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第2929章 导弹快艇

曾经,日本联合舰队一手挑起的珍珠港海战,被美国忧郁派诗人蒙哥华形容为“珍珠港之殇”。蒙哥华并据此写出下了《珍珠港的怒火》,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那一夜,太平洋在为你哭泣”这样的诗句。而现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由中国成吉思汗号航母舰队挑起的这场法属圭亚那海战,应该可以让蒙哥华再多愁善感一次,说不定后者还能再创作出一首好诗。

似乎扯远了。回到战场,在薛尚海他们“看上”俄克拉荷马号等三艘战列舰之前,黄海强等英勇的学兵潜艇兵已经用鱼雷向这三艘巨舰发起了一次进攻。因为他们此时已经被狼群一样的美驱逐舰舰队盯上,再加上美国人有了防范,所以这次攻击的结果差强人意。黄海强他们一共发射了超过五十枚鱼雷,却只有六枚击中目标,其中,击中战列舰的只有三枚。

拜日本人所赐,此时在大西洋舰队中服役的这艘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和当初停泊在珍珠港中的那艘已经不是同一艘舰。在舰艇命名问题上,美国人表现得十分固执。比如大黄蜂号航母,又比如企业号航母,这些巨舰明明已经被日本人击沉在珍珠港或者太平洋上,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在新的巨舰并建造出来以后,美国人依旧将这些名字拿出来用,就好像大黄蜂号航母、企业号航母还有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从来就没有被击沉过一样。

这回是中国人的功劳(参考中国北京号战列舰的技术参数),新的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比之它的前辈,无论是排水量还是装甲防护能力以及火力,都要胜出许多。比如,老的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经过两次改装之后,其配备的防空炮不过40毫米口径和30毫米口径的各四十门。新的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其防空炮的数量则达到了恐怖的一百一十门,其中,包括三十门双联炮座口径为80毫米的速射防空炮。

在中国方面第一波战机“疯狂的进攻(戴森语)”和中国潜艇“自杀性进攻(戴森语)”中,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的防空火力受到了一些影响,右舷也被击中一枚鱼雷。不过,因为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多达一百一十门高射炮,且装甲防护能力比之前辈有很大的加强,所以,此时它除了航速上受到一些影响,其它方面在经过抢修之后,基本上都保持最佳状态。

超过八十门的高射炮同时开火,在漆黑的夜里,让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看上去就好像一只四面pēn_shè着火舌的刺猬。再加上醒过神来的美军驱逐舰、巡洋舰开始向它靠拢,为它提供防空火力。薛尚海他们此时向它发起进攻,其困难程度不亚于进攻一个密布防空炮火的要塞堡垒。

连续两次试探性俯冲,却都在三千米的高度上被美舰防高炮火差点击中,在感觉到战机因为被弹片击中而发生剧烈颤抖的情况下,薛尚海拉高战机,离开了这片弹片乱飞的空域。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另外两艘战列舰以及几艘重巡上空。薛尚海在和几个手下兄弟商量过后,决定换一种打法,集中力量攻击一艘战列舰。

“敌人的防空火力太密了,强行突破只会得不偿失。自由攻击取消,现在,以我为中心,兄弟们,菱形编队!”

在八千米的高空,薛尚海他们很快组成菱形编队,然后,随着薛尚海一声令下,三十余架金雕呼啸着向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俯冲下去。

薛尚海的金雕集群开始用密集投弹轰炸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的时候,距离他们大约一百五十千米的地方,几十艘导弹快艇正斩风破浪,飞快的驶向交战区域。自从在台湾海峡用导弹快艇重创日联合舰队之后,导弹快艇因为其优异的性价比,一下子就成了中国海军各个舰队的标配。

导弹快艇作为一种以速度见长的小型舰艇,其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固然,导弹快艇具备目下最快的突防速度,但是继航能力差却导致它根本不可能单独出远距离任务。所以平时,这些导弹快艇都被拴在战列舰、重巡或者航母后面,被拖拽着前进。

设计这次突袭的时候,陈师昌一度也曾考虑过让导弹快艇部队负责第一波次的进攻。不过,因为导弹快艇只能装载近程舰舰导弹,而如果让导弹快艇部队提前进入法属圭那亚海域的话有打草惊蛇的可能。所以,陈师昌最终还是决定将它放在后面,伺机再考虑是否出动他们。

卞经道作为中国海军界冉冉升起的一颗将星,把握战机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在获悉美军的两艘航母皆遭到重创失去战斗力之后,他立刻认为,动用导弹快艇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于是,在三十六架金雕投入进攻之后,他立刻命令导弹快艇部队全体出动,要求他们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射程。

导弹快艇,顾名思义,其强大之处就在于导弹。而如果在和敌舰接战的时候,导弹不能发挥作用的话,它们也许可以凭借超高的速度逃过一劫,但是在失去了主力舰队的遮护之后,在这浩瀚的大西洋中能够存活多久却是未知之数。

几十艘导弹快艇飞快的向美大西洋舰队靠近的时候,薛尚海他们已经开始了第一波进攻。第一波进攻依旧带有试探性质,在薛尚海的严令下,发起进攻的十一架金雕皆在三千米左右的高度完成投弹。投弹完毕随即一飞冲天,以躲避美舰的防空炮火。

十一枚重磅航弹从空中呼啸着砸落,令薛尚海他们大感失望的是,最终只有三


状态提示:第2929章 导弹快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