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张哲,则是三个人中唐寅最为看重的一个。
他向唐寅提议,应举兵讨伐钟天,但他可不是仅仅提议而已,还给了唐寅提出了三个必胜的理由。
其一,钟天大逆不道,弑杀君王,唐寅领兵讨伐,名正言顺,首先在名义上就是正义之师。
其二,钟天卖国求荣,篡改国号,风人深恶痛觉,唐寅讨伐,是民心所向,在民心上占尽优势。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钟天兵力虽众,但都是乌合之众,
二十万的地方军一盘散沙,形同虚设,三十万的中央军亦是忠诚不足,王庭的直属军是被他用重金收买的,自然没有忠诚而言,而梁家、武家、子阳家的兵团也仅仅是因为三家的族长被仲天软禁才不得不受他的控制,若能把三家族长就出,那这二十万军队立刻就会倒戈。真正对钟天算得上忠诚的骑士也仅仅是他直属的那六个兵团而已。至于宁国的四十万大军更是不足为虑,他们远征到风土,补给线过长,一旦断其补给,四十万宁军不战自乱,何况他们到风国已有数月,又连番征战,士卒疲惫,思乡心切,战力已远不如刚来时那么强盛。
张哲对唐寅提出这三点必胜的理由令唐寅安心不少,丘真也一直向他提议举兵进攻仲天,可丘真并未告诉他胜算有多大,具体又该怎么做,所以唐寅心中一直没底,犹豫不决,而张哲一番分析下来,唐寅的信心立刻足了起来,也认识到自己拥有与仲天一较高下的可能。
这时候的唐寅还没有明确表态要出兵讨伐,只是对投奔过来的人才、豪杰一律照单全收,先纳入自己的麾下再说。
随着这些人才、豪杰的加入,天渊军的实力大大增强,能征善战的将领、深谋远虑的谋臣也渐渐多了起来,不过他们投靠唐寅的首要目的都是指望唐寅能起兵复国,但他迟迟不表态,人们的情绪也都开始有些浮动。
这一天,逼迫唐寅表态的日子终于到了。
钟天的旨意送抵天关。
送旨意的人名叫赵尔,他本是钟天的门客,俗话人升天,鸡犬得道,仲天自立为王,下面的门客们也都获得了官职。
赵尔在随行侍卫的保护下趾高气扬的进入天关,进来之后,举目四望,看着周围人山人海的天渊军,他面无惧色,高盛质问道:“谁是唐寅?还不出来快快接旨?”
在天渊军众多将士的注目下,唐寅从大帐中迈着四方步缓缓走出。
人们见到他出来,顿时都屏住呼吸。
众人都知道钟天旨意里能有些什么内容,只要唐寅一接这个旨,就等于是对钟天俯首称臣了,那能光复风国的最后希望也宣告破灭。
这是,整个大帐前的广场上人头涌涌,黑压压的一片,但却没有一人说话,时间仿佛都停止了似的,安静的可怕,上至统帅,下至普通士卒,无不把心提到嗓子眼,只等唐寅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