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终擒了伪元帝的,是信国公哪位部将?”
如今的庆阳城总管府,已经变成了北伐军中军所在。徐达亲自押送元顺帝一行,来到庆阳报捷。朱标见到徐达后,饶有兴致的问道。
当然了,朱标也就是饶有兴致罢了,没有任何其他的意思。
后世之人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最大的功绩之一,是擒了突厥颉利可汗。那么,到底是谁,为李世民擒了颉利可汗呢?后世之人都知道,是大唐军神李靖啊!
再问深一点呢?是哪个小卒亲手擒了颉利可汗?这就在历史上就完全没有记载了。
事实上,就算史上有所记载的。那个生擒颉利的领军之人叫张宝相,张宝相又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副将。但无论张宝相还是李道宗,都没得到太大的封赏,后世也很少人记得他们这番功绩。
用不着为李道宗和张宝相抱屈。
李世民制定战略,组织人马,提供后勤,当然最应该领擒了颉利的功劳。
李靖是征突厥大军的主帅,也确实应该凭借如此功绩千古留名。
至于具体在某场战斗中,抓了颉利的人,功劳就远没那么大了。
今日之事也是如此。
抓了伪元帝,毫无疑问,最大的功劳得算朱元璋的。能够青史留名,那得是世子朱标。朱元璋相当于李世民,朱标相当于李靖。徐达只能相当于李道宗,那具体捉了元顺帝的某位大将只能相当于在史书记载中只有一行字的张宝相了。
“启禀大将军!”徐达听了朱标问话,赶紧站起来。
徐达与常遇春不同,治军严肃,最为守礼。尽管朱标对他一直非常客气,私下里称一声“徐叔叔”。但在军中,徐达严格按照下级对待上级的规矩,不敢有丝毫逾越。
他微微躬身,道:“大将军命令下达,末将一方面,亲率三万军向北,攻略定西、宁夏二路。另外一方面,派出一万军,分作十股,向东、向西、向南,搜寻伪元残兵。那伪元帝一行,是末将麾下千户王均所派出的哨骑所得。”ps
“王均么……”
朱标脑海中闪现出一张精明干练的笑脸,但关于王均其人什么能力,脾气秉性,就全无所知了——此次北伐,朱标前前后后,统领的兵力近五十万。千户以上的官员得有两三千人,怎么可能对每个人都有所了解?朱标能通过名字,和某人的相貌对上号,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他微微点头,道:“信国公带的好兵啊!稍后,我会上奏父王,给这王均一个伯爵!”
徐达微微一愣,道:“伯爵?这是不是太高了些?”
华夏爵位,公侯伯子男。别嫌伯爵低,要知道,刘伯温受封的爵位,也不过是一个“诚意伯”!
王均现在只是个千户而已,太低。
如果是在援军到来之前的庆阳之战中,王均能够冲入万马军中,取了元顺帝的脑袋。那不用问,一个侯爵的爵位妥妥的!
如果,二十万援军到来之后,王均冲入万马军中取了元顺帝的脑袋。那能不能封侯就两说了,伯爵应该是妥妥的、
如果,在追亡逐北的过程中,王均追索到了元顺帝一行,经过一场血战,生擒了元帝,伯爵都不太保险,只能说有可能而已。ъiqiku
现在呢?
元顺帝是主动让士卒们把他绑了投降,王均只是适逢其会而已,这算什么功劳?在徐达原本的想法中,王均能够吊车尾,受封个男爵,就算不错了。
没想到,朱标想亲自保王均一个伯爵!以朱标的身份地位,既然把话说出来了,此事就成功了九成!
为什么?、
朱标道:“确实是高了些,但有两个原因,让本将军想为他请封一个伯爵。其一,咱们不能让老实人吃亏。那可是封爵的大功啊,王均真能忍得住?如果,当初王均斩杀了伪元帝一行。说伪元帝一行宁死不降。他是无奈之下,才痛下杀手的。你说,如此功劳,够不够一个伯爵呢?”
徐达心想:世子您这是,为了给王均封爵,故意找的理由吧?王均能有那么大的胆子?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败露,那可是抄家灭祖的罪过!
他直接转移话题,问道:“那其二呢?”
“其二,就是……”朱标面色一肃,道:“当初,信国公都因为伪元帝曾经统治华夏,只想将他驱逐,而不愿意将他或杀或擒。现在,我想通过王均受封伯爵之事,告诉我吴国的将士们,不要有任何顾忌!他们杀敌越多越好,开疆拓土越多越好,斩的敌酋地位越高也好!我吴国朝廷,一定从宽纪功,决不会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
“斩的敌酋,地位越高也好。功劳立得,越多越好么……”徐达口中喃喃,心潮澎湃。
响鼓不用重锤!
有些话题太过敏感,即便朱标都不好直接宣之于口,但徐达已经瞬间秒懂!
当初,徐达为什么不愿意擒拿斩杀元帝?
除了担心伪元帝曾经统治华夏,对元帝或擒或杀,会破坏君王的“神圣性”之外,还有两个不好宣之于口的原因。
其一,你徐达对做过你君王的元帝都没有任何敬意,那么,对现在的君王朱元璋就真的那么忠诚?
其二,你徐达将伪元帝杀了或者擒了,如此功劳堪称震古烁今,功高难赏!功高震主!
历朝历代,开国功臣们是什么下场,徐达岂能不知?
就是以宽厚著称的李世民又如何?大唐军神李靖,常年“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