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大哉大明>73.第73章 启动商帆

这个时代的海外贸易,大明输出的货物,主要是以丝绸和瓷器为主。而这两样东西,也大多盛产于南方。解学龙祖籍扬州兴化,族中人脉很是旺盛,其中本有许多从事这两个行业。

但是,整个解家一族,地位最是显赫者,也无非解学龙这个给事中。凭借这个“实力”,在那些贩夫走卒和泥腿子面前是足够威风的,可若想跻身士绅大族,还缺乏其他过硬的“软实力”。

再加上资金方面的问题,以及族中尚未出现一个可以登高一呼的有足够号召力的带头人,因此扬州解家绝大多数都是小规模经营,基本就是南方世家大族的附庸。

这本是一个弱势,可皇帝陛下却认为,解家的潜力也是巨大。他当初选择解学龙为大明王朝商业的开拓者,不能不说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薛文周和解学龙与任大华见面详谈了几次,双方很快达成了一致——由任大华提供资金,二人、或者大明王朝组织人员,负责为其提供足够的货源。

当然了,因为现阶段的条件尚未成熟,大明王朝还不易堂而皇之地参与其中。而在一段时间之内,也不可能独立建立起多么大的作坊,因此出口货源还是从各个小作坊那里收集。

只要手里有了沉甸甸的银子,买东西应该不是难事儿吧。但是,以何种名义去小作坊那里收购货源,的确是个问题。

皇帝陛下雄心壮志,不会甘心局促于小打小闹,他是开一番大场面出来的。因此,为今后宏伟的发展大计考虑,自然不易以某个个人的名义进行。那样有着很多弊端,有着很多窒碍,不利于将来的大场面的铺开。

朝廷的这个招牌倒是过硬,可恐怕不等正式亮相,诋毁弹劾就会纷至沓来。别说要大展宏图了,光是应付朝中的交相弹劾,也会令人精疲力竭。

二人苦思不得其解,只好请示皇帝陛下。

其实皇帝陛下也正在为此事愁思多日,前一天晚上总算是有了一定眉目。所以就是二人不主动求见,散朝后皇帝陛下也会打发人去请二位过来的。

皇帝陛下的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也很直接,就是成立一个货栈。货栈的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做民记货栈。

这个时代的商业,大多是以家族为根本的,因此所用招牌也是以家族姓氏为标记,什么“徐记米铺”、“王记杂货”什么的,满大街都是。

虽然自古至今,民姓没有出过什么名人,可也的确是个姓氏,因此以“民记”做为招牌,也还说的过龙两人起初有些不明所以,大概是皇帝陛下有民姓的故人,用在此处以资纪念吧。而几年之后,二人才算是对这个“民记”招牌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民记货栈只是起步时所用,等实力雄壮买卖扩大之后,还要升级为民记商行。另外随着大明王朝触角的不断延伸,或许还要有“民记钱庄”、“民记粮行”等等名头出现。这些都是皇帝陛下心里在默默盘算,此时却无必要对二人明言。

此外,皇帝陛下还嘱咐薛文周和解学龙二人,暂时不易抛头露面,或可扶持解家子弟以及其他熟悉当地情况和市场行情的专业人士做为掮客,二人可在幕后操纵。

但是,开始即如此谨慎,并非示弱,也不是畏首畏尾,而是要稳扎稳打,先把脚步走扎实了再论其他。

皇帝陛下立即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招来,当面向他交代,要他指示浙江锦衣卫分部,对民记货栈要暗中加以保护,若有必要,京城的锦衣卫也要随程卫护,以确保民记的经营不受意外因素干扰。

紧接着,皇帝陛下还对薛文周和解学龙说道,如若浙江锦衣卫配合不利,二人可向指挥使骆养性据实以告,如若骆养性瞻徇敷衍,那就直接向朕禀告。

“皇上放心,臣就是有一万个胆子,也绝不敢违逆皇上的旨意。”骆养性马上跪地扣头,表明自己的态度。

然后骆养性又对薛文周和解学龙说道,若不是京城的事务繁忙,他都要亲自护送两位大人前往浙江。等二位定好了行程,知会一声,他派一名手下陪同前往,一方面带去自己的指示,另一方面也算是替双方做个引见,便于日后的沟通。

二人连忙谦逊一番,也顺便表达了谢意。大明王朝虽然文贵武贱,可眼下自己毕竟只是个七品,而骆养性不仅高居正三品,而且还是皇帝陛下眼前的红人儿,这是二人无论如何也不敢僭越的。况且此后就等于同为皇帝陛下的马前卒,彼此客气也是应有之意。

至此,薛文周和解学龙二人已经完全明白,皇帝陛下这是不惜动用武力,也要确保民记的发展。换句话说,皇帝陛下“与民争利”的心已经坚不可摧。之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地广而告之,而是只干不说,更是显示了置朝廷衮衮诸公的非议于不顾,一定要成功的决心。

如果此前二人还有那么一点点顾虑的话,此刻已经荡然无存。二人对望了一眼,互相用目光鼓励一番。他们都明白此时自己已无退路,只有戮力向前,为大明王朝开拓出一番“钱景”,也为自己开拓出锦绣前程。

虽然此后的事情,都是薛文周和解学龙二人出面洽谈,再未与那位王爷见面,可任大华已经认定这个王爷不一般,而且也体会到了对方合作的诚意。

任大华此次京城之行,本来只是瞻仰大明的繁华,因此随身携带的银两有数。诸事谈妥之后,任大华就要返回澳门,从船上取了协议


状态提示:73.第73章 启动商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