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读完祝小兔的这本书,已经是秋天了,下过几场雨之后,早晨就有了一丝寒意,哆哆嗦嗦关掉空调,揉揉被吹得冰凉的膝盖,拉开窗帘,原来下了整整一夜的雨,有些时候,我们会忽略自己身边的某些细节,那些来自大自然的变化,和周围人事的变故,都会被埋头赶路的我们一一略过,而当某一个时间点时,我们会惊觉,这一个夏天,夏天里存在过的人事,就这么过去了。作为80后的一代,我们似乎真的到了一个略显尴尬的年纪,都不再那么青春飞扬,但也没有老到忆苦思甜,生活的压力开始完全压在头上,各种现实的条件束缚住了自我,内心的想法和对现实的妥协,造成了太多80后矛盾的心理,同样,我也不例外。我们虽然日益成熟,但还没有到完全依靠自己的地步,我们都想要往前赶路,却猛然间察觉前路依然漫长,我们会在很多时候感觉到迷茫,但又无法摆脱,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处境下,时间依然会流逝,来不及思量其他,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很多时候,我们像是麻木的,只有娱乐八卦、重磅新闻才能刺激到自己的情感神经,除此之外,我们和自己身边的人类似,有时过分消极,有时盲目自信,有时怀疑一切,有时笃定不疑,这样子的自己,你喜欢么?我这是第二遍读小兔的这本书,第一遍时觉得温暖、感动、亲切。读第二遍却有了更加深层次的含义,源于我以上的那些想法,源于我对自我的不喜欢,也源于我对整个世界的观察和认知,人总是在成长当中不断地看到新的事物,认知新的思维,而有些人——比如和我一样的人——也会经过某些作品,反观自己来时的道路,和内心。从内心而谈,首先我觉得这是一本有意思的梦幻的书,书中的很多人很多事,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那样的生活感觉离着我很远,远到我只能在书中才能够看到,不管是职业的差别,还是交际圈的差别,还是我根本没有想过去书中的类型人物去接近和成为朋友,我都觉得,单从这一点而言,这本书给了一个非常好的阅读体验。其次,书中处处充满了意境,我不能说是诗意的生活,因为毕竟小兔写的依然是芸芸众生,没有一个人归隐山林或者不食烟火,那些人就如同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你我一样,他们也会有烦恼,也会有自己的纠结和选择,但是在书中的文字下,他们活得依然潇洒,并且笃定自己的信念,这种意境之美,让我觉得他们的人生也是美丽的旅行。另外,我觉得这本书是精致的,我不知道是刻意为之,还是作者的生活态度使然,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无论从文笔到图片,处处透露着精致二字,反复去推敲书中的文字,或者认真去看那些配图,几乎找不出什么破绽,也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那个词语就在那里,你替换了其他看似更加唯美的话,就会觉得假惺惺,甚至破坏了整体的感觉。所以,在我第二遍的阅读中,我认真揣摩了作者的那些文字和她笔下诉说的故事和情感,我更加愿意相信,小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用力去排解生活带来的各种难题,然后用无形的招式去化解了忧愁,从而变成了今天这般模样,如果说文如其人的话,通过这本书,我进一步了解了作者。我和小兔不太熟悉,曾经在**相互关注,后来豆瓣她推荐过我的的书评,又因为我更换**而发私信,这才添加了**简单聊过几句。我潜水到她的朋友圈,大致浏览了她平日的生活点滴记录,我觉得,时光不老,我们不散,这个书名,实在贴切她本人。让我着重谈谈书中的故事和内容,首先说书名,我最开始觉得这个书名有些跟风畅销书套路,想来也是经过了一番考量,但让人欣慰的是,书名不管是处于如何的考虑,都和文风与作者性格相得益彰,也是一件幸事,见多了书名好但内容差强人意的书籍,这样的统一实在让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分上了几个档次。而书中的那些故事,写得格外温暖且接地气,虽然作者用了一种非常文艺的写法,但我却始终觉得文艺只是手段,最终呈现出来的,依然是生活在我们身边普通人的故事,那就像是我们整日说的生活论,你如何生活,取决于你的态度,你如何看待别人,也取决于你的心怀,或许小兔就是一个很温暖且文艺的人,所以她笔下的那些故事,都充斥着这种乍一看不真实,但却越来越清晰的生活状态。也许,书中的那些人,每一个都有一点作者的影子,文字像是一个个的精灵,萦绕在心头,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充满着小小的欣喜和感动,那股力量不大,不是震撼,而是如细水长流一般,就那么在内心中,和被自己掩埋的往日情愫丝丝相扣,一点点将他们拉扯出来,这样的深藏不漏,却能够引导读者的文字,我觉得非常可贵。在书中,作者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她并不是羡慕那些人的生活,而是感怀于那些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宁静致远,是一份非常细腻的处事法则。她或许正在朝着那种方向努力,也或许她也是这样的人,但她能够将这些的态度写在书里与人分享,是出于她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追求,在这样一个无信仰的大时代下,能够顺应自己的内心,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人,已经非常少见,而我,也非常愿意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向他们学习。谈了这么多,我觉得意犹未尽,在我看来,这样的一本书,不会成为什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