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第2003章 战壕妙用

日头西斜,开战以来,河边正三终于收到了利好消息。立花町良心大大的坏,先报喜后报忧,内山英太郎在电话里将他骂了个狗屎臭,却也只能有样学样的向河边转报。于是,河边这边正心情大好,精神抖擞的欲褒奖内山一番,让他们再接再励乘胜拿下萧山,他那边小声道:“不过,支那百姓被学兵军救走了。”

自冈村宁次推行大东亚共荣政策以来,侵华日军无不纷纷改头换面高举亲善大旗,且不论他们亲善的嘴脸装得像不像,成绩却是斐然,比如说在杭州和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抵抗活动就比以前要弱得多。如此一来就给了大东亚共荣政策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河边此时整出这一出,乃是顶风作案,其实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的。如果他不能如期拿下浙南,东条英机必然不会帮他活动,那么他这一生也就完了。河边和学兵军打交道不是一年两年了,犹是特别清楚这一招人质攻势的威力,他之所以对这一次新年攻势抱有如此大的信心,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来自这一招阴损战术。现在,内山却告诉他人质已经被学兵军救走了,这句话就好像一只臭烘烘的袜子塞进了他的嘴里,让他立刻做了扎嘴葫芦,什么慷慨激昂的话也说不出来了。“八格!立花町这个蠢猪,大几千人,学兵军怎么可能做到?和平军和共荣军呢?他们都是死人吗?”河边好不容易完成情绪转换,随即破口大骂。

“杭州保安旅叛变了,阁下,对不起,是我疏忽了!请问接下来怎么办?”

“杭州保安旅叛变了?!”

“是的,否则学兵军根本无法破我们这一招。”

河边抓着电话看向一边的石原莞尔,问道:“石原君,你都听见了,我们现在怎么办?天很快就黑了。”

日军不擅夜战,而且要面对的又是学兵军。这无疑扩大了他们这一劣势。

石原眼睛眯起沉思了一会道:“让内山发动总攻吧,别忘了,宫本小京他们并没有损伤到支那人的炮兵部队。一旦让他们投入对立花联队的****,那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全白费了。”石原这话说得隐晦,其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如果不趁机发动总攻的话,立花联队有全军覆灭之险。

河边深以为然,将电话按到腮边沉声道:“内山君,发动总攻吧!告诉立花町,我需要他们不遗余力的发动进攻,牵制越多敌军越好。”

“哈伊!”内山应下,然后立刻致电立花町还有第104联队联队长村野三,下达了总攻命令。

闻堰镇前线,日朝军队被204团机车班那一下突击打丧了胆,两千余鬼子还有一千五百不到的共荣军簇拥在学兵军放弃的两道战壕里,不知道接下来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命运,一个个面色奇差。军官是士兵的胆,士兵们士气低迷,盖因为他们的军官都蔫了。就在立花町借以发号施令的那艘炮舰上,立花联队的大队长和共荣军的旅长、团长们围着立花,正面色严峻的听他宣读内山的电令。立花町很现实,见识过学兵军战车的厉害,便向内山求援,希望他能够增援一些反坦克武器。内山本人的意见,更希望向闻堰镇增派援军,在牢牢守住这个登陆场之后再考虑其它。当然了,胳膊拧不过大腿,河边下令发起总攻,他只能按令执行。许是为了宽慰立花的心,在给立花的电令中,他附上一条,称会支援他三门战防炮,让他派一艘炮艇去杭州接收。

“阁下,是不是等接收了战防炮再发起进攻?”共荣军旅长黄泰语道。

“来不及了,村野联队已经开始进攻了!”

村野联队藏身于京杭大运河中,河边给他们配备了两艘小型登陆舰还有一艘驱逐舰并若干炮艇。日军作战总是喜欢炮兵先行,此时他们的重炮部队已经折损得差不多了,于是舰炮就成了鬼子兵赖以壮熊人胆的唯一。

此时在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接处,驱逐舰在前,后面跟着几艘炮舰,十余门舰炮齐发,炮声隆隆响起,向南岸中国军民宣告着“小鬼子又来了”。

萧山东北段是大片的沙田,无险可守又不利于挖掘战壕,所以叶肇在将沿江段全部变成雷场以后,仅在这里留了一个排作为警戒部队。

“日军不会真从这里登陆吧?”萧山第二军团司令部内,张公铭手拿红绿两色铅笔,在一张军事地图上将日军炮击区域标出来,不自信的对叶肇说道。

叶肇也感到很奇怪。虽说第二军团在将萧山变为防御中枢以后加强了反侦察作战,但是他们在布设雷场的时候动静并不小,日军难道一点都没察觉的吗?“稳妥起见,让归明勋从十二旅中选派一个团去望河,让他告诉杜林子,给出击部队配一个坦克连,”他想了想对张公铭说道。

杜林子的学十二旅作为预备部队,此时正在萧山东南的军营中整戈待旦,接到归明勋的命令,他点名让柳靖国的208团出击。

闻堰镇前线,立花町咬牙下达了进攻命令,然后,让他始料未及的一幕出现了。因为学兵军挖掘的战壕太深了,足足有两米左右,而他手下的士兵身高普遍在一米六左右,于是只见那些鬼子兵脚尖踮得老高,却依旧无法探出头去。没法露头的话,那自然就无法观察到敌人。于是冲出战壕的鬼子兵就成了“一个人在战斗”,往往前面爬上去后面就哀嚎着栽倒在战壕中,除了一些个高丽棒子能够踮起脚尖支援一两下,其他人只能干着急,这让其士气一坠


状态提示:第2003章 战壕妙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