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三月十五日,南京。
寅时,绝大部分的人都在熟睡之中,起床的也就是那些在官府之中做事情的品阶较高的官员,南京的情况有些特殊,六部、都察院等官府的官吏,大都是住在外面的,但府州县衙门就不一样了,官吏基本都是住宿在官衙。
大批的郑家军将士,朝着南京西直大街冲去。
西直大街可谓是南京读书人聚集的地方,应天府、上元县的府学和县学全部都在这里,一些士大夫兴办的培养自家子弟的学堂也大都集中在这一片,东林书院分院,以及复社和应社所谓的集合地点,也在这一片。
负责指挥此次行动的是郑家军的参将王小二,背后筹谋真正做决定的是徐望华。
三千将士,围东林书院南京分院,负责捉拿钱谦益、瞿式耜等最为主要的围复社的聚会围应社的聚会地点,还有一路负责抓获分散在南京各地的东林党人的骨干。
徐望华亲自负责指挥捣毁东林书院南京分院的行动,王小二则是带领精锐的斥候,负责捉拿分散在南京各地的东林党人的骨干。
寅时到了,王小二看着身边的徐望华。
徐望华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轻轻的开口了。
“行动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允许走漏一个东林党人的骨干。”
东林书院南京分院。
一千将士猛扑过去,五十人守住了各个进口和出口,两百人搭起了云梯,迅速爬上墙,翻墙进入到书院里面。
已经有学子醒来,正在书院里面散步,也有的借着微弱的光线看书。
这些学子万万想不到祸从天降,看着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军士,他们目瞪口呆,身体颤抖。根本说不出话来。
郑家军的将士倒也客气,没有对这些读书人动粗,只是命令他们到学堂里面集中,一些军士负责押送这些读书人到学堂去。当然若是有人高声的抗议,或者是动手动脚,那也是要吃一些苦头的,拳脚算是轻松的,弄的不好就是棍棒上身。
眼看着个别嚣张的学子吃亏了。其余的倒也是自觉,默默朝着学堂的方向走去。
分院一共有三百多学子,还有近两百人分布在南京各地。
不到半个时辰,所有人都被集中到学堂里面了。
钱谦益、瞿式耜、陈于泰悉数都在其中。
钱谦益脸色通红,不停的大声抗议,真的是翻天了,军士居然敢碰有功名的读书人,岂不是不想活了,可惜他的抗议没有丝毫的作用。
得知冲进来的是郑家军将士之后,钱谦益、瞿式耜和陈于泰等人迅速沉默。脸色变得苍白,他们很清楚,这场行动的背后,就是太子太保、右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郑勋睿。
钱谦益等人已经做好了发难的准备,今日是春课的最后一日,他们即将走上大街,开始宣扬郑勋睿的罪恶,同时联名弹劾郑勋睿,这场以郑勋睿谋反为缘由的弹劾与宣传,就是想着置郑勋睿于死地。
钱谦益很清楚。一旦东林学子开始发难,引发了诸多士大夫的支持,郑勋睿就不敢明目张胆的动手,到了那个时候想要动手。郑勋睿将陷入到巨大的被动之中,东林书院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可惜郑勋睿居然先动手了。
徐望华进入到了学堂里面。
钱谦益等人看见徐望华之后,脸色再次发生变化。
徐望华的脸上带着冷笑,看着钱谦益等人,不紧不慢的开口了。
“开始点名吧。凡是点名之人,全部站到右边去,没有点到名的人,站在原地不动。”
钱谦益等人的名字被依次点出来,接着有军士将他们押到了右边。
中间一条线泾渭分明,很多人的神情都是紧张的,看看自己是不是被点名,他们很清楚,被点名和不被点名,区别一定是巨大的。
大半个时辰之后,点名结束了。
徐望华看着众人,再次开口了。
“东林党人结党营私、蔑视皇权、利益至上,太子太保、右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郑大人已经准备启奏皇上和朝廷,予以严惩,今日没有被点名之人,此刻就表态,你们若是一心维护东林党之利益,愿意为东林党辩解,认为郑大人冤枉了你们,那就站到右边去,你们若是迷途知返,洗心革面,日后好好读书,争取报效朝廷,那就表明自身的态度,如何的选择,都在你们自身,我给你们半刻钟的时间,若是有不愿意表态之人,那就视同维护东林党人之利益,押解到右边去。”
徐望华刚刚说完,甚至没有来得及开始布置,马上就有人站出来表态了,其速度之快,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没有被点名的诸多学员,甚至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纷纷开始表态,愿意洗心革面,不再参与到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的任何活动之中,自觉抵制,今后好好的读书,报效朝廷,甚至有学员不顾钱谦益和瞿式耜等人在场,开始抨击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表示一定要揭发东林书院之罪恶,当然这些话语都有专人记录,一旦表态的学员签字之后,就可以离开了。
就连被点名到右边的一些学员,也开始表态了。
看着这一幕,徐望华感叹郑勋睿料事如神,郑勋睿早就预料到了,东林书院的读书人之中,真正有骨气的不多,包括钱谦益等人,都没有什么骨气,一旦面临表态的情形,大部分人不假思索就会表态,表示与东林党、复社和应社脱离一切的关系。
钱谦益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