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泥船的成功制造,让动力研究院不只是掌握了大动力的挖泥技术,同时还掌握了制造钢铁船只的技术。
现在看上去造船还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对于未来有着很大的作用。
这一艘挖泥船制造出来之后,就开始运行,开出船坞就在湿地上进行水道疏通。
虽然它每天的耗油很多,但是效果非常的好。
耗油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在去年第一套炼油设备投入到生产之后,炼油厂那边陆陆续续的已经仿制出了十几套设备,炼化能力在一步步的提高。
虽然用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他们还能够满足得了那样的需求,而且还能够有一些储存的。
挖泥船运行了十天的时间,期间又发现了不少的问题,进行改正之后,再运行了半个月时间,确定性能之后,就开始进行批量生产。
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枯水季节,方浩也调集了几万民夫开始进行清淤工作。
在这湿地开挖一条大水渠出来,工作难度比在草原上开挖水渠低得多,因为都是湿泥。
能够弄出一条水渠,以后就可以通过这条水道来运送东西到幽云大草原,同时也能够让这湿地的积水能够得到排泄,将人类无法生活的湿地变成粮田。
湿地的中央是一个比较大的湖泊,通过开通沟渠将那些水都引入到湖泊之中,就可以让这些湿地变成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在这个时代,方浩可不会想着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
湿地改造出来,就是最好的粮田,而粮食问题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问题。
这一片湿地的面积很大,将那些积水给排出,至少可以改造出几百万亩的粮田,而且是最肥沃的粮田。
挖泥船没有生产太多,一共就是十艘。
多了没有必要,因为这船太大了,没有办法运转到别的地方去,而在这个地方,不需要太多的挖泥船。
在机械的力量之下,人工的效率显得非常的低,不过有几万民夫上阵,数量上占了优势,还是有着一定的效果的。
不过想要挖通一条两三百里的大水渠,顺便还修建一条那么长的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秋收之后就开始做这件事情,但是推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现在方浩这边不缺粮食,也不缺工具,支撑得起这样的活动。
一般的地方要组织这么多人做这种没有产出的事情,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将粮库都给掏空。
现在方浩手下拥有的人口达到了一百多万,各种工厂的工人就有十几万,正式士兵以及预备士兵也有十几万。
另外在十五岁以下的人口一共有三四十万,五十岁以上的人口,加起来也有十几万。
其余的劳动力有五六十万,差不多是男女占半的样子,各种苦役基本上就是男人来做,女人则负责种地种菜放牧什么的。
劳动强度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因为伙食可以,穿的也还可以,他们也能够承受得起那样的劳动强度。
方浩并没有太过剥削这些人,一些事情弄得太过分了,就会影响到他这边的稳定。
并不是说有枪有炮就可以镇压一切,他在那个世界可没少看到现代政府被手无寸铁的民众给推翻的。
督促那些民夫挖水渠的是李子扬,方浩没有那个时间来做这件事情。
那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方浩要忙的事情很多,主要就是升级这边的科技水平。
天天都在几个研究机构跑。
比如在动力研究院车辆研究方面,提出了重力卡车和运兵车的构想。
比如在石化研究所那边,提出了炼制汽油以及储存汽油的构想。
比如在电力研究院,讲解高压电输变电的理论与技术。
更多的时间则是在编写一些基础科学的教程。
工业体系的提升是整体的提升,必须要将基础科学打牢实。
一些暂时还用不上的东西可以不写,比如说高能物理以及高数那些玩意儿。
但是很基础的科学常识必须要编写出来。
龙城学校的中学部已经两年,大学部也在筹建之中,一些表现的特别优秀的学生和教员都将成为大学部的教员。
就算是一些经不起那种高强度教学而被淘汰的学生,也有很大一部分成为了小学部的教员——虽然他们年纪也才十几岁。
而那些教材,方浩也都已经编写了出来。
得到碧落大草原之后,方浩也在碧落大草原弄出了一家造纸厂,同时还弄出了一家印刷厂。
造纸厂虽然给局部地方带来了很大的污染,但是那污染也只局限于一小部分地方,并没有污染整个大环境。
对于方浩来说,这种污染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因为碧落大草原的面积很大,可以消化得了那一小部分的污染。
他创建的这家造纸厂属于比较现代化的造纸厂,比尧国的造纸技术要强得多,技术成本要低出很多,产量又提高了很多,完全可以满足这边100多万人口的学习以及生活用纸需求。
有了大量的纸张,还有印刷厂,就可以印刷大量的书籍。
方浩可不会在自己的地盘印刷什么忠君爱国的玩意儿,要忠也只是效忠于自己,要表扬的也只是表扬自己开发大草原的功劳。
他主要印刷的是那些科普教材。
通过扫盲以及学校的培训,几年的时间积累下来,他这边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