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巫小陆叔叔家出来,巫小陆忙问,“杨大哥,那些猪被割了。不会死?”/p
“小六,等这些猪长大。肉就不臭,味不大。你信不信?”/p
“杨大哥说的,我肯定相信。”巫小陆理所当然地说,“真能够这样子,猪肉会让大家都喜欢了。杨大哥,你真的太厉害了。”/p
“小六,在前朝,州城、府城的人,将猪肉作为美食了,做出很多花样,可好吃了。最着名的菜式就是东坡肉,今后,我们的酒楼,要做出这种菜式。”/p
“太好了,杨大哥,那我们可以多养猪了啊。”巫小陆说。杨继业心里一动,确实要做这方面的准备了。蛮族各寨子,没有扩大养猪的习惯,在夜校,可以介绍一下技术啊。/p
夜校也是两节课,二十几岁到四十来岁的成年人,上课的时候,大家对小先生是足够的尊重。/p
杨继业温习过以前的课程,也检查了知识掌握情况。觉得还不错,说,“前些天,‘三字经’你们基本记熟悉了。这是前朝文士总结出来的蒙童之学,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百家姓》。/p
百家姓不是正好有百家,而是一种大概的计数。就像我们平时说的,‘他们家来了十来个客人’一样,你没有数清楚,看一眼,觉得差别多,就是那个意思。/p
《百家姓》也是蒙童读物,原本是让孩子们熟悉我们文朝有多少姓氏。我问一个问题,谁知道《百家姓》里,为什么赵姓一族,放在第一位?赵钱孙李,周吴郑王……”/p
自然没有人回应的,即使有人知道,这些大学生们都不敢乱说话,在先生面前更是如此。巫小陆、巫素贞带着另一个女孩,还有一直没说话的男孩,以及那哑巴中年人,也站在后面,看杨继业在授课。/p
特别是杨继业在黑板上,在油灯下上课,让男孩惊诧莫名,从没看到过这样明亮的灯火。/p
还有那黑板和白色的粉笔,写字在上面,很难的。男孩先前偷偷试过,在黑板写:男儿有泪莫轻弹;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p
写了好几次,才歪歪扭扭地写成,随后急忙擦掉。身边的中年静静地看着,不发声,也不表示,但男孩也知道中年心里想什么,却没有哭了。/p
站在后面的男孩,这时候也是非常虔诚地听着课,哪怕看前面的黑板不清晰。/p
中年看着眼前的这些,也是心潮翻涌,说不出是什么味道。如今,小主人可以安稳生存,还得到教导,有了很明显的上进。如果老主人得知,该心里宽慰了吧。只是,这一切,都不能对外说。/p
杨继业稍待,才说,“《百家姓》是前朝大儒所编撰,前朝的国姓为赵。《百家姓》便以赵姓排在最前,尊国姓之意。其他姓氏,则以官方统计的人数多寡进行排序。/p
在文朝的姓氏中,单姓居多,然后有复姓,还有三字姓等。这些姓氏,表示同姓既是一个宗族的意思,也可分出辈份尊卑。/p
实际上,很多姓氏的来源,是以当初居住区域,或封地封王封侯封国来确定姓氏的。比如周王朝,八百诸侯,实际上多是周家皇族的分支,分封之后,以地名等为姓氏。实际上,很多不同姓氏,实际上都是相同祖先,传承下来,然后兄弟分开,各居一地,子子孙孙传袭而下,成为不同姓氏,不同宗族。/p
如果说,完全按照姓氏来区分宗族,实际上是大谬之举。/p
我们刚才所列举的不过是周王朝进行的分封,那周皇族之前呢?夏皇族、商皇族,还有更前面的三皇五帝,神农氏之前的前古时代的人群族,又是怎么区分不同宗族?/p
那些前古的事情,已经没办法确知。但是,我想说的一句话,你们看有没有道理?/p
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蒙匈族的人,他们的面孔、鼻子和眼睛,和文朝、蛮族是不是一样?从蒙匈族往外走几万里,沿途会有浑身白色的人,有浑身黑色的人,有黄头发、棕色头发,有蓝眼睛的人,你们说,如何区分族群的不同?/p
显而易见的事,蛮族和汉族以及周边的不少族群,在前古,都应该是同一个族群,才能够在千万年以来,大家都是黑头发、黑眼睛和黄色的肌肤。”/p
杨继业没有将生蛮、熟蛮和汉人都是同一族群的结论说出来,也是想不要过于急切,等这种说法在熟蛮这里慢慢传开。/p
从后世的说法看,华夏五十多个民族,各有自己的祖先,各有一条根。但实际上,这些族别追溯到前古的历史,不难推知,都是一条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分岔,演变成目前的状况。/p
最明显的记载,便是《史记》中对三皇五帝的记载部分,明确地记录了周王朝分封后,各自姓氏的命名。实际上,这些人很多都是周王朝重要分支,被分封出去的。/p
几代或十几代后,那条最初的根,也就不存在了。又如秦王嬴氏,追溯到先祖,血脉上实际还是皇帝轩辕。又如尧舜禹之间,也全部是轩辕一族的血脉传续。(见《史记》)/p
如此,姓氏固然可证明是同一先祖传续,但不同姓氏之间,追索而上,往往也是同一血脉,分支的隔代太久而已。/p
还有一种情况,战乱、获罪避祸,也会自行改动姓氏,抱养、上门赘婿等同样会改变后代姓氏。这些都说明一点,姓氏不同,不一定就是不同血脉传续而下。/p
男孩听了杨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