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玄幻奇幻>定秦曲>第531章 改革(下)

在这个世界的后世历史当中,假如说张嘉师被后世的史学家称之为能够与商鞅并肩的开创者,那么在张嘉师之后的大秦帝国执掌者当中,被称之为力挽狂澜的改革者,则是有嬴裕,嬴魄以及嬴冲三人的改革最为成功以及能够大幅度扭转当其时对于大秦帝国不利局面的改革。

而嬴秀,嬴裕以及嬴筱三人的改革,更多是为了维持大秦帝国的延续而作为的一种政策改良。

……

公元17年,在其兄长,也就是被称为秦殇帝的嬴晏在即位不到一年之后病死,即位为大秦帝国新君的嬴秀,在公元21年亲政之后,开始对大秦帝国已经有些变质的官员阶层以及军功爵制度再次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两方面的调整,分别有着三个方面的修改:

在军功爵制度方面的三个调整分别是:

第一点在军功爵制度原有的减税优惠方面,减少相应的税收减免程度。但是出于一些方面的考虑,嬴秀提升了相应的军功爵减税优惠的时间,比如说五级以下军功爵的调整之后的减税方式,则是为减免5而时间则是统一规划为五年。

其他的等级的军功爵,则是也选择这种方式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嬴秀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让大秦帝国的税收能够在短时间了回复到正常的收支水平。在这之前,因为大秦帝国虽然没有与其他敌对的势力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因为大秦帝国在小亚细亚地区的影响力急剧下滑,甚至是秦军只能够控制耶路撒冷以及大马士革等一些大型城邑的情况下,原本能够得到的大量收入化为乌有。

这么一个情况,引发了包括嬴秀以及嬴晏父亲,被后世称之为秦平帝的嬴康执政时期的财政危机。

这一次财政危机的爆发,虽然无法触动大秦帝国的统治利益根本,但是在嬴秀这个被称之为大秦帝国中兴明君之一的人心中,其有很多计划,都无法绕过财政大量投入这个前提。

所以也就是因为如此,嬴秀打算利用这种短时间内能够为大秦帝国财政收入有一定幅度提升的办法,来为大秦帝国的国库进行充实。

当然,在实施这个想法之前,嬴秀也不是没有思考过增加赋这种东西来增加国家公务收入,但是他更清楚这种想法是不可行的,而且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方式。

赋是什么?

在张嘉师原来所在的世界,后世人往往将赋税何在一起理解,但是在古代而言,赋跟税在很多时候而言,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赋税是田赋与其他税收的总称。中国最初的赋税是统治者向下属征取土产、劳役和其他实物。稍后渐变为按丁口征收军役及军需,称为“赋”;按土地及工商经营征收财物称为“税”。春秋战国以后,私有经济不断发展,授田制的创建,特别是“初税亩”、“初阻禾”的推行、国家向农民份地征收实物,故赋、税逐渐混合。唐宋时代按田亩征课的又称为田赋(或田租)。清代“摊丁入亩”后,从而完成了赋役合并征收。辛亥革命后,漕粮、芦课和官田征纳均称“田赋”,“税”则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概称或其他征课之名。

赋并不是平常时日里向农民收的“税”,而是在国家对外有战事的时候,领主向农民征收的车、牛或劳力等。也就是说,“赋”是一种战时的特别税收。但是这并不是固定的,在很多方面而言,赋这种收入成为了君主私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为在中国古代,财政收入也分皇帝跟国家两个概念。而赋在平常的情况下,则是会拨入皇帝的私库,用来维持皇家的收入。

在《鹿鼎记》当中,出家的福临对玄烨提出永不加赋的概念,并不是说永远不会提升国家税收,而是不会让当其时的农民以及一些主要的缴纳赋税的人员,加重在赋这一方面的压力。

当时在历史上,清朝在1712年的“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笑话当中,虽然说康熙不加重赋的分摊,但是对于整个清朝时期的税收而言,却越来越繁重,这也导致了在清朝乾挛庆时期,爆发了多次以白莲教为主导的农民起义。

嬴秀很清楚,加赋跟加税的本质是一样的,相互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作为一个希望做些大事业的君主,嬴秀可不希望自己后院先失火。

所以,嬴秀才会在这方面进行调整。

而嬴秀认为自己的先祖张嘉师遗留下来的一些书籍当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敲能够更有效的改善大秦帝国在这方面的困局,而这个概念就是“战争红利”。

……

什么叫战争红利?

在古代的战争当中,一个朝代的开疆拓土无疑是最大的红利。它使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空前扩大,确保了传宗接代、子孙繁衍所需的土地和资源。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征伐更多是体现了战争红利的重点。尤其是在乱世当中,很多国家只会越打越强,因为在一些情况下,战争红利能够有效弥补在这一方面的损失,甚至是能够得到比起失去的更多的东西。

虽然说大秦帝国再次巩固长城的防御,但是从其在河套阴山之战的结果而言,夺扔南地就是一种谋求某个方面的战争红利,比如说优质战马的马场以及为咸阳地区取得更广阔的缓冲地区,这就是当其时大秦帝国所得到的战争红利之一。

而削弱了匈奴人的实力,同样也可以看成是大秦帝国的一种额外的战争红利。


状态提示:第531章 改革(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