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游学的日子,定然不会比京中读书轻松。/p
原本的玉面书生在外头转上一圈回来后,玉面也变成了黑面,若不是温桓本身的体格并不是格外健硕,以他这会儿的精气神来看,说他是一介武夫也是有人信的。/p
阿蘅站在门边远远的看着屋内的温桓,久久不敢上前去。/p
温三夫人正在听温桓说着游学路上的趣事,一抬头就看见了门边的阿蘅,便朝她招了招手:“阿蘅怎么在那儿站住了,还不快过来,桓儿没有回家的时候,你不还一直惦记着他么!”/p
听到这话,温桓下意识的闭上了嘴,扭头去找阿蘅,然后就瞧见了阿蘅那副近乡情怯的模样。/p
他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笑着说:“我的变化有这么大么!阿蘅瞧上去竟像是不认识我了!”/p
又对温三夫人道:“祖父他们当初是北上游学,我和淮宁他们没准备和祖父他们走同样的路,便转而去了南边。谁知南边的秋日太阳也是格外的大,偏偏那时我们谁也没想到晒太阳有什么不好,等我们走到城镇中见了外人,才发现我们比旁的人要黑不少……”/p
说起来,温桓也不是第一次出远门。/p
前些年他还顶着大太阳,陪着阿蘅从京都一路赶往潍州的,那时还是夏天,他也没有晒黑太多。/p
然而这一次出远门,同行的都是一起读书的好友,虽然也有马车,但马车都是用来摆放行李和书籍的,他们平日赶路都是骑马,无遮无挡的,晒黑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p
“我们回程的路上还特地都坐的马车,没敢在外面继续晒太阳。”裴音摸了摸鼻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原是想要能捂白一些的,但好像也没什么效果呢!”/p
阿蘅默默的走进房间,在温桓旁边找了个位置坐下来。/p
兄长的模样,她自然是一直熟记于心的,即便是被晒黑了许多,但原本的轮廓还摆在那里,哪有认不出来的道理。/p
她只是看着与记忆中大不相似的兄长,心中有些忍不住慌张罢了。/p
温三夫人轻笑着:“前些年的时候,京都的风向还是更偏向武将那一边,只不过到了现在,当然还是玉面书生更受欢迎的。”/p
她的视线在温桓脸上转了一圈,偏头同一旁的柳嬷嬷说:“我记得嬷嬷那里还收着几张美白的方子吧!”/p
“桓儿回来后,与宋家的婚事也该提上行程了,他若是顶了这张大黑脸出门提前,怕不是会吓到人家姑娘的,还是想些办法,让他快些白回来吧!”/p
阿蘅也凑上前道:“我听说珍珠粉能美白,也不知道给阿兄用过了,会不会有效果……”/p
眼看着温三夫人就要与阿蘅聊起护肤的事情来,温桓连忙摆手道:“不过是黑了一点,我在家里待上几日不出门见太阳,就会白回去的,倒也不用在这上面多做文章的。”/p
阿蘅摇摇头,不大相信他的话。/p
她说:“我上次出门参加宴席的时候,见过了宋家姐姐,她看上去可白可白了,阿兄你这么黑,要是站到宋姐姐身边去,就会显得更黑了。能有办法让你快些白回来,你又何必多等那么长的时间呢?”/p
温桓自认不是那种耽于色相的人,可面前这两个关心他的女子却是格外在意他的表象。/p
他能怎么办呢?/p
自然是由着她们高兴的。/p
在温三夫人的院子里,用清水洗过脸后,他在阿蘅的殷切盼望中乖乖的躺在了软榻上,让一旁的侍女在他的脸上糊上了满满的珍珠粉,又静置片刻后,才得以将满脸的粉末洗去。/p
阿蘅伸手戳了戳温桓的脸颊,疑惑的看向身后的温三夫人:“娘亲,阿兄现在是不是比刚进门的时候要白一些啊?”/p
不等温三夫人回话,温桓就握住了阿蘅的手,叹了口气:“这又不是话本里的灵丹妙药,要是真的能如同灵丹妙药那么快的见效,京都的珍珠早就供不应求了……”/p
也是。/p
古往今来的女子大多以白为美。/p
倘若珍珠粉的效果当真能立竿见影,珍珠肯定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好得的。/p
热热闹闹的,一天也就过去了。/p
阿蘅回到自己院子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些话忘记对温三夫人说了,若是这会儿再转身回去说的话,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p
她叹了口气,只好再找其他的好时机了。/p
青叶瞥了青蕊一眼,两人没当着阿蘅的面说话,在回到房间后,才小声交流起来。/p
“姑娘好像还没有打消出远门的想法呢?”青叶担忧的看了眼阿蘅房间的方向,她先前也拿话劝过阿蘅,但她说的那些话,好像都没能见效。/p
青蕊皱着眉头,她听过青叶说到这件事情,也曾亲耳听闻阿蘅说过类似想法,而她的反应是与青叶差不多的。/p
“姑娘下定的决心,何时改变过?”青蕊是认识字的,也帮阿蘅整理过她的书房,对阿蘅书房里的游记种类是记得牢牢的。/p
她拍了下青叶的肩膀,说:“与其想着改变姑娘的主意,还不如我们早日做起准备来,也免得姑娘出远门的时候,忘记带上我们了。”/p
青叶下意识的反驳:“我们可是姑娘身边的贴身侍女,从前去潍州的时候,我们也都跟在姑娘的身边。若是姑娘真的下定决心要出远门的话,我肯定也是要跟在姑娘身边去照顾姑娘的,而且姑娘怎么可能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