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异时空之谋士风云>第一百章 长公主
权力比较分散的六位尚书和他们手下的数千大小官吏!兵部、工部、刑部的三位尚书乃是父皇的心腹,只要父皇还在,一时间李良是不敢拿他们怎么样的。礼部尚书姜志远与世无争,对李良有征召为官之恩,于情于理李良都不会动他。吏部尚书乃是皇兄的舅舅,又是军中将领出身,且胡家掌管吏部多年,门生故吏遍天下,李良轻易也是不会碰他的。户部尚书申鸿逸虽然胆小怕事,但……嘿,这些年没有御史大夫盯着,他暗地里也捞了不少了,李良如果有异心必然会为了控制国库中的钱粮而拿他开刀,这也正合了我的心意。即便是李良的人当上了户部尚书,办事的人还是下面的官员!’

‘不管御史大夫参掉多少官员,六部的官员除了少许是寒门出身,其他还将都是世袭爵位的世家子弟,这些人同我郑氏荣辱与共,相信除了少部分人外,大多数还是满意家族所能享受到的权力的。投靠李良是不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好处的,所以他们即便不站在我这边也会保持中立的。’

‘我和李良的差距看起来并不算太多,基本上也算是平分秋色!况且李良再怎么说也只是个臣子,而且他的权力来自于父皇和皇兄,没有十年的时间他的根基是站不稳的。’

想到这里郑天虹轻轻地长舒了口气,似乎是要将胸中积压了很久的烦闷发泄出去。经过精心的算计,她发现自己并没有落于下风,这让她心情好了很多。而且通过盘点双方的实力,我们的这位长公主发现,还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游离在她和李良的控制之外,而这股可以打破均衡的力量就是——海月军团!

同近些年来很少出征的天鹰、地虎两大军团不同,海月军团所属的五万水军因为日渐猖獗的海寇,二十多年来几乎是年年出海作战,虽然这两年各方海寇被打怕了轻易不敢靠近大唐的海域,但海月军团在有海霸王之称的上官飞云元帅的带领下一刻都没有放松过,船队以轮战的方式经常出海扫荡藏匿在岛屿间和飘荡在大海上的海盗,在特定条件下海月军团的战斗力绝对是大唐军队之冠。

提起海月军团,不能不说一说上官家族。在大唐的贵族世家之中,上官家族可以说是个特例,从立国到现在海月军团一共有十九位元帅,而这十九人中有十四人都是上官家族的人,另五位则全都是上官家带出来的将领,并且是在得到上官家族的推荐后才当上的元帅。除此之外,从上官家分出来的旁系子弟在三代后无一例外的全部加入了海月军团。在海月军团的水寨内,随手拉住十个低级将领,至少有一半都姓上官。可以说,海月军团就是上官家族、上官家族就是海月军团。历任的御史大夫对此都很有微词,参奏上官家可以说是御史城的一个传统。不过即便是因为御史大夫的缘故,使得先后有七代上官元帅罢官,但继任者不是姓上官,就是出自上官家族门下的将领,让御史大夫们很有些无可奈的感觉。

郑天虹深知,只要得到了上官家族的支持,那么就有了一支可以威慑李良的根本——十一家国公的机动大军。危急时刻只要上官家摆出姿态,那么十一家国公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现在摆在长公主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得到上官家族的支持。上官家族虽然不像最为神秘的世袭羽林军统领的王氏家族那样终年闭门绝客,但也同朝中官员少有往来。好在上官家的掌上明珠,上官飞云的女儿是郑天虹的十四弟妹,而十四皇子绝对不是一个甘于寂寞主,从他们两口子那里着手应该是有机会的。

忽然间,郑天虹忽然眼前一亮!她想起来,在几个月前健宗曾经让她看过的高祖皇帝秘传的帝王心术的摘抄。

上面有这样两段话,其中一段:世界上有这么一类人,这些人很拽的,怎么个拽法?他们或是真清高或是摆架子,不是推三阻四不愿当官,就是打着大隐隐于朝的主意在官场内混日子,总之是轻易是不会为我所用的。但是这些人却有着不同凡响的才华,不用一用实在可惜。对待那些不愿意(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为官的,如果真的想用的话就要放下架子去请去求,要有死缠烂打不死不休的精神。如此几番后就算他们不为我所用也不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就算成了我们的敌人在交锋之时他们也不免束手束脚;而对待大隐于朝的家伙们,想让这些人效命就简单得多了。他们不是混吃等死吗?不要给他们这个机会,要找借口封他们的官赏他们东西,没有借口?没有借口可以创造借口!并且不要等他干出了点什么再进行封赏,完全可以无功先受禄吗!封他们大官,给他们放手去干的空间,让他们感到不干点什么实在对不起你,对他们这一类人来人说,与其先等他们做出成绩后再封赏,还不如先给他们丰厚的报酬再让他们干活来的实在,让他们不自觉的为我们所用就是这么简单!

另一段是这样的:从有了帝王这个职业之后,改朝换代、谋权篡位作为皇位的孪生兄弟就一起来到了人世。皇位想要坐的稳就要时刻注意(在这一句之后很长的一段都被涂黑了,只能大约的看出来,头一个字隐隐约约似乎是‘党’字)……,……和权臣可以是一个王朝的颠覆者,但也可以成为一个王朝的支柱。(又是一段被涂抹掉的文字后)……权臣一定是干吏,但干吏未必就是权臣。如何避免让干吏成为权臣是一门并不高深的学


状态提示:第一百章 长公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