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第504章 风云突变(十四)

学兵军成立以来,就很重视媒体喉舌的建设,可惜的是,任丘时报、任丘广播电台此时都被张镇控制了,虽然以梅岚书为首的任丘媒体人都拒绝接受张镇的领导,但是,他们却也失去了作为学兵军喉舌的作用。而经历了一系列白色恐怖事件的任丘,用死寂来形容是最为恰当的。欧阳云在任丘的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是卓有成效的,用深得人心来形容也不过分。张镇虽然掌握了以一部分大刀为首的原学兵军军队,但是,这些已经被“欧阳云洗过脑”的官兵,除了一部分死忠以外,其他人在对付自己人的时候却显得特别的疲软。死忠要用来对付欧阳云和李铁书等学兵军中坚,这部分人马,实际控制权也不在张镇的手中。张镇想要如最高统帅所希望的那样,将学兵军最赚钱的产业,比如石油产业、医药产业和军工产业牢牢掌握在手中,便不得不动用阎老西赞助的山西军队了。

让阎老西的山西军队出兵河北,这是老蒋早就计划好的棋。当然,出于对阎的不信任,在他发给张镇的密函中特别提到:千万不能让山西军队控制学兵军的关键产业。然,由于手下的部队不配合,张镇又害怕这些产业会落入日本人手中,使自己成为民族罪人,无奈之下,他最后只能动用阎老西的部队。

从张镇宣布学兵军接受南京政府的领导那一天起,任丘境内的各种反抗活动就没有停止过。这正好给了耿长鸣大动干戈的借口,于是,一批批的“云党”被秘密逮捕、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特务处的骨干人员持着驳壳枪在街上对过往行人任意射击,然后再在受害者身上撒上落款为“平津除奸团”的条幅。

常梁宇带队经历十三个小时的车程,又急行军两个多小时,于第二天晚上十一点钟左右出现在了位于新城城东的第二电厂附近的小树林里。

随着任丘新城内的工矿企业越来越多,经过增容的原电厂提供的电力便不够用了,于是在36年初开始修建了第二电厂。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电厂的性质是中外合资企业,最大的股东是一个名叫瓦萨夫的犹太裔美国人。任丘事变发生后,瓦萨夫在波恩父子的帮助下,第一时间躲进了犹太独立旅的军屯区。由于瓦萨夫的美国人身份,耿长鸣和张镇都没敢对第二电厂动手,这里成了唯一没有驻扎军队的企业。

第二电厂位于兵工厂和电子厂之间,所以常梁宇选择这里作为临时集结点。他打开手电照着作战地图,开始具体的标出两个小组的行军路线,并约定了动手时间。最后他说:“休息两个小时,凌晨一点半出发,争取一个小时完成任务,然后还到这里集合。最迟两点钟,不管到了多少人,立刻返回。都明白了吗?”

“明白。”

“我来值勤,所有人开始休息!注意保暖!”常梁宇将手电和地图收起来,抱起枪朝林子外面走去。

一点五十左右的样子,常梁宇率领的那组队员已经出现在了兵工厂南边的围墙外面。兵工厂里面灯火通明,围墙四个角上的岗楼上,八个端着卫青式冲锋枪的士兵操纵着四盏探照灯来回巡照着。扒住墙头朝兵工厂里面探视,1号厂房门口的空地上停着几辆卡车,五十几个军人正忙得满头大汗的朝卡车上搬运着设备,离他们工作三四米的地上,摆放着一堆枪和手榴弹。而在不远处的墙角,堆放着几十具尸体。其中,摆放在嘴上面的是十几具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少女。常梁宇本来就因为长时间熬夜而布满血丝的眼睛一瞬间几乎变成了赤色——眼前的一切,他不动脑筋都能够猜出,那些倒在墙角的人们,一定是为了保护兵工厂财产被残忍杀害的。咬牙朝张刚云、傅彪等四个人指了指,又朝四个岗楼指了指,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张刚云等人做个明白的手势,飞快的猫腰奔向个子目标。

常梁宇看了看余下众人一样,做个等待的手势。

十分钟之后,随着左右两个岗亭上的探照灯突然全部照向仓库前面的空地,卫青式突击步枪的枪声响了起来。

“啊!”……忙碌着的仓库前的军人成片的倒下去,很多人往往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呼。常梁宇等人三人一组,两个人用手搭台将一个人送上去,先上去的人再将下面的人拉上去,余下的人很快加入了战斗。

“敌袭!”旁边负责督工的两个军官嘶喊着躲入卡车后面,并开枪还击。

常梁宇是第一个站上墙头的,蹲在墙上,迅速将下面的兄弟拉上来,然后一矮身跳了下去。双脚刚落地,朝前一个翻滚,就势趴在地上,手中的卫青式冲锋枪开始点射,“呯、呯”,有节奏的枪声里,一个接一个敌人被射倒。很快,他就和战友们将那群军人赶到卡车后面去了。

外面和西边响起了枪声、脚步声、嘶喊声,五十几个装备了卫青式枪械的敌人出现了,这应该也是兵工厂全部的敌人了。

后面岗楼上的敌人也被干掉了,八盏探照灯全部被常梁宇的人控制住,它们追踪着里外两拨敌人,让常梁宇他们得以充分发挥神枪手的威力。

这是一次力量对比悬殊的战斗。驻卫兵工厂的是阎老西手下调拨张镇指挥的一个师下属的特务连。特务连在进入兵工厂后,眼馋卫青式的自动性能,所有人除了几个军官,全部换装。卫青式枪械确实比他们原来装备的中正式和汉阳造先进,但是,由于拿到手的时间


状态提示:第504章 风云突变(十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