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三国醉龙图>775.第775章 满宠领军入前线

在徐庶的点兵点将之后,最终决定由徐庶、庞德、成公英、文聘跟随右贤王赵炎,一同率领十万南匈奴兵马开往前线,攻打曹魏大军。

而王世子赵灿则与太史慈之子太史享、甘宁次子甘述、郭嘉之子郭奕、赵云长子赵统和次子赵广、臧霸长子臧艾和次子臧舜、荀彧长子荀恽暂时留守后方,静等着徐庶所带来的情报。当徐庶与赵炎引领兵马逼至西凉北地的富平一带时,负责镇守富平的魏军也开始按耐不住,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意图。

富平将魏军军府中,站立着一干将臣,其中武有张郃、于禁、郭淮、郝昭,文有毛玠、崔琰、杨修、满宠,四臣四将共计八人。此八人均有才智,乃是魏国栋梁之材,今次曹丕同时派遣此八人,引领兵马十万,前来驻扎富平抵御赵军进攻。

单从魏国今次的这两路大军来看,也是特意经过一番安排。其中与马超、陆逊交战的那支大军,可以说是韩家五虎、曹氏五将,共计十万人马,由鬼谋程昱所引领,乃是侧重武力。在曹丕看来,如果敌军要进攻武威城也是需要绕道攻取,此人马必然是武力之师,所以予以同样的武力应对之为妙。

而镇守北地富平一带,则采用了四将四谋臣,便是为了使得大军灵活行动,伺机与敌军展开交战。在曹丕看了,赵军想要攻取北地,必须从并州上郡而过,此距离较近,情势也非常危急,尤其是在赵军中能人居多,所以必须派遣有望之士来坐镇。

其中张郃、于禁二将不用说,乃是军中五子良将,其个人不论武艺还是统军之智皆可独当一面。郭淮乃是多次与张郃携手作战,两人的合作关系自然不用多说,郝昭少年从军,一直以来屡立战功,而且为人冷静,尤其是擅长守城。郝昭曾与蜀军交战时,多次仅凭一军之力,便抵御了蜀军的大军,今次被曹丕派来抵御赵军,逐渐曹丕对赵军的重视。

至于毛玠曾与于禁多次合作,两人时常一同练兵,其治军严谨,与之同名气的还有崔琰。两人同是清廉正直之士,曾经联手治理朝廷风气,一度得罪过不少朝中人物,但是碍于两人的知名度,也无可奈何。

杨修,光禄大夫杨彪之子,年纪轻轻就学问渊博,极其聪慧,最初被举孝廉,后担任曹操的主薄。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所有事物都处理的有条有序,深得曹操心意,后在《世说新语?捷悟篇》载四则杨修展才之事,其才华聪慧就连曹操也曾自叹不足。

如果是在正是之中,杨修早因曹植一事而被曹操处死。事后,崔琰因为对杨修一事感到可惜,便给杨修写信“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结果引起了曹操不满,从而入狱,不久被曹操赐死。后来毛玠也因崔琰之死而感到不满,在加上他人的诬告,从而惹怒了曹操,被收入狱中。

可是在此之今,因此赵煜的插手,从而使得曹操一直以来都是紧张万分,丝毫不敢有任何的松懈,麾下将臣一个个全部分散到各自的职责上从事,根本就没有其他的机会引得曹操不满,所以杨修也就保住了一条命。可以说,因为赵煜的穿越干涉历史发展,使得多少人在不知不觉中保住了一条性命,当然也使得一些人加快发展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最初在曹操麾下任许昌县令,掌管司法,予以执法严格著称,后转为汝南太守,开始参与军事,曾参与赤壁之战。后关羽围攻樊城时,满宠协助曹仁镇守城池,劝阻了弃城而逃的计划,成功坚持到援军到来。曹丕在位期间,满宠驻扎在新野,负责荆州侧的对吴作战。曹叡在位期间,满宠转任到扬州,接替曹休负责东侧对吴作战,屡有功劳,后因年迈调回中央任太尉,直到数年后病逝。要说满宠不单有谋,而且颇为有勇。

除了当初满宠与曹仁镇守樊城抵御关羽意识外,在当时袁绍雄霸河北,而汝南郡是袁绍的老家,其门生宾客分布于诸县,拥兵拒守。曹操对此甚为忧虑,以满宠为汝南太守。满宠招募五百人,攻下二十多个壁垒,设计诱杀首领十余人,汝南平定。满宠俘获百姓两万余户,士兵二千人,令他们回家务农。事后在多次对战东吴大军时,满宠多次预谋吴军的动向,大捷而胜,可谓是料敌如神。

满宠可以说是一个有勇有谋,且治军、司法颇为严厉的曹魏将臣。满宠如此可谓是熟谙兵法,运用自如,而且在对敌之中,对敌我双方兵力、战场各事了然于胸,达到了知己知彼。不单如此,满宠还颇为注重地理、地势、气象、心理等因素,这些均是战场上的决胜关键。

今次曹丕令满宠作为行军军师督三军作战以敌赵军,也是颇为用心的。不过这些行军的分布,其后面多为司马懿的功劳,若非有司马懿为曹丕献策,恐怕以曹丕的头脑面对赵军的三方进攻,也是无可奈何。

人员到齐之后,只见一将冲着满宠开口说道:“军师,今闻前方探哨来报,说是赵军十万大军开进我西凉北地境内,此刻在我城外四十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但是一连数日并无有任何进攻的迹象。”此人正是曹魏之将郭淮,在大军驻守富平之后,便一直安排人马监察着赵军的一举一动。

听完郭淮的汇报后,在场的众人皆是一愣,只见满宠微皱眉头,随即问道:“可知今次敌军的行军军师,以及敌军领军之将是何人乎?”

“回军师,据说今次


状态提示:775.第775章 满宠领军入前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