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兵力其实只有一千余人的增援部队,来的路上还担心会与攻占报喜城的敌人交手。却没想到,直到报喜城附近,却看到城里一片宁静,根本看不到所谓敌人的影子。
直到派出骑兵抵进侦察,确认城中已经看不到任何敌人,带队来援的沙俄上校,也显得长松了一口气。觉得终于不用担心,在这里拼死阻击对方了。
大军进城,顺利接管报喜城的上校。还没来的及高兴,便听到军营方面传来的爆炸声。刚刚觉得能松口气的百姓,听到爆炸声自然又吓的不行。
可这场军营里的爆炸,只是掀开了爆炸的一个开头。总督府、船厂以及城里,一些重要的设施,都响起了剧烈的爆炸声,把进城的沙俄官兵同样吓的草木皆兵。
看着那些重要的军事设施,还有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全部在爆炸之下成为废墟。带队的上校,也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明白这是安民军有意布置的陷阱。
好在报喜城总算平安回到了他们的手里,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若是报喜城被夺,只怕远在帝都的那位沙皇,也会大发雷霆吧!
可这位上校所不知的是,当刘兴华甚至回到瑗珲之后。再次发表通电,向全世界宣布此次战果。同时宣布,解救在海兰泡生活的几千大清遗民。
这则电报,无疑又在沙皇的脸上,狠狠的甩了一巴掌。尤其在通电中,刘兴华明确表示,安民军不承认,清廷跟沙俄签定的瑗珲条约。
若下次有实力,他必定带兵收复,那些被割让给沙俄的国土。这样霸气的宣言,让许久没听到安民军有什么动静的全国百姓,无疑再次想起这位真正的英雄来。
相比之下,清廷的处境无疑非常尴尬。那怕他们宣布。为了整顿军务,开始在各省组建新军,采用洋人练兵之法强军,却根本没多少百姓买帐。
在很多百姓看来。光有嘴皮子功夫没用。朝廷若真想振奋民心,那就跟洋鬼子好好打一仗。最不济,趁次机会收复东三省,总归也比隔岸观火来的强啊!
发完通电的刘兴华,也清楚远在京城的那些王公贵族。只怕会对他恨的牙痒痒。毕竟,不承认这些签定的条约,也变相的骂他们无能,守不住老祖宗打下地彊土。
看到安民军展现出来的实力,同样在紧锣密鼓商量对策的岛国方面,也在讨论要不要向安民军出售那些机械设备。有人同意,自然就会有人反对。
同意的人,给出的理由是,他们不卖其它洋人一样会卖。虽然这些机械设备,对清国人而言是很先进的机器。可对岛国还有其它国家而言。这些机器都不算先进。
既然能从安民军手里赚笔钱,又能拉拢到这支实力强大,在武器研制上还非常领先的清朝反抗军。对于岛国而言,无疑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可在反对者看来,若是安民军借助这些机械设备,打造出一个工业系统来。随着安民军的实力扩张,谁敢说这支军队,将来不会成为他们岛国的对手呢?
有资格讨论这件事情的岛国大臣们,心里都非常清楚。那块富饶之地,他们曾经视为天朝上国的泱泱大国。他们可是一直很贪婪的,希望将来有一天能真正占领那块国土。
如果把这些设备卖给安民军,将来不是给他们增加侵略清朝的阻力吗?所以,他们是反对者。觉得让沙俄跟安民军两败俱伤,才是岛国最佳的选择。
总之,这样的争执一天不解决,那些机械设备就不可能运到清朝来。而大战开启的刘兴华,也没太关注这件事情。毕竟,现在是小鬼子想拉拢他呢!
结束报喜城之战。沙俄人终于明白。现在的安民军,已经拥有越境打击他们的能力。这意味着,不能光想着包围安民军,他们还需要部队守住那些与安民军接壤的地盘。
不得不,再次抽调重兵,守住那些与安民军接壤的边境城市。其它赶往黑省增援的部队,也不断快速集结当中,等待着大雪消融之后的第二次围剿战。
在沙俄不象前次那样冒进,相反稳打稳扎开始拉紧战线之时。刘兴华扩充起来的部队,除了一部分保留在后方阵地,提防沙俄的偷袭之外,其余重兵一样云集前线。
这段时间生产出来的枪支弹药,也开始陆续往前线输送。相比前次刘兴华在开战前,带领一支部队渗透出去,将沙俄的后方搅的一片混乱。
如今潜进根据地的队伍,只有一支扩大的雪狼特战队。他们要做的,还是跟以往一样。在开战前,想尽一切办法,破坏沙俄的运输补给线。
重重大军包围之下,再想渗透出一支上千人的部队,自然不是那么容易。可分成几个小队的雪狼特战队,想突破这些沙俄人设制的包围圈,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那怕如今沙俄,已经宣布大战期间,所有军事重城都实施最严格的盘查政策,晚上还全面执行宵禁条例,希望将被偷袭的机率降到最低。
可整个镇,一样是雪狼活动的天下。在那些情报站的帮助下,雪狼特战队员,也开始蛰伏起来,坐等刘兴华发来的作战命令。
一直关注黑省局势的各国,还有清朝百姓。得知这次沙俄,抽调了近二十万大军,集结于漠北地区。也能感觉到,这二十万兵力是什么概念啊!
看这情形,沙俄是铁了心要剿灭掉安民军。那么这次,安民军能否打败沙俄的进攻,重新取得战斗的最终胜利吗?
面对这种情况,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