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科幻未来>回到过去当术士>第三百五十八章 曼谷大皇宫,三宝玉佛寺!

印度教徒相信菩提树凝聚着各种美德,它有能力使人实现愿望和解脱罪责。许多印度教妇女认为,经常向菩提树祈祷,定期给菩提树浇水,并且围绕着菩提树行走可以得到保佑生出好孩子,尤其是儿子。这是因为这样做会使居住在树上的神灵们高兴,便恩赐这些愿望得到结果。为了实现愿望,还有一种习惯就是围着树干绕线绳,当看到菩提树干上缠绕着一圈圈的线绳时,就知道这是信徒们祈祷的结果。据说在星期六给树根浇上一点点油,然后在旁边点上一盏油灯,有利于摆脱各种困境。缠绕线绳祈祷。

修行的人要保证在寺庙的范围内至少有一棵菩提树。他们认为,在日出之前,贫困的阴影笼罩着菩提树,但在日出之后,就由拉克希米女神接管了。因此,在日出前是禁止对菩提树祈祷的。在他们的眼里,砍伐或毁坏菩提树就等同于谋杀了一个婆罗门。”

“印度人虽然以菩提树为国树,但是在我的心中,印度早不是佛法宗国,佛教起源于印度,发扬于中国,现在中国才是佛法第一大国!”

导游有些兴奋的说道。

“两位能够生在天朝上国,真是了不得的机缘!”

王钟的嘴角不由的挂上一丝苦笑,天朝上国!

这个词现在很少听到了,就算听到也是自嘲的居多!近代的战争让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

不过和经济落后的泰国比起来,现代的中国也的确算的上天朝上国!

“中国没有菩提树么?”

玛丽仔细的观看之后,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个!”

导游听到玛丽的问题,陡然一顿,思考一会之后也没有任何头绪,最后没有办法他用泰语和黄衣法师交流起来。

王钟等人虽然不懂泰语,但是明显能够感到法师也是一愣,思索半天之后,他用泰语和导游说了一些内容。

导游的眼睛越来越亮,显然。他已经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

“据考证与考察,中国原来并没有菩提树,它最初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被引进的。据史籍记载,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僧人智药三藏大师从天竺国(印度)带回菩提树,并亲手种植于羊城王园寺(后来该寺改名为光孝寺)。从那以后,中国才开始有了菩提树,并在南方各省区寺庙中广为传播。羊城海幛寺还有3株300多年树龄的古菩提树。

刚才师傅说,中国还有一棵悟道菩提树枝条培育而成的菩提树。中泰佛学交流的时候,他曾经有幸膜拜过!”

导游一脸兴奋的说道。

“悟道菩提树的树枝!”

王钟和玛丽有些震惊的看着导游。悟道菩提树指的是,为佛祖释迦摩尼遮风挡雨的那一棵菩提树,在佛界有着特殊的地位,现在每年还有大量的僧侣到印度去朝拜!

“中国怎么可能有悟道菩提树树枝!”

王钟有些诧异的说道,王钟虽然不是佛教徒,对菩提树更没有多大的信仰,但是悟道菩提树因为特殊的来历,是一个非常珍贵的炼器材料,如果以悟道菩提树枝丫为材料。结合道家的炼器法门,不难锻炼出法器,道器!

在普陀山供有几片悟道菩提树的叶子被常年供奉,那几片叶子是普陀山的镇山佛宝,非重大节日是不允许信徒顶礼朝拜的,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悟道菩提树的树枝其珍贵程度更在菩提树叶之上,不由的王钟不感到惊疑。

“是的!中国本来是没有悟道菩提树的!”

导游肯定的说道。

“但是大师说1954年,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来华访问,带来一株从这棵树上取下的枝条培育成的小树苗,以示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都十分重视。精心养护,使之生长茁壮,枝叶茂盛。每当国内外高僧前来时,植物园的这棵菩提树就会被请出来。接受高僧们的顶礼朝拜。“文。革” 动乱期间,植物园被冠以“封资修”、“花花草草”等罪名,建制撤销,人员流散,这棵菩提树也被迫离开植物园,流离失所。值得庆幸的是。有心人悄悄地把它藏起来,并用心管理,使之大难不死。十年浩。劫之后,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四处寻找这棵菩提树,先后访问了几十个园林单位,几经周折,才最终把它找回来。经过植物园职工的精心养护,这棵菩提树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原来是这样!”

王钟有些了然的点点头。

“不过中国菩提树最多的地方还是在西双!傣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对菩提树十分敬重、虔诚,几乎每个村寨和寺庙的附近都栽种了许多菩提树。如果谁家人口不安宁,猪瘟鸡死,五谷歉收,也要在村寨和寺庙附近栽种一些菩提树,乞求佛祖的保佑。每到佛节,善男信女们就在大菩提树干上拴线,献贡品,顶礼膜拜。傣家人什么树都可以砍伐,但菩提树却是千万千万不能砍伐的,即使是菩提树的枯枝落叶也不能当柴烧,砍伐菩提树就是对佛的不敬,就是罪过。解放前,傣族封建领主制定的法律里就有这么一条:“砍伐菩提树,子女罚作寺奴”。在傣家人的文学艺术里,菩提树则是神圣、吉祥和高尚的象征。在举行婚礼时,歌手总会唱道:“今天是菩提升天的日子”。在情歌里,少女们则会对心爱的男友唱道:“你是高大的菩提树”或“你象枝叶繁茂的菩提树”等。此外,在傣家人的谚语里,还有“不要抛弃父母,不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八章 曼谷大皇宫,三宝玉佛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