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指南剑>分道扬镳1 第三十九节

第三十九节

吴明到了小镇,汇合了队伍里的一百多人,和孔老汉夫妇结了帐。在孔老汉夫妇崇敬的目光中,领着众人,迎着风雪朝京都而去。

京都目前人口两百多万,这在地球上,也算得上是个大城了。在这个世界,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城市。也许是地处平原,依山而建,没有南方城市那么多水路湖泊,所以规划得非常好。整个城市约为一个正方形,东西,南北宽都近四十里,分为内外两城,城市里茶肆酒楼,大型园林,庭院等等,应有尽有。正因为如此,京都人口比南宁多不了一倍,但地理面积却有近三倍。

圣山离京都并不远,现在所有队伍,除了几个宣诏的太监外,几乎清一色的骑士了。所以行走起来也是非常快。林武虽然平时沉默寡言,但也顶不住南望的魅力。和几个战士跟在吴明身后,一路上啧啧称奇。大雪飘了一夜,到了现在,天竟然放晴了,天地之间,一片银装素裹。在阳光的反射下,耀眼生辉。

普通良种宛马,一般两米高就算是非常雄健了。而南望则高近三米,好在吴明本身就是个武者,这点高度,轻轻一跃就可以达到。要是普通人,恐怕真得专门定制马墩了。听着几个战士在后面交头接耳,吴明心头也不禁有点得意,但他们这样喧哗,终归是不好。他拍了拍南望,止住了马,然后转过头,道:“别闹了,京都马上就要到了,你们这样子,成何体统。”

林武道:“大人,真没想到,我还能活着回到京都。”吴明也不由得有点感慨,还依稀记得,太子南征时,站在京都郊外的阅兵校场,那意气风发的样子。到了现在,早已是物是人非。

天虽然放晴了,但南郊的官道上,却没有一个行人。吴明心头暗暗纳罕,他依稀记得,以前这条官道,可是人来人往,人流如潮的。就算是刚下过一场大雪,也断不会如此冷清,林武他们,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回到了京都,带去了吴明他们即将来访京都的消息。难道,李铁已经决定和南方翻脸?所以准备来个闭门不出?那也不对,他大可以把自己骗进城去,直接动手得了,岂不是一了百了,想到这里,心头又是一阵不安。

正在这时,前方一个战士突然指着远方高声道:“大人,京都到了,你看。”

他骑在马上,大呼小叫,脸上却有掩藏不住的激动。这也难怪,近卫营的大本营“近卫宫”就在京都的内城,大部分战士都在京都生活了好几年,南宁的条件再好,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颇不习惯。吴明听得他叫喊,端坐在南望上,运足目力朝远方望去。只见茫茫天地间,隐约现出一溜淡淡的黑色,那正是京都的城墙。

东汉的几个大城,自然以京都和南宁为冠,不光是人多。其城墙也是所有城市最高的。尤其是京都的城墙,为了防止武者凌空飞跃,竟然高达十五米,这样的高度,除非到达宗师,其他人恐怕都只能望墙兴叹了。

京都在前朝大晋时,本来就是一座大城。高祖当时为了攻陷此城,调集了几十万大军,把此城团团围住。连续攻击了近一个月,才陷了此城。城破之时,整个城墙上血迹斑斑。城墙上也破损得不成样子。后来高祖立都于此,命鲁工子修整城墙,鲁工子在原先城墙的基础上,用磨得极其光滑的大青石夯实,\再灌以上等糯米浆,整个墙面更是平整如境。再配以近十五米高的城墙,终成第一雄城。

这么高的城墙,再加上其光滑的墙面。武者想要攀援,连个借力之处也欠奉,势必难上加难。年深日久,上面的血迹和青石都变得漆黑,更如生铁也似,所以也有“铁铸的京都”之说。

队伍一路缓缓前行,接近了城墙。老远就见到南城门竟然大门紧闭,吴明眉头大皱,正有点搞不清楚状况时,突然前方一阵号角声响,那紧闭的南城门顿时打开了。一大队铁甲士兵在号角声中,蜂拥而出。这些士兵每个人背着一把长弓,骑着骏马,铠甲在雪光中泛着黝冷的光芒。

吴明大吃一惊,带住了南望,正在这时,又是一阵号角声响,城墙之上,“哗啦啦”的树起一片靛青镶边大旗,大大的“李”随着这些旗面展开,在上面张牙舞爪,飞腾变化,似乎马上就要活过来一般。

随着这些旗帜展开,城墙上也是人影绰绰,闪现出一片刀枪如林。那些骑士从里面蜂拥而出,却都默不作声,然后整整齐齐地排在两旁。吴明心头打了个突,正有点搞不清楚状况之时,又是一阵号角声响,从城门里又奔出几十骑出来,这几十骑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

这些人和刚才的骑士不同,未曾披甲。当先一人白衣飘飘,吴明定睛一看,这人还是老熟人,正是李铁的五子李忠。他身后十几人俱都是随从打扮。不用说,就是他的家丁护卫了。林武打马走到吴明身旁,扫了排在大道两侧的骑士一眼,如临大敌:“大人,这些骑士全部是征北军强弓营的精骑。他们怎么在这里来了?”

征北军,顾名思义,就是驻扎在东汉和北蒙交界处双山关的一支劲旅,非特殊情况,是不得轻易调动的。前段时间,李铁征调了十几个武者到南宁保护林应欢,这次又把强弓营调到京都。那双山关岂不是兵力不足了?小除夕之时,祝淮曾跟自己说,今年北蒙曾有大规模的调兵举动,难道李铁已经和北蒙达成了什么承诺?否则怎么如此大胆,竟敢在如此紧张的局势


状态提示:分道扬镳1 第三十九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