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大玩家>第1章 古玩常用术语

行货:一般指“大路货儿”,也指艺术家或工匠为应付市场而批量生产的不精美的艺术品。

拿分:指古玩商人收购的古玩商品,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也指“快货儿”。

输:指亏本。这正反映出古玩商人的经营具有很大的赌博性。买一件古玩,到手后卖不出去,或者要赔本亏损,都叫“输”。古玩商人怕输,还怕丢人现眼,输钱不落好手。

臭:顾名思义,指腐烂、人人讨厌的东西。不过,臭是有过程的,就指本来是“香饽饽”的东西,却放陈了,或者日久卖不出去,偏偏让许多古玩商贩拿出去过手,变成任人皆知,谁也不想买的货色(因为从购买心理讲,凡是经过多人之手而无人购买的东西,都认为是内有毛豺问题,从而犹豫不前,不想购买),恰恰此时卖主绷不住了,越卖价格越低,也就越没人买了。这就是古玩商人把东西卖臭了。所以,古玩商人在做生意时都喜欢对“没见过天儿”的古玩伸手。

活拿:一名古玩商人从另一古玩商人手里拿走一件商品,当时不付款,这叫“活拿”。“活拿”的规矩是价位讲好了,只能多卖钱,不能少卖,即必须保底。言必有信。价位比买断要高,一般说,不在给活拿的人付手续费或跑道费,但活拿的人可以在低价上加价,叫“戴帽儿”,多卖归活拿的人,原货主不问。

提:古玩商人对帮助自己卖货的人提出一成(百分之十)做为酬劳金,叫“提一点”,另有规定的不算。通常说提,就是一成。对导游、翻译,可另行规定。古玩商人对这一做法不能装傻。不然帮你卖货的人就没有积极性了。

行里人:从事古玩生意的同行人员。

跑道儿:购买或出售古玩行为的中间人,有的是与买卖相熟的亲友,有的是专门的经济人,不出资不合伙,只从中奔走,说成一笔交易。实际经纪人,拉纤的。

抄后路:生意本来是有人从中介绍的,但买主和卖主都抛开中间人,自行与对方直接交易(以便事后不提中介费),也防止“戴帽”。这是丧失职业道德的行为。

打眼:指判断有误,买了假货,或称“走眼”。

漏儿:古玩商人购买古玩时,卖主不懂,好东西未被重视,行市也不明,因而古玩商人拣了便宜。从买东西的人说叫“捡漏儿”,从卖东西的人说是“卖漏了”或“走宝了”。

身份:即古玩物件的品位。不是指人,而是指物。如瓶子与盘子比,古瓶当然比盘子身份高。有点象品相中的“品”。

皮壳:指古玩在历史长河中所受熏染,而呈现出外表上的历史痕迹。竹、木、漆、雕、青铜作品上,好象包上了一层油皮,这种油皮就叫“皮壳儿”。皮壳是历史积淀的产物。

卖相:指古玩不真或身份不高,但显得比较完整,古老或精致,在买出时显得“爱人儿”,易受买主欢迎,叫“有卖相”。相反,古玩虽真,但有残污或看上去不精致,则不受买家欢迎,即无卖相。

掌眼:购买古玩时,请高明的人替自己掌握一下尺度,以免在鉴定上有什么闪失。对于代替自己把握眼力的人,叫作“请某某先生来掌眼”。

邪价儿:出奇的天价。

绷:真心想买或卖时,因某一方自己还要考虑,故意不买或不卖,准备放长线实现自己的交易计划,叫:绷着买后绷着卖。

方:简化“万”字加一点为“方”,指人民币万元。

吊:古代制钱一千枚为一吊,现指千元。

一张:“张”不是货币数量,而是钞票载体的数量单位。此词甚妙,因可随货币的升值与贬值而浮动。80年代一张指十元;90年代已指百元。

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

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

窜货场:这是古玩行业同业公会为其会员商户设置的行内古玩交易场所。行内人议价习惯用“袖内拉手”方式讨价还价,有利保持机密。

封货:对价值较高的古玩采用“封货”方法,即密封投标,当众折封,出价高者中标。若遇标价相同,则采用抽签方式决定归属。

掏货:窜货场内,未经当众将货摆出便私自背后议价,将货买走,即为“掏货”。窜货场内不准掏货,违者轻则罚款,重则不准再次入场窜货。

伙货: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伙买卖古玩。买时一般大家都过目,但也有的不看货,声明一下“伙货”即可。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搂货:古玩行商户可以相互将对方的货拿走代为销售,即为“搂货”。无论古玩价值高低,凡同行认识的人拿走,不用写收条,立一字据即可。近百年来行内人士没有发生“搂货”不认账、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种行业的传统规矩。

礼货:解放前官场上相互馈赠的古董文玩。其货一般,但装裱、包装精美。

撂跤货:即真、假未定的货。出售时也不标明其真伪。

包袱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会做生意,但无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给收藏家,也可卖给同行。这种经营古玩的人及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拉纤:甲要买古


状态提示:第1章 古玩常用术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