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第18章 攻城(上)

李元喆穿越到大唐三年,第一次亲自带兵,没有一往无前的豪迈感觉,而是有着深深的担忧。

别看他嘴上喊得慷慨激昂,恨不得带兵冲到草原去掏颉利的老窝,可真让他带兵打仗的时候心里是真的虚。

李元喆前世社畜一枚,根本没有打过仗......别说是打仗,实际上生在伟大祖国的和平时代,他连真实的战场是个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遑论是面对面的厮杀的古代战场了,完全没有办法想象那是怎样的残酷场面。

他的前身勇则勇矣,据说在战场上杀敌如砍瓜切菜,但他并没有继承前身在战场上的经验和太多的记忆,穿越过来后也没有机会上战场,所以他在战阵方面的经验为零。

先不说打仗,如何带兵更是他的知识盲区,他知道些后世军队训练和组织的一些皮毛,可那真的就是皮毛,完全不成系统,何况冷兵器时代的军队与后世又有很大的区别,他觉得自己的那些皮毛估计也没什么用武之地。

庆幸的是李渊知道他不善领兵,给他派了李道宗这么个经验丰富的将领当副手。

李道宗可不像后世影视剧里刻画的那么不堪。

他是李渊的堂侄,出身左千牛备身,开局就是光芒万丈,年纪轻轻就被册封为略阳郡公,只比李渊当初的唐国公低两级。

纵观李道宗一生,对内追过刘武周,砍过王世充,打过刘黑闼,怼过梁师都,对外击退过突厥大军,参与过灭突厥之战,还灭过吐谷浑,打爆过薛延陀,爆锤过高句丽,绝对称得上是功勋卓著,最重要的是他几乎没打过什么败仗,没有常胜将军之名却有百战不败之实,懂兵法通谋略,实打实的名将一枚。

别看现在的李道宗还只是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可已经有了无数闪耀的战绩傍身,有这样一个“专业人士”跟在自己身边,李元喆至少不用担心没人指挥战斗。

不过李元喆还是有自己的想法,虽说身为皇帝又不会带兵打仗,可作为一个从小就幻想着在战场上杀敌报国的年轻人,他不想错过这次机会,想好好过一把打仗的瘾,所以一路上都在仔细观察,学习李道宗管理军队的方法,一有机会还要当面请教一些有关战场上的问题。

李道宗对李元喆没什么好印象,一开始并不想教他,但又不能当面拒绝,只好胡乱敷衍他一下。

可慢慢的接触多了,他发现李元喆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真的在向自己虚心请教,而且他还发现李元喆的性子变化很大,不像前些年那样浮躁,很多小毛病也不见了,待人接物变得随和起来,没了以前那种天老大我老二的狂妄,不会动不动就发脾气,也很少说脏话,甚至有时候还会亲自给士兵分配伙食,完全没有一个皇帝该有的孤傲矜持,不在乎繁复礼仪规矩,能很好地和士卒打成一片。

李元喆的巨大变化有些刷新李道宗的三观,但也让他开始从心底接受这个皇帝,再教统兵战阵之法的时候就用了心,教的很是认真。

接着他的三观又被刷新了。

李元喆学东西的速度快的惊人,刚开始还是屁毛不懂,仅仅是三天时间过去,他竟然就能发现队伍行军和扎营过程中的很多漏洞并提出改正意见,对一些骑兵的战术和城池的攻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简直不要太天才。

李道宗按照他的意见做了实验,用成品军粮取代火头军大锅饭,调整马匹精饲料的比例和马匹休息时间,只是两个小措施,部队的行军速度可以每日增加四十里。

用油布搭在马背上做雨棚供士兵歇息,再配以毛毡和艾草香防潮驱蚊,人马经过一夜的休息能很快恢复体力。

外围斥候小队从五人增加至十一人,警戒探路的效率明显提高。

......

一时间军中的很多将官对李元喆的态度热情了不少,队伍的士气并没有因为长途跋涉而降低。

李道宗是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天才存在的,只是李元喆明显就是个军事天才,他不信都不行了。

李道宗知道李元喆自称是天帝太一的弟子,一开始他也不信,见识过几次李元喆给士兵分发补给的场景,他抑郁了——好事怎么全让这个混蛋给赶上了呢?

想当初自己到处求人拜师才学到的本事,人家几天就能赶上自己几年的进度,想想都郁闷。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李元喆真的是天才吗?

答案是否定的,他从来不是什么天才,要不然怎么会成为一个社畜?

尽管他不是天才,但有外挂呀!

聊天群里可是有一位精通古代作战的狠人,云不器虽然还没有在举世攻唐的大战中创下盖世威名,但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凶人了,实战经验算得上非常丰富,又是在军方的一群老将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指点一下小白似的李元喆还是绰绰有余的。

有了云烨的指点的真东西,他也不笨,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学习起来非常刻苦,加上他得了精神力快速恢复的技能,几乎是全天沉浸在学习之中,三天时间的学习效率自然是远远超过普通人。

不过该装的时候就要装,他吹牛皮说自己是天帝的弟子,自然要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才有说服力。

行军第四天,部队在洛水源与太原赶来的一万府兵回合,李元喆不想耽搁时间,将府兵军中可用于急行军的各种马匹编成一队,让两千五百名府兵骑马随西征军出发,并带走了府兵们的辎重


状态提示:第18章 攻城(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