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长安逐月>第七章 乞巧

七夕乞巧,不独民间热闹,宫中规矩也要开夜宴,阖宫共贺。眼见明月东升,妃嫔命『妇』便都三三两两精心装扮而来,尽皆聚于皇后的清宁宫中。/p

今上即位不久,后宫尚不充盈。帝后便端坐上位,这边萧淑妃与武昭仪分列左右,怀中各自拥着皇子素节与李弘。/p

今上长女义阳公主已长成,次女宣城公主尚且年幼,便挨着长姊,一起单独设案于萧氏下首;徐婕妤又坐于武昭仪左手处,余下几个品级较低的宫人只能远远坐着而已。/p

此时后宫正风云变幻,皇后、淑妃与昭仪三足鼎立,各擅其场。其中武昭仪更是后来居上,风头正劲。/p

皇后虽位居正宫,可惜不能生育,几乎无有帝宠。当初她从感业寺召回武氏,本意也是想让她抗衡萧氏,可谁知驱了前狼,却又来后虎。此刻心中只怕早就悔恨不已了。/p

恰在此时,李弘不知为何事突然大哭,本来天子居于上首,就已频频注目昭仪,只觉她今日分外娇艳美丽,惹人遐思,几乎一心全在她身上。皇后与他说话,他却都当成耳旁风了。此时听闻李弘苦闹,便立时欠身问道:“弘儿这是怎么了?”/p

这边武氏便将孩子交与『乳』母,轻轻一福道:“陛下不必忧心,想是天热,汗多不太舒服罢了。”/p

皇帝便赶紧吩咐道:“如此抱下去吧,好生照看。”/p

那『乳』母便依言下去照料不提。皇后这边却狠狠剜了武氏一眼,心中只怨她多事,又难过自己无有子女傍身,只能眼热而已。/p

萧淑妃一时看到,便也去催促自己儿子道:“素节,你不是前儿还在姨处背了几首新诗,此时还不快诵于你父亲听听。”/p

唐时嫡庶分明,庶子不得称呼生母为母亲,只能以姨呼之。萧氏即使最为盛宠时,也无敢违背世道俗礼。素节便上前朗朗『吟』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p

皇帝自然赞赏不已。笑着对他道:“这是先帝赋萧瑀的诗,念得不错。”/p

又见他小小年纪,便大方得体,毫无怯懦,十分喜爱。正欲叫他到身边来,却忽听殿外有宫女笑语道:“锦台已成!”/p

皇帝知道这是七夕最为隆重的节礼,便率先起身,行至殿外观看。皇后等便也随之出来。/p

只见殿外月华内蕴,星河灿烂。空地处早已搭好了一座近百尺的高台,俱用霞『色』锦缎缠结。其上又设座十余,并陈新鲜瓜果酒炙无数。/p

眼见帝后已出,宫人便尽皆齐齐下拜道:“皇后娘娘,请领祀牛女二星,向月乞巧。以为后宫和睦,子孙昌盛。”/p

皇后等闻言便一起登上锦台,对星遥叩。后又有宫人携五『色』线九孔针奉与皇后等,众人便一齐坐上绣凳,借月光穿之。其时武氏眼利,率先穿过,宫人便大声传于皇帝:“武昭仪率先得巧。”皇帝闻之,自是喜不自胜。/p

皇后与淑妃听闻后顿时心中着急,不由手上出汗,谁知越急反越穿不上。正在尴尬之时,却听得义阳公主娇声道:“父亲,母亲与姨为此次乞巧甚为『操』劳,昨夜还在宫中商量许久,所以今日眼涩疲劳,不免吃力。莫不如女儿来代劳,何如?”/p

皇帝闻言不由欣慰道:“好好好,下玉颇为孝顺知礼。既如此,今日便权且由你代行吧。”/p

她便翩然起身,缓缓步至锦台上。先捻起皇后针线,对月端详,稳稳一次穿上。众宫人看见,纷纷喝彩,再拈起淑妃丝线,照样行事,亦是干净利落,一次成功。/p

众人见公主如此巧手,俱轰然叫妙。这边穿针已毕,众宫人便依次走下锦台。皇帝兴致颇高:“今日昭仪与下玉皆是巧手,统统有赏。”/p

接着又目视众人,大笑道:“尔等辛苦布置,也皆有赏!”/p

一时只听得宫人们谢恩谢赏声不绝。/p

萧氏因感念女儿贴心,又想她素日从不动针线,想必私下曾辛苦练习许久,一时心中热意翻滚。皇后虽不喜萧氏,但此番见义阳公主乖巧,也算为她解围,看着她的目光便多了几分暖意。及待看到武氏,却又转为冰冷。/p

乞巧结束,已是夜深。皇帝先行,皇后便一声令下,众人也都各自散了。李下玉自也带着妹妹往寝宫去了。/p

宣城公主便如往常一般,去牵阿姊的手,却不意听得她一声痛呼,忙将手放下,望着她问道:“阿姊,你怎么了?”/p

小公主语气颇有点不知所措,只不知到底是哪里弄痛了姐姐。李下玉却不动声『色』,换过一边,径直牵着她走了。/p

这边武昭仪却从花树后绕出来,默默看着二人走远。心中暗忖道:这位义阳公主向来在宫中以骄横闻名,今日为了自己生母不被她人盖过风头,竟然可以隐忍至此,看来倒是个人物,日后绝不可小觑。/p

那边宫中正在开宴,各个争奇斗艳里暗藏机锋……这边崔炎却将那蒙面女子一手拉入旁边暗巷之中。/p

那女子挣扎间,不意将面纱扯落。崔炎定睛一看,却不是他想的那个人,不由得大失所望。/p

刚刚擦身而过之际,他一下嗅出,这个女子身上有一种奇异香气,与那日官道上遇到的黄衫女子极为相似,只是气味更淡,更幽远。失望之际却仍有怀疑,便目视女子冷冷问道:“你身上用的,是什么香?”/p

黑暗中她还未及答言,一缕月光却恰于此时从云边


状态提示:第七章 乞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