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推断,应该是佛门之中,和自己有善念者前来,且携带了莫大因果,和此刻佛道量劫第二重之契机,故而才寻了个由头,将老青牛支开来,自己则是留在此地,等待来人,果然如此,齐无惑心中对于因果之道更多了三分的感悟。
一番寒暄,五盏清茶。
气氛算是和睦。
但是弥勒虽笑着,却不知道该要怎么开口提起自己等人来此的原因,而文殊普贤两位则是坐得笔直,哪怕是到了现在都不曾放松对于自我的修持,观世音只好开口,道:“其实,今日来此,我等是有一不情之请,欲要劳烦真人。”
齐无惑安静等待着他继续讲述下去。
观世音菩萨斟酌着言辞,道:“真人既在人间,当知人间之事,前一段时间,真人击败了南无帝宝幢摩尼胜光佛,诸多佛门同修迫于如此雄威,都退去了,我们四个原本以为,他们知此番事败,当没了念头,直接回转了佛国之中,闭关苦修。”
“但是,没曾想他们竟然留在了人间最大的那一座寺庙……”
观世音的神色复杂,而伴随着他的讲述,齐无惑也逐渐明白了在他击败南无帝宝幢摩尼胜光佛之后,佛门先遣部分修者发生的复杂变化。
他们败了,理论上是应该立刻退去。
但是他们却又不甘心如此离开。
亦是有很有眼力的菩萨认出来,齐无惑前来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之手段,也是靠着那一路而来的磅礴大势,可以说,南无帝宝幢摩尼胜光佛不是败在那道人之手,而是其拦截人间之前,为人间九州这滚滚红尘气运给碾碎了。
基于这个判断,这些僧人菩萨,金刚罗汉留在了人间。
就只是固守于那一座最恢弘最大的寺庙之中,在观世音等四位菩萨前去的时候,其余诸菩萨,金刚,龙象罗汉也已占据不同方位,以佛门胎藏界曼陀罗大结界的方式将寺庙封禁,割裂而出,合数万僧众,并诸罗汉菩萨之力,将此地自人间界割裂而出,化作了一小型佛国。
如此,一则是作为一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
一则是以无量量佛光汇聚于这寺庙之中,以数百年间积累的念诵佛经的念力和愿力,淬炼一无量神通,欲要再度一搏,观世音等四菩萨深知如此将会带来巨大的波折,势必会对苍生带来不必要的死伤,欲要说服其余诸菩萨,却非但没能成功,反而差点打将起来。
观世音菩萨脸上带着歉意,道:“……其余诸同修,非但不肯听闻我等的建议,还打算要我们四个也一并入他的胎藏界曼陀罗大结界,我等不肯,对方便以辈分压我等,文殊虽然辩才无双,但是却也有做狮子愤怒姿态的一面,当即开打起来。”
“产生了些冲突,仗着几名相熟罗汉的帮忙,我等这才勉勉强强脱身而出。”
“思来想去,天界素来维系秩序为第一,断然不肯去管佛国之乱;况且此刻诸菩萨也在人间界,天庭有铁律,诸仙神不得参与人间诸事,这便是更不可能去求援……”
“人间界威武王,杀伐果断,兵戈无双,想来以兵锋踏破山寺,也可破了胎藏界曼陀罗大结界,但是那样必然死伤惨烈。”
“况且,威武王此刻正在解决人间内部的问题,已在朝堂之上杀得血流成河。”
在提到这里的时候,几位菩萨皆是缄默。
走到了这一步的威武王李翟,已经彻底没有了约束,展现出了无可匹敌的锋芒和凌厉,如此之气势,当真是人间不世出之豪杰,而这样的英雄乘势而起,正是最为强横,不可匹敌的时候,当年之人皇如此,而今之威武王也如此。
少年道人道:“所以,几位来此寻我是……”
观世音与弥勒,普贤文殊对视一眼,皆将手中茶盏放下,站起身来,双手合十,神色肃穆道:“吾等有一计,愿意以身入胎藏界结界之中,可立时坐化,放舍利子之光,当可破此灾劫,但是推算数次,只靠着我等还差一步。”
“真人为太上门徒,道行高深,更曾经踏破劫难,拯救苍生。”
“我等斗胆,恳请真人相助。”
是要以自身之死,尝试破去这劫难?
所以恳求齐无惑作为掠阵——
齐无惑感觉到了眼前这四位菩萨的诚恳和执着。
为苍生而赴死,于佛门来说,亦是最公义之道路,是为佛祖割肉喂鹰,舍身饲虎。
鹰非鹰,虎非虎。
是苍生,是万相。
少年道人未曾立刻答应下来,四位菩萨安静看着眼前少年道人,看到他微微垂眸,因果在他的手中流转着,眼底皆有丝丝缕缕的叹服之气,太上一脉的弟子,竟然也能够如此纯熟地把握因果吗?!
齐无惑身负人之炁,在人间气运最鼎盛的时候,其对于气运,因果的感应,会大层次地提升,双目微阖,因果和性灵流转,刺激人之炁,最终眼前浮现出了一幅幅画面,在威武王整合人间的时候,诸佛菩萨,龙象罗汉,以不计代价的方式迅速壮大。
而后在之后一个关键的时间,朝着人间发动了悍然反扑。
也就是说,那数万僧众修行者并诸菩萨金刚,果真不可以不管。
但是齐无惑又隐隐有一种性灵本身的直觉。
自己,或者说,太上玄微之身上,似乎有大事要发生,不能轻动,此刻的自己因为人之炁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