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第381章 同盟国的想法
p>

当场俘虏印加皇帝,灭亡了整个印加皇朝,掠夺到了难以想象的黄金和白银作为印加皇帝的赎金,仅仅只死亡了几个人。

拿到海量的黄金和白银后,皮萨罗却毁诺直接处决了印加皇帝,继续发动对印加帝国的侵略,西班牙帝国也开始增兵。

花费了40年时间,整个印加帝国全灭,600万人口死亡90,只留60万成为了西班牙人的奴隶。

因为征服了印加帝国,西班牙一跃成为了当时整个欧洲最富有的国家,运到本土的黄金和白银数量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震惊。

而西班牙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人数,仅仅只有几十个,死与长途跋涉和疾病的人数远远高于死于战场上的。

这就是记录与欧洲历史课本上的战争,所有欧洲人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就是这些知识。

但偏偏这些历史句句属实,确实就是这样的,并不是有意夸大战争的收益来鼓吹战争。

欧洲本土国家彼此之间也发生战争,但烈度极小,持续时间极短,基本上取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大家就会和谈,赢了自然大好特好,输了也就割点地赔点钱,没人会死磕到底。

道理也很简单,整个地球到处都是弱小而富有的殖民地,大家分兵占领都占不过来呢,何必死磕到底把兵力都彼此互耗掉。

打一架互相展示下力量就行了,省下力气继续对海外拓展殖民地才是正道,不然在这里死掐导致海外殖民地被别的国家占完了那才叫笑话呢。

所以一战之前欧洲没有过惨烈的战争,最大规模的普法战争也就只打了一年,死伤的也都是职业军人,人数也很少。

输了的老兵还不服气,觉得是自己统帅无能,要求再打一仗。

当年拿破仑7次单挑欧洲列强,每次也都是一年内结束战争,对民众也基本没有影响。

这种历史背景在欧洲并不是持续几年,而是持续了足足几百年。

这种文化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年轻人普遍认为战争就是一场激动人心的短暂冒险,都相信自己的国家只要参战必然能迅速取胜且伤亡不多。

战争只要开启,就意味着自己的国家即将发财,自己也会跟着发财。

现在的人肯定不会这么想,但一战前整个欧洲的年轻人都是这么想的。

别笑话当年的欧洲年轻人愚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让你换位思考下,然后你就能理解了。

比如说现在中国出动了5万军队结果直接灭亡了美国,代价是只死亡了几十人,伤了几百人。

从美国掠夺来的财富直接导致全体中国人的收入暴涨,以前月入5000的现在月入1万,以前月入1万的现在月入2万。

那民众对参战的士兵必然极其感恩,绝对不吝啬与给参战士兵们极高的荣誉和财富,也必然对阵亡士兵的家属极其的保护并给与高额的补贴。

如果这样的战例不止出现一次,而是出现过十几次,整整三四百年只要发生战争都是这样的结局。

那请问你会怎样看待战争?

只可惜生不逢时,没机会像祖辈那样参军换一个荣华富贵啊。

这个时候一个叫美丽国的富裕国家向我们宣战了,你会害怕还是兴奋?你会支持还是反对?

代入一下,换位思考,你就能理解一战前的欧洲年轻人了。

但一战这一次不一样了,一战前的几十年整个地球的殖民地就已经被几乎瓜分干净了,再也没有新增殖民地供欧洲列强掠夺了。

再想抢,那就只能抢已经被其他欧洲列强占领的殖民地了,而这必然意味着全面战争,这个欧洲国家会直接在欧洲本土发兵来攻打本国。

这种没有新增殖民地可供掠夺的日子持续了几十年后,欧洲人忍受不了了。

因为一年更比一年好的日子到头了,已经有很多人出现了很多年生活水平增长停滞的现象。

而这一切他们都归结于不敢发动对外战争,过于的软弱无能。

这结论看起来很可笑,但和历史书上先辈们发动一次战争就富裕一次的史实结合起来看的话,就一点都不可笑。

所以整个欧洲的年轻人都狂热的参军,都希望用战争来解决自家国家无法继续富裕的问题。

这种狂热,是没有从战争中掠夺过海量财富的中国人无法想象的。

二战的时候法国人跪的很快,投降速度比德军的进攻速度还快,被中国人认定为战争意志极为薄弱的民族。

但一战的时候,法国人是整个欧洲战争意志最强的民族,对战争的狂热程度足以碾压所有中国人的想象力极限。

用一组数据来描述下这种极致的战争狂热。

1914年一战爆发时,整个法国不到4000万人口,其中2000万为男性。

结果法国累计动员了800万男性上战场,约合全国40的男性。

最后法军战死131万人,伤残280万,死伤合计400万,约合全体军队的一半。

战后法国男性的平均年龄爆降,人几乎都死光了。

全国4成男性上了战场,然后士兵伤残率为一半。

这样的烂仗打了足足4年都没有拿到任何好处,结果法兰西民族的男人还要继续打,非打赢不可。

巴黎大学战前共有14万名学生,战后还活着的只有三四干人,大部分还都是没有上战场的女生,男生几乎死光了。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一座拥有14名菲尔兹奖得主和13名诺贝尔奖得主的名校,傅里叶、柯西、拉普拉斯、拉格朗


状态提示:第381章 同盟国的想法--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