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智足决疑,量足包荒,才足折冲御侮,德足辅世长民,皇帝从筹,百僚允若,炎汉万民之鸿庥;辟谷仙游,功成身退,乃平生心事之了了。元勋之首冠也。
班固:闻张良之智勇,以为其貌魁梧奇伟,反若妇人女子。故孔子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学者多疑于鬼神,如良受书老父,亦异矣。高祖数离困厄,良常有力,岂可谓非天乎!
班固:赫赫钭军,受兵黄石,规图胜负,不出帷幄。命惠瞻仰,安全正朔,国师是封,光荣旧宅。
陆机:文成作师,通幽洞冥。永言配命,因心则灵。穷神观化,望影揣情。鬼无隐谋,物无遁形。武关是辟,鸿门是宁。随难荥阳,即谋下邑。销印废,推齐劝立。运筹固陵,定策东袭。三王从风,五侯允集。霸楚实丧,皇汉凯入。怡颜高览,弥翼凤戢。托迹黄、老,辞世却粒。
王安石: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
王安石: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脱身下邳世不知,举世大索何能为?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
司马光: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辩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加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阳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以上等人对于张良的评价,就是对张良最大的赞誉,也是说明了张良对于当时的人以及后人,都是影响非常大的人物。
而且,在张嘉师所在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当中,张良的地位同样也相当高:
公元731年(唐开元十九年),唐玄宗设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祭。
公元760年(唐上元元年),姜太公被尊为武成王,以历代良将十人配享,其中就有“汉太子少傅张良”。
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仍以张良配享武成王庙。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张良亦位列其中。
公元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就有张良。
清朝康熙年间,遵循明朝旧例,取古今功臣四十一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有张良。
可以说,在军事方面的影响而言,张良对于很多朝代,同样也相当深远。
……
但是么,在这一次的会面当中,张良的表情很平静,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对面的孙颇,同样是一位智谋高绝之辈。
而且,根据张良所知道的事情,在很多方面的影响而言,孙颇对于大秦帝国的改变,在某个意义上甚至是比他对刘邦以及韩成的影响更大。
孙颇虽然只不过是一个军师,但是张良知道,孙颇在大秦帝国当中的重要性,或者是说在大秦帝国掌权人的张嘉师的心中,孙颇是仅次于陈平萧何等寥寥数人之外,最重要的臂膀。
这也就是说,他自己也明白,若是换算他跟张嘉师麾下的重臣对比,不说对于张嘉师最重要的首席文官,大秦帝国的丞相陈平相比较,就连眼前的孙颇,他都说不定有所不如。
但是知道这么一个事情的张良,也没有惧怕他跟孙颇之间的对视。
而孙颇也打量着这个相貌比较文弱,甚至是貌若妇人的张良,心中也不禁暗叹一声:“先人言之有理,果然不可以貌取人。“
孙颇并没有忘记张嘉师曾经给他的一个交代,若是无法杀掉刘邦,那么就将张良用任何的方式以及任何的手段留下。
这也就是说,张嘉师并不在意张良的死活,他在意的是张良到底有没有逃走。
孙颇不认为张嘉师想要留下张良,是因为博浪沙的刺杀事件。对于这个年纪比他大不少的张良,孙颇不会认为张嘉师会为了始皇帝而做出这种事情。
固然,张良在很多时候已经算是罪该万死,但是张嘉师明显对于此人相当忌惮,这一点是孙颇自己都无法改变的事情。
在双玥邑的时候,孙颇并不觉得张良很可怕,认为对方只不过是一个智计高超之辈,但是在这一次跟对方的碰撞下,张嘉师麾下中军主力差点没有被对方实际上指挥的刘邦军弄得阴沟里翻船,孙颇清楚认识到,张嘉师对于张良的忌惮,是非常有道理的事情。
他不禁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张良这种能人,作为自己的同僚。
这也就是换句话说,他打算说服张良,效命张嘉师。
对于孙颇而言,张嘉师现在就是大秦的最高首脑,效命张嘉师自然是就是为大秦效命。
当然,他也清楚的认识到一点,那就是对待张良,他可不能说出这么一种话。
他在再次看着张良好一会之后,就对张嘉师麾下留在营垒的亲卫说道:“给子房先生松绑。”
张良也没有拒绝孙颇给他传达的一个示意。他事实上也很迷惑,为什么张嘉师能够在陈平等人的辅助下,能够走到这个地步。
……
在夕阳的阳光照耀下,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