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大明王朝凡是与军旅有关的领域,或是每有战事起,都要实行“监军制”。这本来是一项巩固皇权的措施,不但有效,而且也是必须。
监军制,李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地实行过,可绝大部分都是以文官做为监军。而因为太监在靖难之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自从大明永乐朝开始,皇帝陛下就开始大规模地委派亲信太监,前往各地军镇监军。
从此,大明王朝的“监军制”开始变得臭名昭著起来。
本来一项很好很有效而且不可或缺的措施,之所以变得臭名昭著起来的原因,不是因为太监不堪委任,或是他们滥用权力,而是完全是因为太监分了文官的权。
像巡抚那样属于临时性质一样,大明王朝的监军也属临时派遣性质,而且不止太监有监军的资格,文臣也有此资格。只不过太监监军所占的比例大,而且“名声”也要远远大于文臣,因此“太监监军”这四个字,才似乎成为了固定搭配。因此,每当提到“监军”这两个字的时候,人们的思想意识中,马上反应出的就是“太监监军”。
其实,形成这种状况的最根本原因,完全是因为文臣掌握着历史上的话语权,从这一点上说,毋宁说文臣更为无耻——请看以下事实:
崇祯八年(一六三五年)因朝臣的激烈反对,说监军“多侵克军资,临敌辄拥精兵先遁”,思宗朱由检从善如流,下令撤回了全部监军。可结果如何,没有了监军,没有了太监监军的“多侵克军资,临敌辄拥精兵先遁”的顽疾,那些文臣武将干起“多侵克军资,临敌辄拥精兵先遁”的事情来,更是毫无顾忌、肆无忌惮,大明王朝最终还不是“呼啦啦大厦将倾”……
当然了,前世大明王朝最后的崩溃,说起来与太监监军还是文官监军关系不是很大的,运势使然而已。前面已有过一些分析,在此不再赘言。
事实上,有明一代,太监监军和文臣监军(一般是御史)并列,可以直接向皇帝打小报告。
从永乐年间直到崇祯时期,朝廷都是重用太监,各支军队都派太监监军,在边镇的称为“监视”。
说到底,还是大明王朝的官僚系统出了问题,皇帝陛下听不到真实的情况,底下的官员沆瀣一气,寡廉鲜耻,极尽欺瞒之能事。太监到底是皇帝陛下的近人,相对来说,太监向皇帝陛下汇报的情况,可信程度要远比其他的文臣高的多。前世的崇祯皇帝思宗朱由检,也曾经废除过太监监军,但是旋即又重新恢复,这就不能不说明一些问题。
但是,如今的皇帝陛下虽然明知王朝的官僚体系出现了问题,可也没有毕其功于一役、没有试图轻松解决这个顽疾的想法。
由“监军”改为“参军”,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其内涵却是不啻天壤之别。
以往的监军制,固然是监军人员大权独揽,可很多情况都是地方将领推卸责任的非常好的籍口。
而参军人员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对情报的归纳、汇总和分析,为主将提供充分的信息方面的支持,同时即便是出现了指挥方面的失误,也严禁他们干涉将领的指挥。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杜绝将领们意欲推卸责任的企图,让他们没有顾虑。反正若是打了胜仗自有朝廷的封赏,而若是打了败仗也有朝廷的法度部勒,不容许他们诿过饰非。总之,好也罢,坏也罢,都是由他们自己承担。
虽然不会是那么容易,可这种观念也要一定灌输下去。
只有一种例外,若是出现了投敌叛国之类的恶性事件,参军人员才有权利剥夺将领的指挥权。其实,真要是出现了那种情况,不仅是参军人员,其他任何有关人等都是有权利、有义务阻止投敌叛国现象发生的。只不过唯一的区别是,参军人员的手中,有着大明王朝及皇帝陛下的授权,他们做起来更加的名正言顺而已。
这样一种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方法,还只是皇帝陛下的思路,还没有形成具体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一系列措施。现在由卢象升和何腾蛟率先实行起“参赞军务”,也只是一种尝试,各种办法和措施也都没有定规。皇帝陛下的意思是,通过他们的尝试,总结经验和教训,慢慢形成一套合理、完整的措施之后,再寻机全面推开。
最令皇帝陛下郁闷的是,人才难得,人手奇缺,卢象升和何腾蛟好歹算是“上路”了,可若想再招揽一些,却一时无从措手。
按说我华夏煌煌数千年文明,古代先贤传下了多少的智慧结晶,大明王朝也是人才辈出……只是可惜的是,这些人才,都是直奔八股、科举而去,成千上万的秀才举人心无旁骛,非进士及第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这是“正统”观念,即便是皇帝陛下,也无法遽然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式。他所能做的,就是从一点一滴开始……
————
按照皇帝陛下所授方略,参军何腾蛟辅佐蓟辽总督孙承宗,三日后催动大军出发。
五万名兵士、青壮、辅兵,以及数不清的粮草与军辎,在宁远城及附近的驻扎之地依次起行,出动之后那也是浩浩荡荡的一条巨大的长龙。
出动之后不久,大军就分作了数股,分别奔向事先既定的位置。
这么大的声势,即便明军再怎么屏蔽蒙古人的斥候,也总有泄露行踪的时候。因此,明军从一开始,就干脆毫不掩饰自己的兵锋所向——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