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仙侠修真>玄明传说>一百二十七章 佛说——因果轮回

佛经万万卷,依经不依论,依法不依人,人天导师,三界内第一位佛是众生共同的本师“释迦牟尼”,亦即汉地民间与显教、藏区密宗共同尊崇的如来佛祖,

他十九岁舍弃皇位,离开皇宫,独自一人去寻找解脱生、老、病、死的修行之路,遍访古印度当时的名师隐士与修行智者,进行艰苦卓绝的修行实践,深入荒郊野外森林或人烟稀少不毛之地,

用三年时间修得“无想定”,即思想完全静止、关闭,整个大脑呈一片空无状态,但他却并未获得解脱与智慧之道

于是他毅然决然“知非即舍”舍弃此修行方法,继续前行寻找,又花了三年时间习成“非想非非想定”,即既不是在想,又不是不想的禅定状态,还是没能发现彻底解脱根本之道。

于是他又舍去此法门,跑到深山老林,每日只吃一枚野果(一说坚果,而非水果),亲身践行“苦行”修持,这样一过六年,饿得皮包骨头,未老先衰,却还是没能如愿,他慨然发出这样的叹息:“苦行非道也!”

最后他跑到恒河边上,瘫倒在地上,接受了牧羊女的牛奶供奉,于菩提树下,发下誓愿“不证菩提,不起此座!”就是说如果还不得道,哪怕死在这里,也不罢休了!

于是佛经上说释迦本师打坐七七四十九天,睹明星而悟道,中间过程描述很多,如头个七天证得什么神通,然后七天又具备什么神通,其实就是他功能全部打开,看透宇宙无量空间世界与生命,终于开悟明白了佛法真理是什么!

然后他老人家又花了七七四十九年,辛辛苦苦在人间讲法说道,教化万民弃恶从善,一点也不比他悟道修行的时间短而且困难。

重温这段故事,其实有人会认为老生常谈,但是现在知道其中真义的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认为全是纸上谈兵,虚无缥缈,也不相信了,这也就是佛所早已预见与所说的末法时代。

其实不管佛经出了多少卷,佛法的根本都是建立在:“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之上的,不承认因果与轮回,就是根本不承认佛法与佛陀,也就是说根本不能皈依,不能修行的!

姜然是林皓然的前世,秦婉是水如烟的前世(然后成了夫妻),秦骁是楚云飞的前世,姜潇是玉无瑕的前世(然后也成了夫妻),

九转灵童男孩是萧啸雨的前世,女孩是江心月的前生,至于江心亭是谁的来世,这个暂且不说,卖个关子,以上种种这就是轮回!

素贞是玄明的一世,而李兆廷后来转世成了建文帝的皇后,这些彼此有缘的人,不论年纪、地域、时间、地位、出身怎么间隔重重,但是最后还是会走到一起来,有恩报恩,有怨偿怨,或为朋友爱人,或作亲人仇人,这就是因果!

且说素贞一行,在秋风清施以道法,将流星赶月马的血脉潜能全部打开激发,于是素贞他们在短短时日内,便赶到了京城,大大缩短了中间路途的颠簸劳顿,真有如天马行空,又好似春风得意马疾蹄,一日观尽长安花一般畅快无阻。

来到繁华京城,六朝古都,令姜然、秦骁都兴奋不已,仿佛乡下人初次进城,看什么都新鲜,玩什么都有劲,吃什么都有味

更别说素贞、秦婉、姜潇三个女孩子,女人天生的一大爱好,便是逛街,这也是天性,有钱也逛,没钱也逛,没钱逛叫穷逛,但穷逛也照样快乐无穷。

大伙找了个不太贵的客栈旅店安顿下来,然后一行结伴出行同游,人生在世,青春年少,志同道合,情投意合,正所谓:莫负韶光好年华,青春作伴惜流年!

他们泛舟于有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两岸,踯躅于仿佛三潭印月的西子湖畔,彼此间孤独无依无靠的心,相互慰藉,情根不由深种,只差心迹未有表明。

却说因众人到得早,月初至京,离科考还有一段时日,大约要等到月末,才能揭晓具体是哪一天开考,于是素贞选了个月中一个吉日,沐浴斋戒七日,打扫干净客栈庭院,

然后净手濯足,静心调息,写下一篇祷告之文,于酉时,户外园中露天,恭敬焚香,诚心实意发愿,心里默诵祭文,诵毕虔诚施礼,将祭文以火化烬,自始自终,素贞都不敢有半点马虎与懈怠,总算没有差错。

是夜,安然入睡无恙,大约睡到夜半子时,忽然听到,室外有人敲门,于是她起身,打开门,一看,只见星辰满天,风清月明,四周无人,一片静寂,但院内停着那匹流星赶月马车,

但是驾车的是一位青衣女婢,看不清面孔,只是依稀面善,似曾相识。

青衣女施礼,道:“素贞姑娘,我家主人请你去饮杯美酒,多年不见,一叙旧情!”

素贞道:“多谢相邀,实感荣幸,只是不知你家主人是何方高人,如何认识我呢?”

青衣女,笑道:“素贞姑娘,休要见外,我家主人昔年曾与你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酒逢知己,相谈甚欢,那时姑娘还亲手将自己的诗文赠给我家主人,我家主人将流星追月马送给你,可曾记得?”

素贞听了,便询问道:“是何诗呢?姐姐可曾记得,念与我听好吗?”

青衣女,檀口轻启,有如天籁之音,念道:

无名无利无世情

心空有乐任富贫

内有祥和常自在

向外求福总不平

素贞听到这首诗,好象朦朦胧胧记得自己是写过,但是努力去想是何时于何地写的,就毫


状态提示:一百二十七章 佛说——因果轮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