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李氏送走后。
高继冲说的第一句话是:“晋王身体恐怕撑不了多久了。老太太可能有预感,只是大家现在都瞒着她。”
符彦卿叹了口气,没说话。
“晋王还有一个女儿活着,在大同府,我们正在想办法把她弄出来,这很难,不过如果晋王不是因为这个女儿,恐怕很快就不行了。原本身体就垮了,连续两次重伤,根基坏了。”
“需要某帮什么忙?”符彦卿直接问。
“晋王一心作战,内政不修。投奔辽阳的文臣不少,可是晋王不闻不问,一旦晋王出事,结果很难预料。而我主要的力量在水军,现在只保有一个苏州。辽阳一旦崩解,聚集在哪里的汉民就将再次遭到涂炭。”
“小王爷为什么不去接下?”符彦卿奇怪了。
“张昭先生,吴夏先生都说我还小,还需要学习,所以难以担当大任。苏州也都是以学校为主,蒙学,医学,农学等等,目前我只能做到自保。辽阳需要有一位能够协领文武官员的人。想要让皇上放心,就只能从京师派人过来。晋王那里,我想他会听老太太的。”
符彦卿暗暗吸了一口冷气。这个人可不好找,一个闪失就会死无葬生之地。聚集在辽阳的人一定是视大汉为仇敌,不然他们早就投奔大汉了。
“小王爷可有人选?”
“辽阳,守成即可,毕竟兵力太弱。如果不是您和王峻大人守在河北,郭公居中协调。还有高行周大人,折老大人兵威赫赫。辽阳恐怕转瞬既成齑粉。就算是这样,如果不联合高丽,分化女真。辽阳也是保不住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郭公是一个。”
符彦卿心里有些不舒服,因为自己好歹也是一方诸侯,自信是有的。他以为高继冲就算是客气一下,也会提到自己。没想到直接跑到郭威那里去了。
不过想想确实是这样。打仗自己在行,但是合纵连横,他怎么会有这个耐心。
“郭公离开中原,恐怕辽军马上就要攻打辽阳。”
“另一个人就是冯道冯太师。其它人声望不够。镇不住那些人。”
符彦卿叹了口气:“如果晋王活着,无论是谁,恐怕都是不行。”
登州,郭允明登上的传说中的仙舟。他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但是现在不得不收起骄傲之心。安守忠丁忧。刘承祐已经任慕容彦超的泰宁节度使,接替安守忠。
同时任命了一批节度使。其中比较特别的是举族入京的折从阮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
河中李守贞叛乱,有人告开国侯王饶暗中与他勾结,李守贞叛乱被平息,众人都以为王饶必定要被贬为冗散闲官;但待到进京入朝,在郭威的支持下,竟升任为护国节度使。众人惊骇,但是这也表达了郭威既往不咎的意思。
再说了节度使的权利现在正在受到限制,慢慢想以前太守的职权靠近,郭威能够在此时收买人心。何乐而不为?
而郭允明等人就愈加忧惧。
因为契丹几次入侵,横行河北,各藩镇都是自守,没有进行阻击作战的,所以朝中达成建议以郭威镇守邺都,统领诸将以防御契丹。一般的情况,在外统军的大将是不能再担任朝中职务的,但是史弘肇认为郭威的枢密使职位不能撤,应该兼任。苏逢吉认为过去没有先例。
几番争论,刘承祐还是听从了史弘肇的建议。史弘肇埋怨苏逢吉太迂腐。苏逢吉说:“从来都是朝中大臣管理外面的大将,这是正确的。现在在外的大将反过来管理朝廷,这可以吗?”
于是以郭威为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枢密使如故。下诏河北。兵甲钱谷,但见郭威文书都必须执行。
完了朝中权贵都到窦贞固家里饮酒,史弘肇举大觞给郭威敬酒说:“昨日廷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异议!今日为弟饮之。”
苏逢吉、杨邠也举觞说:“都是为了国家的事,何足介意!”。
弘肇就开了地图炮说:‘安定国家,不在长枪大剑。难道是在你们这些拿毛笔的?”
王章反驳道:“没有我们这些拿毛笔的,国家的财赋是从哪里来的?”
席间因为有郭威调解,所以只是争执一下而已。但是郭威是要到邺都去的。现在刘承祐十分尴尬,没有郭威,这些文武官员不知道怎么来让他们做事。而依靠郭威,郭威的权势和威望越来越大。
高保融与郭荣又是最后封的。高保融为荆襄留守,武卫军节度使,郭荣为武卫军都指挥使。
五月初三,郭威辞别出行,他还是想调解刘承祐和太后以及群臣的关系,他向隐帝进言说:“太后随从先帝很久了,经历许多天下大事,陛下年纪还轻,有大事应当接受太后教导再行动。陛下应该亲近忠诚正直的君子,远离谄谀邪恶的小人,善恶的界线,应当仔细分清楚。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都是先帝的元老旧臣,尽忠报国,希望陛下放心任用他们,必定不会坏事失误。至于边疆征战之事,臣下愿竭尽绵薄之力,或许可以不辜负陛下的委托。”
刘承祐不知道是不是为郭威的忠诚感动了,居然答应了下来。远离小人,难道不是说的李业和自己。郭威利用权利把自己放在登州,说是处理安审琦善后事宜,其实就是不让自己向皇帝进言啊。
李业是什么人,是太后的弟弟。郭威把李业没办法,杀郭允明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郭允明不怕吗,怕得要死。
当然现在郭允明说话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