兰和我爹娘在家么。”
杨元新收起假笑点点头。
“在后院里头呢,走吧,我带你们进去。”
杨元新领着乔芸一家人走出店铺拐进店铺旁边的小门,穿过一条小巷来到后院。
院子里乔苓的奶奶顾氏正在水井边洗衣裳。
看盆里的衣裳料子似乎是二姑家的。
杨元新见周氏在,说了一声,“岳母,大舅哥一家来了,你和春兰看着安排一下,我回铺子忙去了。”
转身就走,连客套的寒暄两句都没有。
周氏有些尴尬的站起身,看着大儿子一家人一脸嫌弃。
“都来啦。苓苓也好啦。”
看见地上的背篓三步并两步走过去东翻西翻,没翻出什么好东西撇撇嘴放开背篓。
乔苓的手悄悄伸进衣兜,握着那串铜钱,心念一动默念空间名字。
眼前一闪就出现在空间了,看着手上攥着的铜钱呼出一口气。
幸好铜钱还能拿进来,大概是因为铜钱没有生命的原因吧。
来不及细想又马上出了空间,手上还保持刚才揣在衣兜的姿势,只是兜里没有铜钱了。
周氏转过身往前走了几步,回过头皱起眉头嫌弃的小声道:
“还楞着干什么,看你们也没吃午饭吧,还等我给你们做吗?自己做!”
乔先林和顾氏默默捡起背篓牵上孩子跟上去。
这个院子连着前面的杂货铺,围成类似小四合院的样子。
前面是铺子,正后方一间堂屋两边各两间卧房。
院子左边两间库房和一间灶房,院子右边两间客房和一间茅房,茅房旁边盖了一间小洗浴间。
乔先林跟在周氏后面四处打量了一番。
“娘,爹和二弟三弟他们呢?怎么没看见?”
周氏打开灶房的门。
“镇上有个员外起宅子,你爹和你两个弟弟做工去了,你两个弟媳妇也在那帮厨。晚上就回来了。”
灶房因为要放柴火,所以做得很宽敞。
周氏跟顾氏交代了几句东西的大概位置就转身走出厨房回去洗衣裳。
乔苓看着几个上着锁的大橱柜,抽抽嘴角。
这是防谁呢?
看来奶奶他们在这里低位也不怎么高啊!
乔先林和顾氏放下背篓开始烧火做饭。
看着上着锁的橱柜,识趣的拿出之前买的高粱和细糠,还有最后一点烘干的小鱼虾。
大灶烧火旺,糊糊煮得也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做好了。
顾氏直接拿了自家的碗筷分好糊糊,一家人围着灶台安静的吃午饭。
吃完了把锅灶收拾干净,碗筷洗好了收进背篓。
乔先林正想出门问问自己这几个人晚上睡哪。
堂屋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矮胖婆子打着呵欠走出来。
“谁啊这么吵,睡个午觉都不安生。哎哟,这是大舅哥一房吧,有年头没见过了。这大闺女都这么大了。”
乔苓看着婆子脸上的笑容,一看就是二姑夫的亲娘,连假笑的弧度都一模一样。
“是的亲家母,我们有事晚了几天才来。”
乔先林转头叫几个孩子快叫亲家奶奶,几个孩子乖乖的问好。
看见顾氏怀里的乔芸手上还拿着半个鸡蛋,立刻收起假笑快步走进灶房。
不一会儿灶房就传来呼天抢地的声音。
“哎哟大舅哥,你们怎么一来就拿我家的鸡蛋吃,问都没问一声哟。”
矮胖婆子冲出灶房站在院子里拍着大腿继续干嚎。
“就做一顿饭的功夫,我的油罐子都要见底了,柴火也下去一大半,你们这是做的什么饭啊?”
乔苓和顾氏都惊呆了,还有这种操作?
那鸡蛋还是那下河村老妇人给的,就剩最后一个刚才给两个小豆丁一人一半吃了。
那糊糊压根就没放油啊,连盐都没用她家的!
煮个糊糊能烧掉几根柴?
周氏扔下手上的衣裳快步走过去搀着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