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县令被罢免,凌云登上县令之位后,新县丞半个月后就到任了。-..-

新县丞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或许多上面的人知道,现在管理真定的是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特意‘弄’来了这么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老人。

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但新来的县丞明显已经没有了什么奋斗之心。

五十多岁,还是一个县丞,想要再往上升一步,是很难的,在干几年也就回家养老了。

这位老县丞也看的很明白,晋升无望,在来到真定‘弄’明白这里的情况后,就很自觉的放掉了县丞本应有的一切权利。

大多数时间,就在家中种种‘花’,养养草,和隔壁邻居聊聊天,极少到县衙。

不过因为有了高县令的教训,虽然新县丞葛镜完全不‘插’手县衙事物,凌云还是找了个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虽然看上去,葛镜比之前的高县令更加无害,但吃一蛰长一智,就算看上去再怎么无害,该防备的时候,就要防备。

因此,凌云给葛镜安排了一个下人。名义上就是给葛镜跑跑‘腿’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来监视葛镜的。

对此,活了五十多年,做了三十年的官吏的葛镜,也是心如明镜,知道凌云的意思。

但他本就没有想过要和凌云争权,就想在这真定‘混’上几年,安安稳稳的告老还乡去。

因此对凌云在他身边安排人,葛镜并没有不高兴,因为他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而且刚来真定,他也缺一个使唤的下人。

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这次来真定赴任,家中的妻儿都没有带过来。

高县令带着家人离开真定。回老家去了。

凌云搬进了县衙的后宅,本来是让徐福等人一起过去住的。

但徐福等人却是没有同意,继续留在苏慧家中。

如此,凌云也就没有让张老汉夫妻俩去县衙。

去了县衙,张老汉夫妻俩每天估计也没什么事情做,还没人聊天,倒不如留在这里,每天还能和李婆婆说说话。

都是失去儿子的老人,相互之间。有着共鸣,也更好相处,更能让他们暂时忘记失去儿子的痛苦。

坐上了县令的位置,凌云去兵营的次数比以前多了。

以前,他毕竟只是一个县丞,而士兵是县尉管理的,他如果‘插’手的话,容易落人手柄。

但现在,也成了县令。是县尉的直属上司,去兵营也是合情合理的。

当初刚来真定时的那几万士兵,早已经焕然一新。

真定附近的山贼基本全都已经被消灭,新的出来一个。就被灭一个。

单论小规模的作战,这支军队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挑剔了,不管是士兵的个人实力。还是相互间的配合,都已经不输于其他‘精’兵了。

但是大规模的作战。还是没有得到磨练。

虽然六万士兵也经常分成两方,进行万人级的模拟实战。但比起真正的实战,还是差了很多。

六万士兵的素质都已经提到的‘精’兵的程度,装备也全都是‘精’良品质。

要想继续增加自己的实力,就是扩招了。

毕竟只有六万士兵,就算在怎么‘精’良,也不可能是别人的百万大军的对手。

军队的质量的是问题,数量也是打问题的。

之前有时间,凌云可以主要侧重质量上的提高,数量上可以缓一缓。

但现在时间越来越紧迫,数量和质量就要并重。单单侧重一方已经不行了。

招兵榜已经贴在了城‘门’等显眼的地方。

想要参军的人也有很多,很多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

因为一直吃不饱,身体素质非常的低,一个个面黄肌瘦的。

这样的人,正常情形下,自然是不会招募他们。

但凌云现在急需扩大军队士兵的数量。

虽然身体条件差了一点,但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的或者重病缠身的,凌云全都要了。

要知道,真定县现在已经有六万的士兵,其中五万全都是真定本地的百姓。

而真定县虽然有十万户人,但人口也就五六十万。

已经是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当兵的,两户人家中,有一户是有人参军的。

这次招兵,真定县虽然还有许多人报名,但凌云严格控制了真定县百姓的招募数量。

如果毫无节制的将真定的强壮年全招了,真定县也就废了,只有老弱‘妇’孺的县城,不可能会繁华。

凌云可是把真定当做自己的大本营来经营的,怎么可能会看着真定走向破灭。

因此在他的招兵榜上,已经明确写了,凡事真定的百姓,只要家中已经有人参军,就不能来报名。

家中没有人参军,但只有一个青壮年的,也不能报名。

如果家中只有一个青壮年,还去当兵了,家中的田地基本就要荒芜了。

而这又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世界,如果天地荒芜了,非常影响经济。

本来,现在许多人就已经吃不饱了,如果田地在荒芜了,被活活饿死的人肯定更多,粮食的价格也会更高。

粮食价格变高,凌云想要养活一支军队,负担也变得更重。

其他地方的田地会不会荒芜,凌云管不着,但真定周围的田地,凌云是绝对不允许被荒芜的。

而招募从其他地方流亡而来的百姓,对真定就没什么影响了。

在真定,他们本来就没田,就没家的,如果凌云不招募他们,他


状态提示:第354章 流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