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有时只要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实就已经成功了百分之九十了。/p
这就好像爱迪生改进电灯一样,只要知道了电灯这样做能被点亮。/p
那么剩下的,就是投入巨量的人力,从无数次的失败经验中找寻最合适的那一条灯丝。/p
失败一百次,那就试验一千次,失败一千次,那就试验一万次。/p
只要投入足够多的试验样本,总能找出其中最合适的那一条灯丝。/p
想通这一点之后,冶炼玻璃其实也就没什么难度了。/p
自己只要知道有那种纯净透亮,毫无瑕疵的玻璃存在,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其实也就是让工匠们去不断反复的试验。/p
就像自己之前搞得那个水泥试验,整上足够多的样本,总能在其中找出一份最坚固耐用的劣质水泥。/p
甚至还能整个粗糙型发电机出来,电生磁,磁生电,简单的六个字,就是一个研究的方向。/p
不知道电机需要扰多少圈铜丝?不要紧,从一圈到一万圈,试验上一万次,总会有一个合适的。/p
再让三哥测试一下电压,看尸体的僵硬程度,大概也能粗略的估算出电压。/p
虽然方法粗暴了一些。/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