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第230章 胤禛的短暂风光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初一,康熙率领诸成年皇子驾临天坛,紫禁城到天坛了路经过工部的重新整修,如果敏芝在这里,一准偷笑,这条富有现代气息的水泥路,提前面世了。年希尧现在是工部侍郎,少不得挪用一下东庄实验室里的技术,敏芝也大方,这东西搁自己这儿没人知道,也推广不起来。非得走官方的渠道。

一来,胤禩现在是内务府总理大臣,掌管内务府各大造办处,窑厂,造办处的技术人员那都是人才,有新技术补充进来,大家对胤禩这个皇子出身的一把手另眼想看。造办处隔三差五就有新东西做出来。

康熙在闲暇的时候也偷着乐,自己那几大箱毛坯果然没浪费,小小试探,就被他发现胤禩有这么好的一个人才宝库。胤禩夫妻两个到这会儿已经不在乎康熙占他们多大便宜了,自家以不缺钱,二来胤禩已经是郡王了,这在敏芝看来已经到顶了,历史上胤禩封亲王要等到康熙驾崩之后,现在是没指望的。

所以康熙惦记就惦记吧,就当是请他做广告下的成本吧。于是,东庄实验室在康熙的默许下一再扩大规模,各种项目分门别类,成立各自的小部门,各种人才汇聚,一些原本默默无闻,在市井小巷里灰头土脸的匠人,慕名而来,还有些外地到京城的清朝“北漂”也出现在东庄。

通过考核面试入住东庄的人越来越多,敏芝来着不拒,清朝也没有什么聘用关系,也不用签劳动合同,上来就是卖身契,而且还是世代为奴的卖身契,加上敏芝对家生子的执念,甚至在东庄门口贴了告示:凡求职者,一旦录用,世代为廉郡王府所用,特此告知。

那些原本在东庄的传教士们对此毫无反应,他们都是最虔诚的基督徒,一早就发下宏愿终生事主,而且康熙的谕令很明确,他们的下半辈子,就在大清生根了,再也不能回国了,在这里不能传教,不能为主做贡献。

敏芝的要求很简单,他们像得到东庄的庇护,要么贡献艺术才华,要么贡献其他先进科技理念。总之一定要有贡献,不然你就到南庄种地去。什么都不想干的,扫地出门。

经过几年的发展,八九十三家的庄子一早融为了一个整体,随着三家男人爵位的升迁,以及背后势力的全面投入,这片地方逐渐有形成一方天地的感觉。外有训练有素,部队化的庄丁轮班巡逻,内部要田有田,要牧场有牧场,要科研机构有科研机构,甚至还有各种小剧场,第三产业。

敏芝相信,在不用多久,这片地方,可以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三家合一,自成一体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全包了,要什么有什么,简直人间天堂。只要康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家能在京城之外,弄出一个城中城来。就跟意大利的梵蒂冈似的,当然,那只是随便想想。

回到眼前,康熙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出紫禁城,旗幡招展,场面蔚为壮观,两黄旗的大内侍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从午门外一直站到回音壁那儿。皇子们跟在八抬大轿后面,一路步行,没有胤褆没有胤礽,胤祉随着礼部尚书在天坛那儿做最后的筹备。没有走在队伍里。

排头第一个的,是雍郡王胤禛,某人今天心情非常沉重,自家探子早在康熙西巡回京的时候就加紧行动了,太子消失,胤褆消失,别人不当回事,可是胤禛鼻子多灵,一早就闻出味道不对了,胤禩能有多大胆子,虽然跟胤礽是死敌,可人家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每回不是还没照面儿胤禩就主动避锋芒了?

江南那帮子书生,都让人欺负到头上了,照样龟缩起来不敢吭声,这搁在自己身上,那叫隐忍,搁在胤禩身上,那叫怕事儿,不敢惹瘟神。胤禛一直是那么看胤禩的,政治上一点儿能耐都没有,估计自己都看死自己出身太低,对那个位置一点念想都没有,又被太子这么欺负,更是抬不起头了。

于是只能在别的方面求发展,倒腾那些个没用的东西,把自己彻底养成大肥羊了。表面上皇阿玛宠着你,养着你的双胞胎儿子,给你最大的宽容和便利,实际就是把你养肥了好送给嗣皇帝宰来吃。

这个念头在胤禛心里一直存在,直到京城传来消息,说廉郡王带着部队,一夜之间抄了凌普的家,全家上下除边缘奴仆外,全部活捉一个不漏。得到这消息的时候,胤禛还在骊山行宫里。第一时间还以为自己眼花了。胤禩不是送小十八回京治病去了吗?算算日子不是还在路上的吗?这什么时候干了这么大的事儿?

一来一去,消息确认,胤禛懵了,看看康熙没反应,想去找胤礽探探口气,胤礽和胤褆双双失踪。他知道味道不对了,恐怕是皇阿玛昏厥醒来的那天出了什么事情,皇阿玛对外封锁了消息,胤禩敢那么干,说不定就是皇阿玛给的默许。

果然,回京之后,胤褆和胤礽依然不见,凌普被定罪,胤禩接任内务府总理大臣,开了皇子任职内廷司务的先河。胤禛觉得,可能要变天了,一直在胤礽身边呆着,能不知道他的个性?那个人是睚眦必报,报仇不隔夜的。对皇阿玛他都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行刺。

胤禩这般猖狂,从小绵羊直接变成大灰狼了,胤礽能忍?坚决不能!他不出现,一定是出了大问题了!因此,这段时间,表面上胤禛更隐忍了,上班回家两点一线不说,拒绝一切娱乐活动,在家天天诵经念佛,把四福晋急得不行,家里就李氏生的一儿一女两根独苗


状态提示:第230章 胤禛的短暂风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