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海一家子这两日动作颇多,引得村子里相熟的,半熟的,纷纷来串门。至于不熟的,也不太好意思来串门,不过,混着半熟的人群中,也来凑凑热闹,沾沾喜气。
“这么大的石磨啊,咱村子里也就钱家的祠堂里有一个。这可得花上不少钱啊。”一妇人用手摸着石磨,“啧啧”感慨着。
“咱啥时候也能用得起这么大的石磨啊。”
“嘿,你这石磨买来也没用啊,你没瞧见唐大海他们家是有用处的啊,咱们买来难道就放在院子里淋雨啊。”几个妇人调笑着。
“这唐大海家的日子是愈发地好了,说句不当的,这离了村里的那唐家,日渐地好了。当初可是啥都没有,连个一亩地都没,这会儿,怕是存银少不了。”有些后悔,当初咋就没来帮扶一把,暗骂自个儿真是个眼见短的。
“如果我是那家的人,我肯定早悔得肠子都青了,这会儿随便拨点儿银子出来,可够一家子吃喝的了。”
“你这话说的,我可不爱听了。这村子里的唐家,日子过得村子里的好多人家都要好上很多,可不差那么一点儿银子,人家那是作!”
“可不是嘛,照说咱这在背后说人家可不当,不过说起村子里的老唐家,可真是不厚道!那收稻子那会儿的事儿,想必都听说了,这老婆子还有脸带这儿孙来闹,说是咱钱家的。害得他家损失惨重,要咱赔银子,这不还找上了族长,堵在人钱氏族长的院子门口,哭天抢地的。”
唐姓族人听着钱家的说起这事儿,摸摸鼻子走远些。丢不起这个人。
“谁说不是呢,这钱族长被她烦的实在没法子,让人去请了唐氏族长,听说。最后是唐家族人给这老婆子给架回去的!那唐有根打了那老婆子一巴掌,这才算是清净了。”
“哟,这怕是面上都下不来了吧……”嘴碎的,丝毫没意识到这是在人家儿子的院子里。吕氏见着那么多人来自个儿院子,忙前忙后地,脚不停蹄。端茶送水的。平日里准备的一些小吃食,也拿出来哄孩子了。
好不容易等到半熟的不熟的都走了,剩下些交好的人家,帮着吕氏清扫着院子。
“这鹅卵石铺的踩着倒是痒痒麻麻的,不过扫起来倒是不方便。”唐大柱的媳妇,扫着院子。这一地的瓜子壳。
“这不没成想,买个石磨。村子里会来那么多人,这不都没啥准备。”吕氏整着桌子。
好不容易清扫完,才得以坐下来好好地说上话儿。
唐大柱几人正帮着唐大海推着石磨。
“大海哥,听说你家最近要赶活儿,我这不最近也没啥可忙的,就帮你来推推磨吧,好歹也能在你家混上口饭吃。”唐大路看着唐大柱推着磨。嘴馋了老久了。
“你小子怕是又眼馋了吧?”唐大路是几人中最小的,纷纷打趣着。
方氏这会儿从屋子里出来。都在院子里落座,喝着水,说着话儿。
“嫂子,这猪快要出栏了吧?我瞧着这猪喂得可真是不错。”李水生的媳妇,想起了之前在猪圈看到的猪。
现在唐家磨地瓜粉留下的渣都喂猪了,倒是啥都不浪费,反而这猪也乐意吃。好吧,基本没见着这几头猪挑食。
吕氏笑了笑,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你们这荒地上可想好了种什么了没?”
李大娘听着吕氏这般问,倒也没想啥。“我家就多种些玉米的,到时候磨成玉米面,也能管饱,你们也知道,咱家人多。”
“我这儿有些想法,这不,咱家跟镇子里的酒楼里订了契约,我家也就这么些地。如果你们要种地瓜的话,咱家收。”吕氏笑吟吟地说着,这是他们一家子商量的结果。毕竟,按照现在这个价格,这粉条还是有利可图的,对于他们来说,还不是小利。
唐二婶一听,乐了。“这倒是好的,难为你能想得到我们,原本我们还想着多多地种些玉米,也能管饱。”
“现在种这地瓜还早,如果这契约签下来了,我们就收地瓜,不过,你们也知道,咱家做粉条的,也只赚些力气活,趁着这粉条还没人会做,所以,你们几家的地瓜,咱就都收了。不过话说在前头,别人的,咱就不收了……这太多收来,咱也是烂了的,这磨成粉,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吕氏有些为难。
众人都表示理解,这石磨一天也才只能磨上那么一点儿,这地瓜多了,可不都得烂在家里了。
“我们想着这地瓜,价儿先跟你们透个底,150斤一两银子。”这买卖,总得有个价儿,这价儿是一家人探讨了半日才决定的。
自家的沙地,亩产700斤左右,估摸着能出130斤左右的地瓜粉,加了水,大概能有十八、九两的收入。这150斤一两银子,比起他们家拿的,算不得太高,也已经不算是低了。毕竟唐家重要的是方子,做粉条的方子,一但离了这方子,这地瓜,也不值钱了。
“这,这,可有弄错了,这可是一两银子呐?”唐二婶有些结巴了,连一向漫不经心的唐三婶也坐正了身子,一脸错愕地看着吕氏。
“婶子,错不了,咱家握着这方子就还有点儿赚头,大家都一道儿赚点。一旦别人都晓得了,怕是这地瓜也就不值钱了,咱家也收不起了。”
“嘿,我家的水田,平日里就够吃的了,这不,还开荒了七亩地,这全部都种上地瓜,一年到头,我算算啊,可有多少银子……唔……可有余两了,好大的一笔。”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