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段夫人又特地同阿蘅说了那样的话,这让阿蘅不得不多想。/p
温三夫人如今大半的时间都是住在书院之中的,左右白马书院因为她棋艺先生的身份,在书院中给她划分了小院子,院子的大小肯定比不上她们自家,虽说平日里侍候的人稍微多带了那么几个,就有种转不过身来的错觉,但小巧玲珑的院子也有它的好处。/p
故而温三夫人虽不至于乐不思蜀,但也不会有什么恶感。/p
阿蘅回了别院后,才知道温三夫人带着温柠又住到书院去了,她本来还打算与温三夫人说说她今天遇到的事情,但温三夫人不在别院里,她也不准备连夜赶往书院,便将满腔的情绪全都压制下来,等着明日见到温三夫人后,再同她细说。/p
在清泉寺的时候,因为段夫人说的那些话,阿蘅也没什么胃口吃东西,到了晚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饿过头了。/p
厨下端来的饭菜闻上去格外美味,可她却提不起吃饭的兴趣。/p
勉勉强强的用了两筷子,就叫人将饭菜给收了下去。/p
常嬷嬷看着几乎原封不动的饭菜,心里忍不住泛起了嘀咕,她们姑娘往日出门回来后,虽也有胃口不好的时候,但似乎还从未像现在这般眼中过,这让她忍不住好奇段夫人与她们姑娘说了些什么。/p
转念一想,姑娘不愿意说出口的事情,她在一旁旁敲侧击也不怎么好,便放下了这上面的心思。/p
瞧着阿蘅闷闷不乐的模样,就像说几件新鲜事来哄阿蘅开心,常嬷嬷左思右想之下,还真的让她找到了一件新鲜事。/p
“姑娘可还记得先前侍候在夫人身边的孙嬷嬷?”/p
孙嬷嬷?/p
阿蘅疑惑地抬头,仔细想了想后,终于在记忆的犄角旮旯里面找到了对应的人:“我记得娘亲当初是把她和她孙女都送走了吧!”/p
她当初见那两人已经从娘亲身边离开,想着像她们那样犯了事的下人,从未有再回到主子身边的,就没怎么注意她们的下场。/p
现在听到常嬷嬷说起对方,竟然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p
当初阿蘅到温三夫人院子请安的时候,常嬷嬷并没有跟在一旁,就连孙嬷嬷说的那些话,她也是后来才听别人说起的。虽然没有与对方正面交锋,但她是把孙嬷嬷那个人给记在了心里,还特地去打探过她的下场。/p
温三老爷早先是准备让人给孙嬷嬷和红荔灌下哑药,废了她们的手,再将她们远远发卖出去的,像她们那种不知道满足,只知道惦记不该惦记的东西的人,根本就不值得别人给她们好脸色。/p
按理说,她们是该被直接发卖的。/p
但是那时阿蘅的病情才刚刚有所好转,而温三夫人也是有孕在身,温三老爷想着要为妻儿积攒功德,再加上孙嬷嬷确实是温三夫人身边的老人,往日里的侍候也十分尽心,便改了想法,没有把她们发卖出去,而是直接送到了偏僻的庄子上去,也不指望着她们能做些什么,反正不会害到旁人就足够了。/p
听着常嬷嬷将温三老爷对孙嬷嬷和红荔的处置方法都说了一遍后,阿蘅才问她:“嬷嬷怎么忽然就提起她了?”/p
送到庄子上去的人,如果不是因为特别的原因,又哪里会被人想起来。/p
常嬷嬷低声道:“也不知她是从何处打通的路子,竟让人将信给递到了府上,还指名道姓的说要交给咱们夫人,可夫人这段时间大多是住在书院里的,府上的信辗转几道弯后,就又送到了别院来。”/p
“那封信现在还没有送给夫人,但老奴问过那送信的人,听他的意思,孙嬷嬷还有她的那个孙女儿在庄子上过的不怎么好,似是还想要再回到夫人身边呢!”/p
阿蘅顿了顿,无端的想起了今日段夫人与她说的话。/p
她话中的那个黄氏可不就是因为她的一时善心,才有机会害了段夫人的女儿。/p
且不说在温如故的记忆中,就有诸多细节足以证明孙嬷嬷是被其他人收买,才刻意在温三老爷和温三夫人的汤药中放了其他东西,只说孙嬷嬷在这一世的做法,阿蘅就绝不会让人再回到温三夫人身边。/p
像那种贪心不足的人,又怎么可能有改正的一天。/p
常嬷嬷看着阿蘅生动的脸色,虽说小姑娘这会儿是不大开心的,但比起方才那般的死气沉沉,已经是要好得多了。/p
她点点头,觉得自己找的这个新鲜事是挺不错的。/p
阿蘅想了想,问起了常嬷嬷:“你方才说孙嬷嬷送过来了一封信,我听着意思好像是还没有送到我娘手上,那封信这会儿在什么地方,你先拿过来让我瞧瞧……”/p
一个下人指名道姓送出来的东西,倘若不是她们家的主子都心地善良,为人宽和,别说是信了,就连送信的人也要脱下几层皮来。/p
常嬷嬷可没有这信是送给温三夫人,就不拿给阿蘅看的想法。/p
等出门的丫头按照她的说法将信给拿了过来后,常嬷嬷也没有让人把信直接交给阿蘅,而是用帕子捏住信封,又站到下风口的位置,才小心翼翼的拆着信封。/p
“姑娘想要知道信上写了什么,还是老奴来读给姑娘听,毕竟咱们谁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