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衙署中吃罢午饭,又至寺丞处领取公验,崔炎便牵马径直朝西而门守卒验看文书,之后便驱马直取西郊。/p
据陪同仵作现场勘验过的萧狱丞道:“刘岗村虽在西郊,但从长安城走却十分方便。只因此村就在金光门外正西百十里处,与官道仅隔着一条小河,越过一条短岗即是。”/p
果然纵马不过两个时辰,就见一条清清小溪,想是渭水在此处的一条支流,绕过村落后依旧蜿蜒向东。时近日暮,日影西斜。崔炎于马上正可远瞰小村。/p
只见村落坐北朝南,屋舍俨然,规整有序。村南溪流潺潺,河上有一带短岗,沿岸垂柳如烟似雾,北面群峰竞秀,巍峨耸立。崔炎不由心道:所谓中有明堂,前有案山。此村倒是颇合阴阳,风水绝佳。/p
崔炎一时看罢,便继续催马前行。只进村后不待他去找村正,这边已有村民见他服『色』样貌,早报与村正了。村正听得村民描述,便赶紧整衣出门迎候上官。/p
崔炎早于马上见一老者在路旁躬身肃立,其余人等皆列其后,亦弯腰垂首以待。故而猜测这领头之人应该就是刘岗村村正刘祥了。看名字他与死者辈分相同,如今看来年纪也相差不多。/p
眼见到了跟前,崔炎便下马拱手为揖,口称道:“村正安好。”/p
那刘祥连忙还礼,又朝身后使一眼『色』,便立时有人上前为崔炎牵马。/p
正不知如何称呼,崔炎度他想法,便开口道:“大理寺崔炎。”又从怀中拿出公函递与他。/p
刘村正看那函件乃是由寺卿唐临亲署用印,当下不敢怠慢。忙道:“少卿一路辛苦,老朽这就着人将相关人等带来与少卿问话。少卿便随老朽先至寒舍稍事休息,何如?”/p
崔炎却抬手推辞道:“村正勿需客气。你便遣人告知案发处,其余人等皆去那里问话即可。”/p
刘村正忙答应下来。指派一人上前为崔炎带路。崔炎边走边问道:“不知是在村中何处。”/p
那人见问,便木木答道:“在村子南面,离河不远。一会便到的。”/p
崔炎看他口齿清晰,正可答疑。便接着又问:“死者刘福,除了打更还有何营生过活。家中有何亲眷?”/p
那人却默然起来。半晌方答道:“他尚有三子。还有一老妻,去岁已过世。”/p
崔炎见他不愿多说,虽不知缘由,却也着实留意起来。/p
一路再无多话。好在不多久,就听得水声隐隐,鼻中亦有湿润之意。崔炎心知快到了,便不由得加快了脚步。/p
一时应是到了,那人便朝路上指道:“大约就是在此处。具体位置,还是等张屠户来了,贵人亲自问他吧。”/p
崔炎眼角余光瞥见他似乎欲言又止,不过末了终究还是远远地走开了。/p
崔炎便先行沿路查看。果见路边草叶上有一道血痕滚落,至河边小沟处止,其余痕迹皆不可见。看来此地果非真正现场。/p
眼见溪流清澈,崔炎便前行几步,弯腰取水。适才一路疾行,身上颇多尘土汗渍,整好洗濯一番。只见溪底浅浅,时有小小鱼儿,轻快掠过。又值夕照,唯见碧水金鳞,明灭之间,几多美妙。/p
崔炎洗完手脸,正欲起身。却忽听得身后有草茎折断之声,刀光未现,风声已至,几乎是瞬时便劈向他背后。所幸崔炎反应也是极快,立时就地一滚,刹那间已提剑在手。/p
他下盘扎实,借适才一滚之力,已然一跃而起拔剑出鞘,剑气轻灵,如蛇般抖出,一点即止。那人见一击不中,毫不恋栈,跃入河中。崔炎便连他的脸都不曾看见。片刻后,崔炎犹自持剑站立,唯见一缕鲜血,沿黑『色』剑身,滴落草间……/p
刘村正恰于此时,领着几人前来。他远远望着崔炎,已觉察气氛不对。及至到了跟前,崔炎却已收剑入鞘。见他过来,只朝他淡淡打声招呼:“村正来了。相关人等可带到了?”/p
刘村正显见他面『色』不似先前,不敢多言。只赶忙招手要那两人上前。/p
崔炎也不多言,便直接问道:“听到三更更鼓的上前,你居于村中何处,听到的声音是远是近?”/p
那两人之中个子稍矮的一个年轻人便往前一步回到:“某家穷,因村东有坟地,屋舍便宜,富户都不住的。至于那打更声,听着倒是不远,挺近的。”/p
崔炎又接着问道:“刘福平日打更是有习惯,还是随意?”/p
这回村正说话了:“他有习惯的。他惯常从村子西面家里出发,绕道南边,东边,北边,最后回到村西家中。十几年了,他历来如此。”/p
几个村民闻言纷纷点头。崔炎见状因道:“那就好办了,走一趟村东坟地吧。村正,烦你带路。其他人等,听候传唤。”/p
言罢便先于诸人走在前面。村正游疑不定,总觉着这位少卿是要找他麻烦。不知走好还是不走好,末了心中苦笑:走吧,不走不行啊。/p
那边崔炎见他未跟上,便停步看他。村正一眼瞅见,便赶紧动起老胳膊老腿,差不多是半跑着跟在后面。/p
刘村正一路心中惴惴,不知适才在河边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位少卿本看起来是个好说话的人,此时表情却让他十分不安。他越是不言语,村正越是紧张。/p
如此炎夏,他既赶路,又心急惧怕,只不过片刻,他上下衣裳已然全部湿透。最后他实在是憋不住,终是问道:“适才河边,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