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盛世巨星>086【正面报道】

李飞是个普通的大四学生,读的新闻专业。大三放暑假的时候,他就通过自荐得到了《钱塘晚报》的实习机会,一直到开学还留在报社。

跟着个老记者跑来跑去,李飞这两个月也写了几十篇新闻稿,不过都是些鸡毛蒜皮的文章,并没有引起任何的关注。想要毕业后留在报社任职,李飞必须得有所作为才行,他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搞一个大新闻。

某天早上,李飞看到叶诚唱片销量破万的新闻,突然灵光一闪:叶诚也是浙省人,我为什么不去他老家采访一下?

叶诚自从上电视成名后,浙省本地的报纸也纷纷报道。不过报道内容全是网上的消息,比如叶诚以前学习很优秀、因家庭变故辍学北漂等等,根本没人跑去实地采访。

到底叶诚的家里发生了什么变故?这是许多粉丝都关心的一个话题。

可惜叶诚本人不愿说,于是网络上出现众多版本,有说出车祸的,有说得癌症的,有说投资破产的。甚至有叶诚的高中校友,在网上把真相说出来都没人相信,因为谣言太多了。

李飞觉得这是个机会,现在叶诚人气高涨,他的文章说不定也能借着东风受到关注。

做出决定后,李飞就找借口请了个假,坐长途汽车赶往叶诚的老家曲岭市,然后一路打听找到第二中学。

李飞是没记者证的实习记者,只能伪装成高中生混进学校。在校园里走了一阵,李飞看到几个学生在人工湖边看书,他立即走过去采访:“同学你好,问你们个事。”

那几个学生抬头望着他,其中一人应道:“什么事啊?”

李飞说:“我是《钱塘晚报》的记者,请问这里是不是叶诚的母校?”

“你说叶诚师兄啊。”

“他当然是我们学校的。”

“叶学长的妈妈还是我们班的音乐老师。”

“……”

一提起叶诚,几个学生就兴奋地说起来。虽然叶诚已经离校好些年,但他的歌在校园里极为流行,母校的很多学弟学妹都是他的粉丝。

在老师们的嘴里,叶诚也成了励志的榜样,各种添油加醋地把他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弟学妹们对叶诚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

“你们知道他当初为什么辍学吗?”在了解一些叶诚的小故事后,李飞终于问出这个问题。

一个学生说:“他爸贪污,被警察抓了。”

另一个学生立马反驳:“不是贪污,是挪用公款。”

“是贪污,叶诚他老爸是大官。”

“昨天张老师才说的,他老爸是挪用公款被抓,我没记错。”

“……”

好吧,别说是网络上,就连叶诚的母校都有不同版本。

李飞在校园里转悠了半天,陆续采访了十多位老师和学生,后来发现个老太太在操场边散步,他觉得老年人应该更靠谱,立即上前询问。

果不其然,李飞刚一问出口,那老太太就说:“这事我清楚,袁老师的爱人是国企经理,挺正派的一个年轻人,可惜因为炒股倾家荡产,车子房子都被法院收走了,债主都追到了学校,我当初还借了3000块钱给他们家……”

事情到这里总算弄清楚了,李飞又跑去那家国企了解情况,然后连夜赶回去写稿。

李飞写的是一篇大通讯,从叶诚的童年一直讲到他高中。在李飞的笔下,叶诚赫然是个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天才儿童。文章的最后,李飞还声情并茂地讲述叶诚在家里债台高筑后,如何毅然辍学替父还债的整个经过。

这些从别人口中听来的故事,经过李飞的艺术加工后,显得更加煽情动人,简直让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钱塘晚报》的发行量本来就大,这篇新闻一出来,立即引发社会热议。很多市民从没听过叶诚的歌,但却通过这篇文章记住了他的名字,随即浙省的其他报纸也纷纷转载,记者们开始一窝蜂地往曲岭市二中跑。

这是主流媒体首次对叶诚进行大规模报道,之前的新闻更多着墨于《中华好歌曲》。刚开始的时候,这些报道还局限于浙.江一省之内,随后一些省外媒体也开始转载,而网络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更是铺天盖地——这其中有梦想当然公司在推波助澜。

“少年辍学替父还债,一步步迈向人生巅峰。”

“在绝境中奋发——明星背后的艰辛历程。”

“当红歌手的追梦赤子之心。”

“……”

新闻界有句戏言,叫做“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娱乐圈总是曝出各种负面消息,大家对此都见怪不怪,现在突然来个正能量,反而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甚至人民网都对此发表了评论:“替父还债是为孝,自强不息是为德,叶诚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孝与德二字。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有示范效应,娱乐圈应该多一些像叶诚这样的正能量明星。”

人民网是《人民日报》创办的新闻网站,它的报道还是很有分量的。至少曲岭市的领导对此就极为重视,市委书记在开会的时候,点名高度赞扬了叶诚同学:“叶诚是我们曲岭市走出去的正面人物,他的故事很励志啊。放弃了中央音乐学院那么好的学校,毅然决然地辍学去打工,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不仅还清了家庭的债务,而且还成为红透全国的大明星。总书记说要弘扬社会正能量,什么是正能量?这就是正能量!”

底下的官员立即心领神会


状态提示:086【正面报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