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瓦药业在乌克兰可以说是一个历史颇为悠久的制药公司,它的前身是1946年由莫斯科波德里普吉疗养院出资建立的医疗器械生产厂,后来到1958年被苏联卫生部接收,改名为“红旗青年制药厂”,厂址也从莫斯科迁到了波尔多瓦。到1991年苏联解体期间,这家制药厂先是归了俄罗斯卫生与医药工业部,但仅短短一年之后,便归属了乌克兰,只是由俄罗斯方面出资回购其股份,也就是说,其资产归属乌克兰,但经营权仍旧在俄罗斯手里。
不过怎么说,磕磕绊绊走了将近一个世纪,这个老牌的制药企业现在经营还算不错,它的优势产品就是肝素钠原料药,如果不是收到俄乌关系的影响,这家企业铁定还能继续优哉游哉的生存下去——这也是波尔多瓦药业现今管理层的共识。
说实话,在韩冲看来,这家老企业虽然目前还能存活,而且效益也不错,但受制于老旧的管理体制与乌克兰复杂的国内形势,这家厂即便没有他的觊觎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看看这个医药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起一套符合时宜的现代化管理体系,除了企业自身的经理、厂长之外,克列缅丘克市政厅、波尔多瓦州国有资产基金、乌克兰国有资产基金竟然都在这里派驻着代表,而且这些代表大都挂着一个副总经理的头衔。
目前,领导着这个老旧企业的真正经历是一个俄罗斯族人,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几个州就是俄罗斯人聚集地,俄罗斯族人虽然不见得占到多数,但也为数不少。
这个真正的总经理显然在药厂的高层中没什么地位,因为都没人正儿八经的介绍他,以至于韩冲只知道这家伙叫马特维,连他的全名是什么都不知道。
韩冲与企业管理层的会面地点被安排在药业集团的大会议室,在见面会正式召开之前,身为克列缅丘克市市长的奥列格,先与四五个副厂长,也就是方方面面派驻在厂里的代表们开了一个闭门磋商会,估计是要商讨一下后续的谈判问题。
这个会韩冲未能参加,奇怪的是,身为总经理的马特维竟然也没有获得与会的许可,他只能在大会议室里陪着韩冲一行人相面。
相面?没错,就是相面,而且是气氛尴尬的相面。年过半百,身材魁梧,还留着一脸络腮胡子的马特维显然对韩冲他们这些来自美国的客人很不待见,从见面到现在,这家伙就没张过嘴,甚至都没正眼看过韩冲。
这处大会议室原来应该是库房之类地方,面积大的有点惊人,俨然像个小礼堂,只是内里陈设简单,除了摆放在正中央的那张长条桌和一些陈旧的椅子之外,就再没有别的任何东西了。
韩冲、苏玛以及他们带来的两名助手坐在长条桌的左侧,而马特维则一个人坐在长条桌的右侧。
苏玛带来的那名助手是第一次来乌克兰,他显然对波尔多瓦药业几名副经理开会却把总经理排斥在外的作法很不理解,因此,他拿着便笺本在上面写了一行字,递过去让苏玛看。
苏玛拿着本子看了一看,没做任何反应,而是直接将本子转手给了韩冲。韩冲接过本子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慕尼黑协定是否合法?”
没想到这个小助手还挺风趣,韩冲笑了笑,很明显,助手这一个问题里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对方将企业总经理排斥在外的作法很像是历史上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时的景象,而第二层意思,则是在问若是奥列格他们真的鼓捣出一份协议来,自己这一方是否应该给与承认,将来又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看着本子笑了笑,韩冲拿过笔,在那一行字下面写了几个单词:“捷克认命了。”然后又把本子还给了苏玛。
苏玛看了本子上韩冲的回复,紧紧抿着的嘴唇微微一弯,也不说是给她的助手看看,就那么随手一扣,将本子反扣在桌面上,而后将她的ipad递了过来。
韩冲拿过ipad,看到上面显示的是一封刚刚接收到的电子邮件,邮件的附件是一个word文档,这会文档已经打开了,里面显示的内容是两个谈判方案。
方案一:高盛出资3.2亿美元,对波尔多瓦药业持股47,剩余股份由克列缅丘克市、波尔多瓦州国有资产基金以及乌克兰国有资产基金共同持有。投资持股完成之后,重组的波尔多瓦药业解聘雇员不得超过原有雇员总数的5,且解聘雇员必须支付三个月薪水,薪资水平按雇员在职期间的薪资水平结算。
方案二:高盛向“乌克兰民主建设基金会”一次性支付捐赠资金3000万美元,此前,由高盛提出的投资方案将获得通过。
韩冲瞅瞅文档最下面的署名,发现是杰克和谢洛夫两人的名字,这是此前苏玛安排去与乌克兰国有资产基金联络的两名负责人。
毫无疑问,两人的活动出了成绩,那第一个方案是乌克兰国有资产基金提出来的,是个烟雾弹,这个方案制定出来就是为了被否决掉的。而第二个方案才是真正的重头戏,不用问,那3000万捐给什么什么基金会的捐赠款,实际上就是贿金,只要这边舍得给这笔钱,此前韩冲提出来的方案就能获得通过。
说真的,此前韩冲也知道乌克兰目前的**问题很严重,但他还真没想到竟然严重到了这种地步,那些身居高位的家伙,竟然已经索贿索到了明码标价的地步了。
“稳妥吗?”韩冲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