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都市现代>明帝>第2章 开国旧事(下)

凯旋大军已至帝都外的晋水边,六部天官齐聚在奉先殿外求见至尊。/p

武帝收敛了情绪,抱着yòu_nǚ,扶起长女,深吸一口气,正『色』道:“宋将军凯旋,太平,长乐,随为父一同去迎接!”/p

萧太平已经全然不见了这段时间的抑郁和惶『惑』,昂首挺胸,贵气天成:“诺。”/p

武帝弃撵,公主弃辂。父女二人皆乘骏马,长乐被武帝抱在马前,率领群臣,一同出城迎接凯旋大军。/p

他记得,宋轶有一子,年岁与太平相当,且『性』格敦厚,乃是尚主之选。/p

此后,不提武帝如何与宋轶达成了共识。突厥战败后,再次遣使入朝。/p

其实,突厥风光强势了那么多年,各部贵种早已腐化了。之前之所以来求娶公主,为的就是大晋陪嫁的物资。/p

可是,他们却没想到,这新朝的天子这样强势霸道,二话不说就直接出兵了,突厥可谓措手不及。/p

各方面原因综合在一起,突厥战败,不过早晚而已。/p

这一次的突厥使臣,终于懂得了什么叫做“礼”,姿态虽不至于放低,可到底不那么跋扈嚣张了。/p

突厥此次遣使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修好。/p

原本吧,这也是应有之意。两国就此罢兵,各自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的军事碰撞。/p

可武帝是个按常理出牌的人吗?/p

这位至尊他从来就不是!/p

突厥求和?/p

一看就是心不诚,必须再打一顿!/p

于是,既宋轶之后,同为跟随武帝多年的老将徐和再次于晋水边誓师出征,同样以突厥使臣祭旗,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征了。/p

正好,宋轶出征带回来的战利品,除了犒赏诸军,抚恤伤亡将士之外,还够做一次军费的。/p

因此,朝中反对的声浪也不是很大。/p

这一回胜得更快,只三年,徐和便凯旋而归,同样带回了大量的战利品。/p

大晋不按常理出牌,两次都打得突厥措不及防,突厥王出离愤怒了,亲点大军,携控弦之士十万,引兵扣关。/p

战报传回帝都晋城,武帝大怒:/p

好哇,上次求和,果然心不诚!/p

问众臣:“卿等以为如何?”/p

那些欲借机谴责武帝穷兵黩武的老臣默默地闭了嘴。/p

——至尊您都说了,是突厥心不诚,我们还能说什么呢?/p

老臣们闭嘴了,刚经历了两场大胜的武将们兴奋地摩拳擦掌,一致认为:打,还得打,打到他服,打到他灭!/p

这时候,武帝却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多年征战,中原百姓十去其五,余下的还多为老弱。如此次不胜,诸位可曾想过后果?”/p

众将膨胀的自满之心登时收敛,这才记起战争并非儿戏,乃是以命换命。/p

可是……/p

“难不成,这个时候,反而要求和吗?”/p

这个局面,便是前朝遗臣都不愿意看到。/p

先前那是不知道能打赢,如今知道打赢并不难,谁还没点儿血『性』?/p

“当然不是。”武帝断然反驳,一边轻抚着怀中yòu_nǚ的背,一边环视众臣,沉声道,“朕只是想让众卿明白,我大晋,不能输!”/p

奉天殿里静默了片刻,群臣俯首下拜:“必不负至尊,不负大晋天下!”/p

“好,”武帝起身,朗声道,“朕欲封太平公主为燕王,随军出征。若此战不胜,我儿当先死!”/p

封皇女为王,此事纵前所未有,许多人都觉得不合规矩。可是,此时此刻,谁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p

这些年来,群臣也算是看出来了,至尊是一定要将天下传于武后的血脉,谁也动摇不了。/p

不过,令群臣感到安慰的是,长乐公主举手投足日渐有了储君之姿,将来必能承继天下,不堕乃父威名。/p

而且,大晋新立,根本没有“祖制”一说,立女帝虽前所未有,但不也从来没有人说过不行嘛。/p

再者,民间人家若是无子,妻出女亦可继承家业,换到皇室,怎么就不行了呢?/p

一旦知道事不可违,这些朝臣很快就转变了立场。再加上武帝前两年又特意下旨,允许勋贵若无子,爵位可传其女,勋贵这边再无异议。/p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家代代都有男嗣吧?而以往的惯例,无子可是要除爵的!/p

至于文臣,却也从这道旨意中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p

——既然武将勋贵之家可以由女嗣承爵,那他们这些文臣家里,是不是也可以由女嗣承宗?/p

许多文臣并不比武将勋贵私生活混『乱』,他们讲究一滴血一滴精,许多人家的家规甚至明确规定了,在多少岁之后无子,方可纳妾延续血脉。/p

可是,就礼法来说,妾生子就只能延续血脉,既不能承宗,也不能继承家业,只能得一小部分家产。/p

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妻出的嫡女继承家业甚至承宗呢!/p

文臣们的心思活络了,却也知道这件事不比勋贵家承爵,乃是在挑战天下的礼法,急不来。/p

不过,只要有了这个心思,徐徐图之,也不是就不能成。/p

于是,立皇女为太子之事,竟是在满朝文武的默认之下,君臣达成了共识。/p

因而,武帝立萧太平为燕王,朝中反对之声几乎没有。/p

走马上任的燕王殿下携着由驸马变成燕王妃的宋勋,跟着大


状态提示:第2章 开国旧事(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