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史上最强太子>第43章 潜龙在渊,厚积薄发

第二天下午,朱元璋赏赐的旨意,就传到了朱标的手中。

护卫、俸禄倍增也就罢了,以朱标私下里的生意和对定远军的影响力,对朱标意义不大。

但是,日常军国大事与闻,这就是标标准准的国家重臣的待遇了。

朱标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他每天都要抽出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浏览中书省抄录过来的军情。每过上十天半个月的,他还要参加比较重要的军政会议。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作为千古第二明君的朱元璋,实在没有什么多少真正需要朱标帮忙的地方。

绝大多数情况下,朱标只是静静地坐在朱元璋身边,倾听着军政会议上的一切。

千万莫小看了这倾听。

对于朱标来说,是开始对朝廷的重要事物,对朝廷的主要文武大臣本身,开始了如指掌。真有什么预料之外的变故,他随时能够接手朝廷。

对于朝廷的文武大臣来说,则是开始习惯于这位少主在朝堂上的存在。

一个统帅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计谋!

论计谋,谁能超过张良、刘伯温?但他们不是统帅。计谋再高,一谋士而已。ъiqiku

更不是武功!

常遇春武功倒是高了,但他位还在邵荣、徐达之下,更别提和吴国公朱元璋相比了。武功再高,一猛将而已。

最重要是威望。

唯有能让麾下绝大多数人认可其统帅的地位,才能真正将众人拧成一股绳,将自己的意志化为集体的意志,无往而不胜。

增长威望有很多办法。

可以用君权天授的欺骗来获取威望,可以用金银财物的收买来获取威望,可以用杀戮镇压的恐吓来获取威望,可以用不断取得胜利的激励来获取威望……

但是,最稳妥,最坚实获取威望的办法,就是习惯。

日月亘古长存,人们早已习惯。那么,这日月,自然而然,就有了相当的权威。稍微风吹草动的日食月食,就能引起人类的极大不安。

在吴国大臣们都习惯于,那个朱元璋身边默默倾听的少年郎的时候,朱标的威望也在慢慢增长。

缓慢、坚定,而又势无可挡!

……

……

当然了,朱标现在的主要精力,还不是在朝堂上,而是在自己后院的工坊中。筆趣庫

那里有宋濂、章溢、叶琛三位大贤,在率领各位工匠,对玻璃进行着最后的公关。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虽然有着朱标记忆中书本上的知识,虽然有着充足的经费,虽然三位大儒也在竭尽心力,虽然十数名能工巧匠也在努力,但是制作出来的玻璃甚是浑浊,比琉璃强不了多少,直到现在也称不得成功。

“实在不行,本世子把隔壁的宅子买下来,咱们再招些工匠,再造一个玻璃炉!”朱标给人们打气,道:“西洋人能造出玻璃来,吾华夏人必定也能!咱们多做些实验,多总结些经验教训,就离着天理就近了一步。这玻璃,咱们一定能成功!”

“买宅子的事倒是好说……”章溢苦笑道:“但是,这工匠,现在还真不好找了啊!”

叶琛道:“可不是吗?现在咱们吴国人开荒就能拥有自己的田地。不知多少工匠舍了本业,去开荒种田去了。现在,不是咱们舍不舍得花钱请工匠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空闲工匠的问题。”

“确实,土地才是咱们华夏人的命根子啊!”事到如今,朱标也没什么好办法,道:“那就只能发挥咱们现有的力量了。三位老师多用些心,另外告诉那些工匠,谁能提出好的办法,本世子必当不吝重赏!”

“也只能如此了。”

……

……

就在朱标为玻璃之事甚是头疼的时候,吴国的国力却是在蒸蒸日上。

很简单的道理,土地新政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对于流民来讲,不用花钱,只要开荒就能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还三年免征,天下还有这种好事儿?当然要竭尽全力地开垦土地,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产业。

对于那些原主来讲,他们是因为战远避他乡的。现在吴国的政令一出,当然得尽可能的赶回来。毕竟,虽然吴国的官府说五年内归来会拨给等量的土地,但谁知道朱元璋说话算数不算数啊?还是赶紧回来恢复生产才是正经。当然了,因为战乱的缘故,很多荒地的原主已经去世,吴国朝廷倒是不用担心荒地真的不够用。

对于跟开荒无关的佃户,也是一大利好。道理很简单,现在开了荒就是自己的。如果地租太高,谁还肯租种土地,而不是开荒呢?

对于那些士兵们来说,更不得了了

五亩官田的划拨,顿时让军中的士气一振。

而且,鸡贼的吴国朝廷,还采用了一个“刘邦封雍齿”的办法,提升自己的信誉。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群臣议论纷纷,担心自己不能获得与自己功劳匹配的爵位和土地。于是乎,刘邦采用张良的建议,先把与自己有仇的雍齿封了侯。群臣一见雍齿封侯,顿时就放下心来——雍齿这样的人都能封侯,我肯定就更没问题了。

现在的吴国朝廷,就是给那些战场上伤残退伍的军士,以及为朱元璋战死的战士遗属,分了足数五十亩的田地。筆趣庫

非但如此,所有为朱元璋战死的军官,他们只要有后人的尽皆封官。尽管这些后人只是得了虚职,但俸禄可不


状态提示:第43章 潜龙在渊,厚积薄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