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将酒葫芦收下,接着选了一对酒盏、一把折扇。本想再拿些自己喜欢的物件,一想到自家公子方才太过于拘谨,于是就又选了一支笔,以及一个青花笔洗,临了又拿了一方镇纸、几本书籍,这才罢了手。/p
三个年轻人各自选完,李秋山面露询问之色,看向一直端坐于堂前的老人。/p
老人摇了摇头,李秋山便自作主张,硬塞给老人一副字,上面写这些长寿的喜庆话。/p
老人看了眼,什么也没说,收起这幅字,转身回了自己屋里。/p
李秋山收起地上剩余的一干物件,这才站起身笑道:“买定离手!稳赚不赔!本店就此打烊!”/p
终于见着回头钱的风玉堂,不禁笑道:“你这是去打劫了什么地方啊?”/p
李秋山挥手道:“一边凉快去,这可都是我的辛苦钱”,继而咳嗽了两声,接着说道:“我给你们再讲讲各自选的东西,你们好知道都选了什么。”/p
张三赶紧搬来凳子,风玉堂端来茶水,三个年轻人围着李秋山坐下,皆是竖起了耳朵。/p
李秋山先是敲了敲兰草盆,喊了声:“出来吧!”/p
绿衣侍女出来露了个脸后,又在李秋山的吩咐下,回到花盆内化作了一株兰草。/p
风玉堂乐不可支,张三懊悔不已,捶胸顿足喊着:“失算了,失算了,还是江湖经验不足啊!”/p
接着李秋山又道:“你选的那些花花草草,多已有灵性,日后你自会发现。而那莲子,等方才的女子将这花盆腾出地来,你可在盆中盛满院里的井水,将莲子放入其中,长成以后用处也不小。”/p
张三递过茶,急忙问道:“我的那些呢?您快给说说。”/p
李秋山却道:“不急,最后再说你的”,然后转头看着许云儒道:“眼光不错,这截竹子的确是好东西。”/p
张三突然跳了起来,从墙角找回了被自己丢掉的那截竹子,跑到李秋山跟前,问道:“我这个呢?”/p
李秋山道:“传闻,文庙之中有一丛翠竹,因受了文庙圣人君子的气息,从而通灵,竹身翠绿,色重如墨,贴耳静听,可闻朗朗读书声。你手中这截,与文庙那颗竹子是近亲,妙用很多的。”/p
张三赶紧用袖子,擦了擦半丈长,拇指粗细的竹子,最后冲着竹子使劲呵了几口气,擦了又擦,觉得足够光亮了,这才将竹子紧紧地抱在怀中。/p
许云儒选的印谱及那方印,都无甚稀奇,属于普通物件,但都出自名家之手,对喜好此道的人来说,也算是难得一见的珍品。/p
那方印,底款刻着:“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边款则是:“山果熟,水花香,枇杷落尽无人尝。”/p
至于那对巴掌大小的玉狮子,乃是出自墨家巧匠之手。只要注入灵气,两只玉狮子便会暂时‘活’过来,陪着主人玩闹片刻,待到灵气耗尽,方才又化作一对玉雕。/p
待说到张三选的东西时,李秋山拍着张三的肩膀感慨道:“大侄子,知道为啥我留你道最后说吗?”/p
张三自从知道了竹子的稀罕,哪还在乎其他的。娘嘞!怀里这东西,可是文庙里出来的东西,还能有比这更稀罕的东西吗?/p
所以当李秋山告诉他,那酒葫芦和道家圣人种下的葫芦藤有关,极有可能是那藤上葫芦的孙子辈时,张三有些傻眼了。/p
李秋山继续说道:“原先主人用它来装酒有些可惜了,不过好歹也养出了一条酒虫来,倒也凑合。你可拿它当作一件储物法宝,装寻常物件倒是凑合,但它最适合用来装与水有关的东西,完全可以说它是海量的。”/p
张三长大了嘴巴,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看了看手中枯黄的酒葫芦,觉得看起来不光亮,于是想用衣袖沾些茶水来擦。/p
李秋山赶忙阻止道:“不是你这样擦的”,李秋山拿过葫芦,只单手一抹,原本枯黄不起眼的葫芦,瞬间变成了一个黑色的葫芦,其上宝光流转,很符合张三眼中宝物的形象。/p
没等张三看够,李秋山在葫芦上又是一抹,葫芦重新恢复了枯黄的样子。接着,李秋山又拿过许云儒和张三的竹子,依法炮制,原本墨绿喜人的竹子,变得跟寻常竹子一样。/p
李秋山解释道:“出门在外,遮掩一二,能省去大多数麻烦的。”/p
至于张三的那对酒盏,李秋山告诉他,这叫‘月下听竹’。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在酒盏内添满酒,盏即会出现一轮明月倒影,圆缺不定。若是再轻轻摇晃酒盏,它外面所绘的竹枝,就会发出清风抚过竹林时的沙沙声响。/p
折扇则唤作‘夜半乐’,折扇正面绘有一歌姬,是翩然起舞的模样,反面则绘有两个女子,其一抚琴,其二持箫,画中皆有青楼红馆女子的亡魂。每当纸扇轻摇时,画像中的三位女子,便会奏一段闺中小调,唱一曲鸳鸯被暖。/p
笔杆刻有‘神气’二字的小楷紫毫毛笔,呵气成墨,在书院中算是寻常物件;青花笔洗,外部有一行字,道是“墨池有鱼,常吮笔锋”,内里底部则绘有鲤鱼一条,遇水则现,遇墨方食,水尽则隐;镇纸为白玉材质,上刻卧虎,下书‘久在风’三字,每当风起,隐隐有虎啸之声传出,闻之,可心静神宁。/p
李秋山说道此处,见剩余的几本杂书并无稀奇,转而问许云儒:“看你像个读书人,那些孤本典藏,你为何不选些?”/p
许云儒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