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破天荒喝醉了酒.后半夜醒來后再也睡不着了.而且头晕得厉害.他手摸索到床头按铃.沒有声音.他低声喊叫半天.沒得到回应.想必值班的军官也喝大了.睡得太死了.再说.半夜三更能有什么事.
“混蛋.”他悻悻地骂道.感到愤愤不平:以往到前线.旁边有鲍曼和副官.有时冉妮亚就睡在他身边.在上萨尔茨堡或慕尼黑.爱娃嗔怪而又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他.
但今晚.在这东普鲁士的森林深处.他只能听风吹过干枯树梢的声音.旁边连一个人也沒有.鲍曼自不用说了.他到马尔他旅行去了.但这些副官们也玩忽职守了.连冉妮亚也不知干什么去了.明天好好整顿一下.这女人.三天不骂.上房揭瓦.
他依稀记得昨晚在大餐厅里敬酒.每个桌子都敬完了.但是几个年轻军长们一杯又一杯给他敬酒.这个冉妮亚不知道上那儿野去了.沒她代酒.他最终把持不住.被施蒙特扶了回來.当时他一边踉跄着一边在楼道里喊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惹得一些服务员惊异地看着.
他翻來覆去.难以入眠.平时恨夜短.此时盼天明.一看手表.荧光显示才凌晨两点.还有几个小时的漫漫长夜.无奈瞪眼望着黑暗.思绪如脱缰的野马一般驰骋……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间已进入四月.他驾驶着帝国航船.在急流险滩中航行.现在.有两件最主要的事摆在面前:一是非洲.马尔他战役后.兵员和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运往利比亚.第十装甲师已经在班加西秘密集结.当前.非洲的主要问題是给隆美尔这匹野马戴上笼头.以免冒冒失失地打草惊蛇.第二个宏伟目标就是分化、瓦解庞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
希特勒与纳粹党在东方战线上犯下了个致命错误:在军事上极力打败苏联.在政治上却帮助斯大林巩固联盟.1941年6月.当德军洪水般进入苏联时.斯大林下令苏军全线反攻.把战争引向敌国领土.等到德军深入苏联腹地时.斯大林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有好几天他玩起了失踪.甩手不干了.害得政治局委员们找了他好几天.央求再三.他才担当大任.
为什么呢.因为按照斯大林的设想.德军会双管齐下.以军事进攻为主.辅之于政治利诱.这是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德国的军事大师克劳塞维茨早就教导过他们:“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另一种表现出形式.”他还直截了当地指出:“俄国只能从内部摧毁.”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从内部摧毁俄国.德皇甚至放下架子.秘密护送列宁回国.不久列宁领导十月革命.使俄国退出了战争.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割让了波罗的海和乌克兰.纳粹德军在西欧作战时.也在采取军事行动的同时.积极培养代理人.如挪威的吉斯林、法国的赖伐尔等.
谁承想.德国进入苏联后.竟然把多年的政治手段丢到一边.公然叫嚣苏联是德国的生存空间.这里的人民要么被消灭.要么被同化.让那和盐的村民们寒了心.前线官兵告诉他:苏联在政治上业已破产.但被党卫军又扶起來了.
所以.当斯大林看到希特勒竟然愚蠢到只用军队解决问題时.他高兴得跳了三蹦子.
战争刚开始.波罗的海三国发生暴动.协助德军作战.好多苏联少数民族.如卡尔梅克人、哥萨克人、鞑靼人都发生了整团投奔德军的情况.高加索人.特别是车臣人公开欢迎入侵.
在乌克兰.以斯捷潘?班杰拉为首的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就在利沃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是只过了几天.这个政权就被德国人摧毁.而班杰拉本人也被押送到扎克先豪津的学习班.实际上关押起來了.
以安德烈?梅里尼克为首的另一个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毫无保留地站到德国人一方.但是在乌克兰人中沒有什么威信.在德国的征服大业中帮不上忙.班杰拉的人建立了乌克兰起义军.这个军队不仅同德国人作战.而且也同苏联的游击队作战.他们一直积聚力量.等待时机.希望将來德国人由于失败而被迫与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签订政治和约.
即使是俄罗斯也不是铁板一块.由于苏联的集体化运动和肃反.不少俄国人早有二心.1941年8月22日.前红军少校科诺诺夫带领着自己的第436步兵团向德国人投诚.
许多被俘的苏军高级将领就曾准备有条件地与德军合作.与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作战.如基辅战役中被俘的第5集团军司令bobo夫、波涅杰林.还有苏联人大吹大擂的英雄卢金中将.
卢金中将在维亚济马指挥被围困的苏军坚守几乎两个星期.拖住了德军中央集群的步兵部队.也许由此拯救了莫斯科.1941年12月12日.卢金将军和与他一起被囚禁的将军们向德国方面提出建议.要求建立俄罗斯反政府武装.以此向苏联人民和军队证明.他们完全可以向“可恶的布尔什维克制度”发起进攻.同时.他们也还是维护自己祖国利益的.
当时.卢金对审讯他的德国军官说:苏联人民面临着一个很特殊的形势:虽然俄罗斯人拥护所谓的“敌人”.好像是投奔了他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背叛了祖国.而是远离了那种制度……甚至许多著名的苏联政治家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題.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领导人都是衷心维护共产主义制度的.
他的思想又聚集在另一个苏联英雄身上.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名字划破眼前的黑暗:弗拉索夫.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投入在元首的麾下.主动提出组建俄国军队攻打苏联.而且已被接到狼穴.这是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