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初就那么微笑地看着伊一,神色柔和,比之在旁人面前不知温柔了多少倍,若是被他的手下看见,大概是要惊掉下巴了。/p
伊一不自在地将捋了捋头发,找了个话题道:“那个,大人……可否说说,南方水患的事?那个……我是想说,也许,我可以发动我的朋友们捐献点儿东西救济赈灾。”/p
莫忘初笑道:“伊一真是宅心仁厚!”/p
伊一苦笑:“大人,我们还是说说救灾的事?”/p
莫忘初说,南方水患来势汹汹,虽说朝廷早就拨了款去加固堤坝,谁知那堤坝竟然不堪一击,下游的百姓和田地全数被淹,伤亡无数、损失惨重,那里的官员偏偏又都是些酒囊饭袋,只知道领取俸禄,一遇到问题就只知道隐瞒事实、推卸责任,若不是因为受灾的难民大量涌入了附近的城镇,当地官员救济无力上报了朝廷,只怕朝廷至今还蒙在鼓里。/p
伊一神色凝重,忍不住道:“如此说来,大人此行只怕困难重重。大人,自古水患成灾若是不能及时防范就容易爆发瘟疫,此次大人前去,请大人务必让百姓将遇难的灾民及时掩埋,最好是采取火葬,另外一定要采取措施除去容易传染病害的蚊虫,而且,百姓们最好喝井水,暂时不要饮用河水。”/p
莫忘初惊讶地看她,道:“伊一如何懂得这些?”/p
伊一叹气道:“请大人务必记住伊一的劝告,瘟疫之患必须防范于未然,大人先行一步,随后我会尽全力收购一批需要的药材送到大人手中。只是,我们毕竟力量有限,大人最好还是与皇上商量商量,万一真的发生什么,就只有动用朝廷的力量才能解决。”/p
莫忘初见她神色紧张,反而安慰她道:“你也不必如此紧张,不一定会有瘟疫的。”/p
伊一肯定道:“不一定,但极有可能不是吗?”/p
莫忘初不以为然,问道:“何以见得?”/p
伊一气得肝疼,尼玛!我能跟你说我是21世纪穿越过来的吗?我跟你说细菌传播的原理你听得懂吗?连千年以后那么发达的医学技术都被非典、禽流感、埃博拉折腾得全民恐慌,你要我怎么说?/p
她深吸了几口气,淡着语气道:“如大人所言,当地的官员并不关心如何救灾,也就是说,受灾百姓并没有得到及时救治,何况那些在水患中淹死的人?大人可知道,瘟疫从何而来?”/p
莫忘初愣住,他不懂医,只在史书上看过只言片语,于是摇头道:“还请伊一解惑。”/p
“医书《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刺fǎ_lùn》曾有记载:‘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也写道:‘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p
古书上记载的所有瘟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由气候灾害导致,且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速度极快!而且灾害中死去的尸体一旦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会腐坏发臭滋生病害,再通过蚊虫叮咬传染,一传十,十传百,速度之快,数日间便可屠杀整座城池。”/p
伊一开启了背书模式,心想,《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照理说这个时代的人们应该对瘟疫有所了解了才对吧?怎么还如此孤陋寡闻?/p
谁知莫忘初竟然惊讶地看着她,眼神崇拜道:“没想到伊一如此博学多才,竟然还精通医道?”/p
伊一奇怪地看他:“瘟疫之事,你难道不知?”/p
莫忘初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低声道:“史书中看过,不过是只言片语,并未似伊一说的如此这般详细?只是,瘟疫之灾,竟是如此可怕吗?”/p
伊一机械地点头。她陷入了沉思,想到了这个时代的人都信奉神明,一旦发生瘟疫人们就会认为是天罚,是为了惩罚皇帝治国无方,所以皇帝大概不会让史官记录得太过详尽吧?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还有碍皇帝的一世英名,所以一般事后都会尽量粉饰太平。结果,后世的人都不知道当初人们在瘟疫中的惨痛经历,不去重视,于是不断地重蹈覆辙。直到有一天终于到了掩盖不下去的地步,或者,突然来了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帝王,瘟疫之大害才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人们才开始总结经验教训,终于开始懂得根据经验防范于未然。/p
这该死的封建思想!该死的愚民政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