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这票我不能要,你家秦淮茹刚刚生产,比我家更需要肉票,我们少吃点没啥,不能饿着弟妹跟孩子。”
何大清非常仗义,看见肉票也能抵挡住诱惑。
当然这也跟他的职业有关,作为轧钢厂的食堂主任,他偶尔也能搞点外捞。
“瞧我这脑子,把你的职业给忘了,得,这肉票我就不给你了,这几张轻工业票,你可得拿着,过年了怎么不得换条新毛巾啥的。”
李建东硬把几张工业票留给了何大清。
何大清越确实需要这个。
食堂主任不是后勤主任,他能接触的都是食材一类的采购,不缺肉和菜,但对轻工业票还是有需求。
“行,咱兄弟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何大清哈哈笑着收下工业票。
徐慧真则在旁边邀请:“一大爷还没吃饭吧,要不在我家一起吃点,我去叫淮茹和孩子们。”
“不用了,家里已经做好了,等改天吧。”
李建东送完了票,就告辞离开。
何大清把他送到门口,李建东正准备回自己家,眼角突然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师父。”
“大茂?”
李建东回身一看,可不是大半年没见着人的许大茂吗。
许大茂今年已经22岁了,因为经常要去田里做农业研究,身材显得很健硕,肩膀上扛着一个大袋子,看到李建东就咧开嘴快走过来。
何大清这时候也认出许大茂了。
“这不是老许家的儿子嘛,你这一走就是大半年,不到年底不回来啊。”
许大茂龇牙一笑:
“何叔好,慧真婶子好。”
然后又转过头看向李建东:“师父我给您带来了一些我自己种的粮食,还有今年批的杂交水稻,您尝尝味道怎么样。”
李建东听到杂交水稻,眼睛也亮起来。
他可以从收徒系统中看到,许大茂的农业等级。
但杂交水稻这种东西,不是等级高就一定能研究出来的,很多时候更需要运气。
要不然,以李建东现在3级农业的水平,早就应该自己研究出来了。
然而,事实却是李建东的农业等级越高,越明白运气在研究杂交水稻中的重要性。
“来,先进屋再说。”
李建东帮着许大茂把肩膀上的大包拿下来,然后两人一起走进屋里。
秦淮茹抱着不到三个月的小寻华走出来,许大茂看见她赶紧恭敬喊一声:“师娘。”
“哎?大茂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还没进门呢。”
许大茂憨笑说道,这几年的农活让他性格也变得朴实了许多,和以前精明的样子,有了很大的区别。
李建东把米拿出来,淘洗干净,然后连锅一起放在炉子上。
在蒸米期间,李建东又问了些许大茂在田里的事,许大茂也讲得绘声绘色。
很快米就煮好了,李建东直接用筷子挑起几粒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着。
许大茂也满眼期待地看着他,有些紧张地问道:“师父,味道怎么样?”
李建东皱着眉头点了点头:“味道还可以,口感稍微硬了点,但也能凑合,产量怎么样?”
关于杂交水稻,最大的问题就是产量。
如果产量不够,说什么都是白搭
“产量在550,到620之间,比普通水稻的产量提升了50。
唯一美中不足是种子需要每年培育,暂时还不能大规模种植,不过明年扩大规模后,应该就差不多了。”
许大茂很兴奋,毕竟之前的研究,大部分产量提升都没有超过15,这次的50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了。
李建东却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因为他所知道的杂交水稻是亩产超过1000斤。
甚至后来继续改良出来的品种,能达到2000斤,相当于5倍当前的产量。
而且口感上眼下这个品种也稍有欠缺。
不过杂交水稻任重而道远,能够有这个成绩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起码这50的水稻是额外提升的。
而有了这个成绩后,国家应该也会对杂家水稻更加重视。之前,国际上虽然也有多个国家在研究杂交水稻。
但没有一个研究出显著成果,所以对于许大茂他们研究团队的拨款,和批地也都有限,相信增加拨款后,杂交水稻的研究也会有更大的进展。
“好,不错,好样的大茂。”
李建东拍着许大茂的肩膀,说实在的在所有徒弟中,许大茂是最出乎李建东意料的一个。
他的成长和变化最大,成绩也是最好的。
50的产量,足以抵消掉明年的旱灾了。
不过可惜的是,种子是今年才刚培育出来,必须等到明年才能量产,也就是说要等到后年才能种植下去,三年干旱还是要承受一年。
这一年,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遭殃。
但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能提前近十年研究出这种程度的杂交水稻,已经是运气非常不错了。
天气越来越冷,刘光齐他们的工地也停工了。
周蓉过年没有回家,也跟着刘光齐住进了小酒馆宿舍楼。
他们俩现在还没结婚,这么住在一起很危险,于是李建东就找刘海中商量,准备让两个孩子先把结婚证给领了。
刘海中当然没意见。
于是李建东就找了个机会,把刘光齐喊回来。
“光齐,马上年底放假了,我看你跟周蓉在一起也这么多年了,要是感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