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异时空之谋士风云>第七十七章 图穷匕见

第七十七章图穷匕见

春风吹战鼓擂,连续数日两界关前,勾斐大军在潘明凯的指挥下不断冲击着两界关的四座卫城。从作战之始,勾斐大军就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和象兵克制大唐骑兵的优势,将四座卫城和两界关分割包围,以五到八天一座卫城的速度将四座卫城逐一攻克。

而两界关内的唐军除了用强弓硬弩进行支援之外,只是在最初的时候派出了部分骑兵出关策应卫城,但在象兵的威慑下收效甚微。而夜间的偷袭虽然对勾斐的大营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相对敌军的总体实力来看也缺乏明显的效果,而且在摸清楚唐军夜袭的规律之后,勾斐设了几次圈套,反而让唐军的几支夜袭小队伤亡惨重。有鉴于此,在后来的几天里,大唐的骑兵虽然还会每天夜里出城,但都是天黑后出发沿着勾斐的军营远远的吆喝几声,而天亮的之前就会撤回关内。对于这样的骚扰,勾斐的士卒已经见多不怪了,而值夜的兵丁更是将大唐的骑兵当作夜间提神的工具。

当然,勾斐军在攻打卫城的时候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唐军依仗着墙高城坚和充足的守城物资给勾斐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尤其是在攻打第一座卫城的时候,城头的唐兵将大量的滚木投掷到了城下,而后当数千勾斐士卒踩着小山一样的滚木冲上卫城的城头的时候,唐兵将烧得滚烫的火油浇了下去,跟着就是几只火把,使得这一批登上城墙的勾斐士卒几乎全军覆没。后来吸取了教训的勾斐军,每当卫城下的滚木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主动放火烧上一次,而每次大火都要烧上差不多半天到一天的时间,这也是攻打一座表面看起来只有三千人镇守的卫城这么缓慢的主要原因。

占领了四座卫城之后,潘明凯让人清点了士卒的伤亡情况。发现从断魂坡之战到占领四座卫城,在这一个月的作战中竟然伤亡了将近十万的人马,而且如果唐军的斗志再强一点的话,占领这四座卫城的损失可能会更大,但唐军似乎缺乏决死的信念,每当卫城内的弓箭等物资用的差不多了就会半主动的放弃岌岌可危的卫城,通过地道回到两界关内。而为了查清楚卫城内地道的位置,免得唐军在夜里通过地道进行反扑,勾斐又浪费了的不少时间。

在伤亡的士卒中直接死于两军阵前的也就三万来人,其余的大都是因为失血过多和伤口感染而死亡,刀箭之伤还好一点,大面积的皮肤烧伤几乎是根本就没得救的。而为了避免在春季里产生瘟疫,大量的尸首都被焚化了。从两界关望去,勾斐大营的周围每天夜里都有熊熊燃烧的篝火,而篝火之下则是数不清的尸首。刺鼻的气味随着春天的微风在大地上弥漫着,让人会忍不住阵阵作呕。

如此之多的伤亡让潘明凯十分的头疼,为了造就一支无敌的铁甲之师,勾斐军中的皮革铁器绝大多数都被用来制作重装步兵的盔甲和武器了。使得很多的勾斐士卒,除了手里的砍山刀外就再没有其他的防具和武器了。而全身包裹着厚重铁甲的重装步兵虽然刀箭难伤,但却不适合攻打高墙环绕之下的城池。而其他缺少防具和武器的士卒在作战——尤其是攻打城池的时候伤亡难免会超乎想象的惨重了。

缓慢的进度和过多的伤亡让潘明凯彻夜难眠,而其中还有一个让他睡不着觉地的原因就是,原本应该早就出现的大唐援兵却迟迟不见踪影。如此诡异的情况,让潘明凯如坐针毡,他倒不是怕唐军的援兵,恰恰相反,之所以三面围城单单放开一面就是因为他盼望着唐军的援兵早日出现。

两百年来的作战经验和大量的细作探听到的消息使得潘明凯知道,两界关后面有唐国的一位王爷和两位国公的封地,每次大战,首先到来的就是他们的私兵,而这也基本上就是两界关唯一的援兵了。如果大战不利,想要增兵的话,从动员到派出援兵抵达两界关没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能用象兵配合这铁甲兵迅速的将没有城池依托的大唐援兵击溃,那么就可以从容的攻打两界关了。但是预料之中的大唐援兵却没有出现,这就让潘明凯十分的揪心了。

深夜难眠的潘明凯步出中军大帐眺望着远处的篝火,从那里散发过来的烤肉的香味让他连续好多天都没好好吃过一顿饭了。

监视两界关动向的探马不停的将关内的动向报了回来,这成了潘明凯打发时间的一个必修课了。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消息,无非就是天黑的时候唐兵一如既往的派了些骑兵出关,而趁着开城门的机会,又有不少的百姓拖家带口的从关内跑了出来向后方逃命。

对于大唐骑兵的骚扰,潘明凯早就麻木了,明明没有任何的作用唐国守将还坚持这样做,除了显示出他的无能,潘明凯不知道还有什么意思。至于那些逃难的难民,潘明凯之所以没有派人赶尽杀绝并不是因为他良心发现,而是因为他想借此削弱两界关内唐军的士气。

人只要还有一丝活路,那么拼死一战的勇气就不会出现。而两界关的百姓也按照潘明凯的意愿,从开始的时候只有十几二十个人出关逃难发展到了现在每天都会有成百上千的人出关,这几天更是发现有部分的唐军士卒夹杂在百姓的人群里出城逃难,两界关城头唐军的士气似乎因为四座卫城的失守和久久未到的援兵而日渐低落,关头上七扭八歪的旗帜无人问津不说,这几日里就连勾斐的士卒偶尔进


状态提示:第七十七章 图穷匕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