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面战争处于胶着状态的情况下,刘玄武选择开劈第二战场,所有的新式武器都需要验证。/p
导弹巡洋舰这种东西的确需要战场的检验,很快美军和德军的水面舰艇都已经达到可以通过辽望手看到的地步。/p
德军直接摆开阵型,一直不进入美军的有效射程,随后德军开始尝试进行导弹攻击。/p
这种攻击也是导弹第一次作用于实战,之前虽然经过检测,但是实战却没有怎么经历过。/p
美军很快发现了空中的导弹,这种武器他们也在研究,但是没有太好的进展,尤其是遥控,导弹方面,现在看到德军使用这种武器有着发懵。/p
美军指挥官麦克尔下令舰队用防空机枪防御导弹袭击,同时也在观察对面的导弹飞行轨迹,下令主炮超远距离试射。/p
战列舰的有效射程和极限射程并不一样,有效射程是指你在一定距离内打中目标的概率在一定的范围值,极限射程则是极限仰角射击距离。/p
随后美军的舰炮就开始轰鸣起来,虽然根本就没有能力瞄准。/p
德军指挥官距离很远就在望远镜里看到飞在空中战列舰炮弹,这家伙刚开始速度很快,人看不到,但是在飞到制高点后开始做抛物运动速度就变慢了,然后走德军头顶飞了过去落在德军舰队后边很远的地方。/p
德军舰队司令有些不明白对方这么做的意义,不过还是让舰队主意对方的炮弹。/p
很快德军的导弹也到了美军上空,大部分导弹并没有遥控功能,而是通过雷达定位计算提前量直接发射的,还有部分功能拥有简单的遥控功能。/p
现在电子原件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军方也没有办法把所有导弹改装成遥控类型,还有就是现在技术并不成熟。/p
美军很快就看到了飞来的导弹,这些东西速度很快,而且一些小口径防空炮竟然没有打破这种导弹的外壳,随后在美军船队船员的目瞪口呆中这些导弹在他们舰队的一侧很远处落入大海,没多久海面出现了巨大的水珠。/p
这时又是一波导弹飞来,这次的导弹可以小范围的转向,美军继续开着防空机枪形成防御网,防空炮直接形成弹幕看的让人眼花缭乱,导弹能通过的寥寥无几,最终只有三枚导弹通过了美军的防御网,两颗没有爆炸,可能是冲过防御火力时被打出了故障,另外一枚导弹幸运的击中了一艘战列舰,然而不幸的是爆炸只是炸毁了一门火炮,船体并没有太大的损伤。/p
美军看出了导弹对于德军来说并不成熟,于是下令让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一起去主动加速进攻,让驱逐舰发射鱼类。/p
德军有了一枚准确命中目标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迅速计算出导弹发射的大致数值和发射坐标范围,于是由计算机自动操作,很快一bō_bō导弹飞了过去,就像是蝗虫一样。舰载导弹发展在德军现在还不成熟,大家还是希望前方可以先试验一下,再进行改良。/p
现实中80年代初开始服役的苏联“无畏”级导弹驱逐舰装备了“克里诺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美国80年代中后期服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装备了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由于垂直发射具有发射率高、储弹量大、全方位发射、通用性好、生存力强等诸多优点,顺应了现代战争对武器装备在多目标交战、瞬时快速反应、全方位发射、抗饱和攻击等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越来越多国家的海军开始关注并且认可它的优势潜力,也积极研发或是引进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目前法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的海军舰艇也都装备或打算装备垂直发射系统,因此,垂直发射将成为舰载导弹未来的主要发射方式。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更多的设计新理念和先进技术的植入,新一代垂直发射系统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功能更趋强大、性能更加完善、适装性更好。共架发射是必然趋势20世纪70~90年代期间装备的垂直发射系统,如俄罗斯的“利夫”(-n-9)导弹发射装置、英国的“海狼”导弹发射装置和以色列的“巴拉克”导弹发射装置等都是专弹专用的,只有美国mk41型系统能够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标准”防空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这在当时是最具代表性的舰载导弹发射系统,并在近十几年的多次实战中得以成功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而对舰载武器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作战效能高、生存能力强、反应速度快、适装性能好等。其中,发射装置实现通用化,即多种武器使用同一个发射装置是现代武器系统发展的主要要素之一,武器系统的通用化是指多种武器使用同一个发射装置,即共架发射。这样的发射系统同时容纳各类武器,可根据不同的作战要求合理地布置在作战舰艇的适当部位,完成不同的发射任务。在有限的空间内配备更多类别的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舰艇的综合实战能力,同时也使其在总体设计及武器配置等方面更加灵活。目前,新一代垂直发射系统(在研或正在试验中)普遍接受了共架发射的设计理念。例如,法国正在研制的“席尔瓦”a70型系统按照设计要求,能够发射“紫菀”15和“紫菀”30型防空导弹、“风暴阴影”(p)海军型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美国正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