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了自己在异世的父母,古语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如今的自己不仅离开了父母,无法尽孝不说,就连想见上一面都是不可能,看着林如海斑白的发鬓,苍老的面容,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为自己的失踪愁白了多少头发,怎样地牵肠挂肚呢。

黛玉拿帕子拭泪,虽然夏小夏夺魂,可是原来的黛玉灵魂并没有消失,反而是二者的灵魂融合在了一起,因为夏小夏灵魂的强势,所以大部分体现出的都是夏小夏的个性,只是对于原来黛玉细腻,敏感等诸多个性也或多或少的有所承继,特别是爱哭的这一点十成继承了□□成,本来的夏小夏不是个容易落泪的孩子,可是现在的她因为有着黛玉的灵魂,常常一些事情就让她不由自主地哭了出来。

黛玉的话虽然让林如海很感动。他虽然满心不舍,不过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让她去贾府。在他看来,自己一个大男人,镇日忙于公务,根本无法照顾好体弱多病的黛玉,也担当不了教导之责,反而不如送到贾府去。再者说,世人的三不娶中就有丧母长女不娶这一条,而贾敏过世,黛玉就成了丧母之长女,他又没有再娶之意,那么黛玉的教导就成了问题,总不能让家里的几位姨娘教导吧?去了贾家,不仅有贾母帮着教导黛玉成人,并且还有众多姊妹相伴,不至于像家里这样,孤零零的一个人,在林如海看来,再好不过了。

几番能交谈下来,黛玉发现根本更改不了林如海的决定,她去贾府是去定了,无奈地一叹,既然这是注定的,那么只好这样吧。不过走出房门,极度郁闷的黛玉还是伸出中指朝下,诅咒了一下老天。

接下来的日子里,众人开始收拾东西为黛玉去贾府做着准备,一阵忙乱。林如海让黛玉自行准备去贾府带的东西,完全放手不管,而她也毫不客气,尽可能地能带的全都带着。

“姑娘,四季衣服是要带走的,可是这些布料就没必要带走了吧?”雪雁指着放在柜子里的布料问着。

黛玉扫了五光十色的布料一眼,没有丝毫迟疑的说:“带走,都带走。”

那些布料全都是非常珍贵的,稀有的花纹和织造手艺,全都是历年所积下来的,价值不菲,怎么能不带走,放在这里白白地发霉做什么。再说,整个林府就自己一个孩子,虽说所有的财物都是自己的,可是在书中林如海去世之后,林家的财产也都化为乌有,不知所踪了。再说,自己走后,林如海不理家事,林夫人已经去世,那么当家作主的必然是府中的几房姬妾中的某一位,不带走,留给她们挥霍不成?

雪雁闻言有些为难地看看偌大的一堆布料,再看看黛玉坚定的神色,无奈地把它们都收了起来。自从开始收拾东西以来,黛玉恨不得要把家搬空一般,不仅房里的东西全都大包带走,就连仓库都没有放过,全都翻了一遍,值钱而又轻便的东西全都搜刮一净。黛玉的行为给人感觉似乎她并不是只是去贾府住几年,而是长期住下一般。

一晃就到了启程的日子,黛玉泪洒林如海,带着奶娘、雪雁、锦绣和珊瑚,跟着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林如海以起复贾雨村感谢他对黛玉的训教之恩和护送黛玉到京之情,因此路上还有贾雨村,不过他带着两个小童在另一只船上,船只尾随黛玉的坐船而行

晚上吃过饭,黛玉坐在船舱里在灯下静静地想着心事。到了贾府之后,她身边侍候的人不会少,可是并没有什么的得用的人。除去贾府的人,只有自己带的这四个人,王嬷嬷和雪雁算是比较贴心的,但是都在府里呆了多年,跟自己一样围在高墙中。锦绣和珊瑚不过刚刚来到自己的身边,日子还浅,也不足以大用。

王嬷嬷再没入府之前还算在外面呆过,有那么点人情世故的见识,可是因为是自己的奶娘,在府中很是有一些体面,因此奉承她的人多,需要她低头的时候少。再者王嬷嬷不善言辞,个性也相对比较刚直,欠缺圆滑,常常无意中得罪人而不自知。在林府这样的个性有自己这个大小姐做靠山,这没什么,可是到了贾府,却不行。

雪雁则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根本连府门都没走出去过几次,和府中的人打交道除了自己房间的几个人之外就是林夫人房间的几个大丫头,根本没和多少人接触过。再者她要是犯了错,大家一则是看在她是侍候自己的份上,再则念在她年纪还小,也都是轻拿轻放了。这样的两个人带到贾府,在贾府那样复杂的大环境中,并不能帮助自己尽快地融入其中。

一想到今后在贾府的人际往来,黛玉就有些头痛,自己也不是一个交际手腕高超的人,要想面面俱到,真是难呀。看来实在不行,干脆就学原来的黛玉那一套,入自己眼的和她来往,不入自己眼的那么就敬而远之好了,何必处处去讨好呢,多累呀,自过自己的日子岂不是更好。想到这里林黛玉释然了,为自己今后在贾府的人际关系中定下了相处之道。

自登船之后,王嬷嬷因为极度晕船而不适,忙乱了好一阵子,再加上后来考虑到贾府之后的一些事情,黛玉从进入船舱之后还没有出去还没有好好看看沿途的风景呢。想好了自己今后在贾府的为人处世之道之后,林黛玉透过细格窗楞看见外面的月色很好,心中主意已定的她想出去赏月。

雪雁端着汤盅撩着帘子从后舱走了进来,看见黛玉正


状态提示:第一四四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