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二十七章 落后

池旭带着几套教材和几枚炮弹从碧落大草原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到了十月初。

体验过碧落大草原那边交通的快捷之后,池旭回去的路上,看着沿途的景色,感觉到经过的都不是同一个世界。

太落后了。

低矮的草房,坑坑洼洼的道路,衣衫褴褛的人群。

进入到关内之后,节奏一下子就变慢了。

沿途看到的那些老百姓,从他们脸上也看不到生产建设的热情,很多人的脸上都交织着一种茫然。

有些人的神情甚至让池旭想到了一个词——行尸走肉。

好像这一边的很多老百姓,追求的不是更好的生活,而是怎样生存下去。

因为他们没有那样的能力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他们所有的能力都用在怎样生存下去,怎样将自己的血脉繁衍下去。

从关外到关内,只是几百里路,好像一下子就从热情奔放的少年进入了暮气沉沉的老年。

这样强烈的对比,让池旭心情很不好。

这样的画面他以前看到过不知道多少次,并没有太在意,早就习以为常,甚至认为这个世界就应该是这样的。

那些没有接受过教育的老百姓没必要有着太多个人的感受,他们的幸福也没有必要受到太大的尊重,能够让他们有衣服穿有饭吃,就是天大的恩德。

因为很多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表现出个人的追求来,就像牲口一样的生活着。

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努力的干活,为朝廷创造税赋收入,支撑起一个煌煌大国的礼乐文明。

当官的当然应该要体恤那些老百姓,可是那体恤也就是表现在不要对他们剥削太甚,要让他们的温饱得到保障。

能够做到这样,就已经是太平盛世了。

可是这一次到了关外,深入的了解了那么长的时间,他才明白到,所有的老百姓,包括那些没有接受过教育,不知礼乐为何物的人,都是和他们这些读书人一样的人,也有着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也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没有追求,只是因为早已经被现实给打击得麻木了。

只要给了他们更好生活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付出自己的汗水来争取这样的机会。

同样的一群人在关内就活得如同行尸走肉,到了关外就一个个的朝气蓬勃,这只能说明问题不在这一群老百姓身上,而是在于施政者的身上。

关内的那些官员,没有给这些老百姓一个有奔头的未来,所以他们只能够麻木的活着,承受着生活的不公,不敢去奢望更好的生活。

因为,不管他们有多努力,幸福跟他们还是不相关,他们的作用只能够让那些地主以及官员们腰包更鼓,生活质量更高。

付出再多的努力,都跟他们自身没有任何的关系。

甚至池旭还想象了一下,如果朝廷派地方官员到关外去管理,又会如何做?

会给那些老百姓每顿都吃上肉吗?

会给那些老百姓每季都发放衣服吗?

会给那些老百姓都盖上坚固的房子吗?

会给那些生产任务完成的好的老百姓额外的奖励吗?

会免费的给那些适合读书的少年儿童提供教育的机会吗?

这些可都是要费钱的。

而且要费很多的钱。

费钱的对象还是一些有罪的人。

根据池旭的了解,不会有那样的人做那样的事情。

他们只会削减那些老百姓的伙食,不可能给他们提供那么多的衣服,更加不可能投入那么多的钱兴办学校,聘请教师来免费的教那些孩子,同时还给他们提供免费的食宿。

他们会征收很重的税赋,重的让那些老百姓付出所有的劳动都只能够生存下去,劳动的成果会被他们攫取。

教育不用指望,那些少年儿童也可以做农活,不存在白白养着他们,还花钱教他们识字的道理。

读书识字只是为了当官,这个朝廷不需要那么多官员,现在的读书人就已经多了,多到很多人读了一辈子的书都不能当上官,他们不需要更多的竞争对手来跟他们的子孙后代抢饭碗。

这样一来,哪怕方浩在关外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也会被那些地方官员给浇灭。

想着想着,池旭就觉得方浩当皇帝才是这个世界最好的选择。

现在的皇帝虽然是一个仁厚之君,但是很显然,他没有那种能力对整个文官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没有那个财力在尧国全境推行方浩那样的制度。

在尧国,如果一个皇帝要挑战整个文官系统,那肯定是做不下去的。

皇权虽然至高无上,但是那也只是名义上的至高无上,皇权要通过整个文官系统才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利。

皇帝可以很轻松的干掉一个大臣,但是他没有能力干掉所有的大臣。

将皇帝的权力架空,是文官们最热衷于做的事情。

在尧国推行方浩那一套教育体系,那些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文人,作用将会大幅的降低,以后的地位会大幅度的下降,他们不会容许那样的事情发生。

除非推行那一套体系的人能够干掉整个文官系统,干掉所有的文人。

要不然只会遭遇到失败。

正统皇帝没有那样的能力,但是池旭觉得方浩有那样的能力。

因为方浩在他的地盘上,将那一套体系推行得很成功,而且这些年来在大草原上苦心经营,也培养出了足够的人才,能够在全国所有的地方替


状态提示:第二十七章 落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