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玄幻奇幻>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二百五十五章 :有其君必有其臣

高宗皇帝的那封情真意切、哀祈曲尽的《致金国元帅乞哀书》,足足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送到金国大元帅完颜粘罕的手中。[]

完颜粘罕上次全力进攻扬州城,但被小皇帝逃脱;无奈之下,只好班师回朝,暂时退到黄河流域屯田去了。

说实在话,南方的那种潮湿闷热的天气,纵横交错的河道,以及那些形如沼泽的水田,都使到来自北方的金兵非常的不适应,甚至感到是种痛苦的煎熬。

可以说,没有高宗皇帝的那封《乞哀书》,完颜粘罕不一定会再下江南。

但是,有了高宗小皇帝的《乞哀书》,特别是其中那些自爆其短的陈述,反而极大地勾引起金人的贪欲。

原来宋朝的部队都已经打光了,连一支成形的部队都没有,要攻取江南竟然是这么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情。

既然那么容易,自己亲自动手来抢,岂非更加痛快?

结果是,在建炎三年的秋冬交替之际,金兵重整旗鼓,再次集结大军,对建炎小朝廷发动了新一轮的冬季进攻。

这一次高宗皇帝真的是自讨苦吃,求仁得仁了。( 800)

.......................................

从历史上看,北方攻打南方有两条路径。

第一条路径:先占领长江中上游所在的川、陕地区,然后乘坐大船,从上游顺势扬帆直下。当年三国时期的曹操打吴国时用的就是这条路径。

第二条路径:依靠优势兵力。横渡淮河与长江。直接挥军南下。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汉和南唐走的路径。

现在金国欺负建炎小朝廷无人。所以兵分两路,沿着这两条古代的路径出发,矛头直接指向高宗小皇帝。

这次负责东面进攻路线的就是我们的四太子完颜兀术。

与以往几次入寇不同,完颜兀术这一次并不着急进攻,而是先在长江的北岸收服了多股盗贼--比如王善、李成、张用、等等;再由众多汉人组成了“签军”,组成联合部队,发兵南下。

面对着金国主力骑兵的逼迫,这些盗贼也是身不由己。只能低下自己的头颅,委身于外族人。

当初被宗泽所感召的百万绿林大军之中,有三十万被没角牛杨进带走,退守鸣皋山;其余七十万大军,也因为杜充的缘故,跟随大枪王善离开汴京。

王善所带走的兵马,有一部分散失掉,另外一部分由王善、张用和李成分别统领,想不到如今尽归金兵的营帐之中。

群盗的集体投金,进一步拉大了金宋两朝的军事力量对比;一时间。金兵的气焰滔天,大有把南宋朝一口吞下的气势。

这些本来可以为我所用的力量。竟然成了敌军的炮灰,白白浪费了老帅宗泽的一番心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中记载道:先是王善自淮宁分军由宿、亳而南,无驻兵之地,遂犯庐州,闻金人至,乃移屯于巢县,既又以其众降。

..............................

要成功扼守长江必须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守江必须守淮:单单死守长江是非常被动的,必须是先护淮河,把淮河与长江联动把守,相互呼应,方能确保安全。

第二:要守护江淮,一定要沿江沿河布下水军,等敌人过江河的时候,半渡而击,就能够事半功倍,稳如泰山。

所以,早在两年前,李纲初登相位的时候,就提出高宗皇帝提出,要在淮河与长江上分别安置水军,确保朝廷后院的安全

可惜的是,这个安排在李纲被贬后就不了了之。

如今在建康主事治兵的是建炎小朝廷的军事第一人:杜充杜大人。

那杜充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防守江淮。

《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道:“(充)以残杀为政,斩人无虚日”

简单说来,杜充的防守策略就是在家里玩杀人游戏,对于长江和淮河的防守,才懒得管它呢,就任天由命!

果真是“有其君必有其臣”,杜充现在的行径,和年初高宗小皇帝在杭州是的做法几乎是一模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高宗皇帝在行宫中玩的是在众多妃嫔身上播种;而杜充大人玩的是在自己的府上杀人,而且从不间断。

天呐,这君臣两人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杜充的所作所为,终于有人忍不住要发作了,这个人就是岳飞。

岳飞径直闯进杜充的府邸,一脚踢开寝室的房门,对杜充大声斥喝道:

“敌人已经逼近淮南,窥视长江,大战一触即发,你每天只管躲在家里,闭门不出,算是什么回事?你必须赶快出去,抓紧备战,否则金陵失手,你和朝廷都会变得岌岌可危了。我的武功再高,也是于事无补的。”

《鄂王行实编年》中有以下的记载:

冬十一月,金人大举兵,与李成共寇乌江县。充闭门不出,诸将屡请,不答。先臣叩寝阁,谏之曰:“勍虏大敌,近在淮南,睥睨长江,包藏不浅。卧薪之势,莫甚于此时,而相公乃终日宴居,不省兵事。万一敌人窥吾之怠,而举兵乘之,相公既不躬共事,能保诸将之用命乎?诸将既不用命,金陵失守,相公能复高枕于此乎?虽飞以孤军效命,亦无补于国家矣!”

......

算起来,这已经是岳飞第二次当面指责杜充了。

以下犯上,咆哮长官。

要是换了其他人,早就被拖出去按军法处理了。但是这话出自岳飞


状态提示:二百五十五章 :有其君必有其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