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娘三国>第二百二十章 陈神人

第二百二十章陈神人

长安,这座千古名都作为西汉王朝的京师,曾经是天下政治文化中心,孕育过灿烂的汉文明。然而,在王莽乱政之中,一把战火将这座繁华的城市变成了一片焦土,不得已这才把都城改迁洛阳。然而,不管是东汉哪一位皇帝,都未曾忘记过长安,不管数量多少,每年总是有一部分国库经费用于长安的修复。只可惜,历经数百年岁月,这座古都也再未恢复以前的繁华。

董卓乱政时,李儒曾经提出过将都城迁移回长安的建议。按照李儒的设想,洛阳太过于接近冀州,而长安则距离凉州很近。一旦有什么危机时,有凉州作为后援的长安,自然要比洛阳更为安全。当时的董卓也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想法,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实现。

待到陈涛掌权时,却一反常态的极力加大长安的修复,甚至在商税改革时,将长安放到了与洛阳平等的地位。虽然相比洛阳的快速发展,长安还是差了一些,但是由于政策的倾斜,如今蜀中、凉州以及司隶西部的商贾们,还是更愿意将货物倾销到长安,毕竟没人愿意长途跋涉。如此一来,长安便成为了西部最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不但获取大量的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流民的进入。毕竟,洛阳周边的土地就只有这么多,长安附近则要荒芜甚多。

最初,陈涛的远景规划,是以洛阳和长安为中心,形成两个巨大的商业贸易中心点,而两都之前大片土地,则通过重新郑国渠来实现大面积灌溉,让这片一直被忽视的土地,成为关中地区新的粮仓。

只不过,饭要一口口吃,事情要一件件做,光是如今洛阳商业改革中就有层出不穷的问题,再加上世家门阀越来越意识到陈涛主导的商税有很大的利益可图,纷纷想要伸手分一杯羹,新政的压力越来越大,荀彧等人只能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到流民的安置以及商税上来,至于其他的,也只能押后。

事实上,陈涛就是想做这些,财政方面也已经暂时无力支付。最近这一年来,已经有超过两百万以上的流民进入司隶地区。从几年前,司隶不过三百万出头的人口,如今已经暴涨一倍有余。即便不支付任何的安置费用,光是粮草方面的压力就已经极大,更别说陈涛为了留住流民还给出了非常丰厚的安置方案。若不是袁氏、董卓以及一些被陈涛彻底抄家的贵族留下大笔的财富,司隶的财政早已经破产许久。

按照荀彧等人的计算,要想重修郑国渠,起码需要两年以上的财政积累。虽然以陈涛的看法来看,司隶的商业贸易潜力远远没有被挖尽,而民屯也已经逐步走上轨道,从今年开始就可以逐渐实现盈利,但毕竟谁也无法预计未来会怎么样,若是有大规模的天灾出现,恐怕脆弱的司隶就会陷入泥潭,所以必要的财政准备是必须的,这也是陈涛放慢脚步的根本原因。

不过,抛开这一切,如今的司隶大地已经与几年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特别是民屯点的出现,简直给百姓们天大的惊喜。统筹形式的民屯点,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专业的管理团队专门负责。与县乡制度不同,民屯从地点开始,到粮税的征收,都是由洛阳直接派遣人处理,这种方式可以将民屯中实际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到陈涛的手上。认真对比的话,民屯点更像是直辖,往往避免了很多县乡制度中官员鱼肉百姓的问题。这也是陈涛反击腐败官僚的第一步,让那些世家以及官员无法插手到最根本的农业中去。

就是在这种政策中,司隶如今的样貌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这一路上,虽然陈涛并没有选择特意去哪些大城市驻留,但是沿途看到的围绕在各城附近的民屯点,还是给了马超极大的震撼。

以往马超就已经听说过民屯点的建立,特别是在当年挟持陈涛时,她也曾经自己走过一些民屯点。在那时候的马超看来,简易的房屋,衣衫褴褛的流民,荒芜的土地,那些所谓的“建造出未来的民屯”,不过是陈涛欺世盗名的难民安置所罢了。

然而,如今,不过是一两年时间,再回到这些地方时,整齐的砖瓦房屋,稻花遍野的田地,带着笑容的脸庞,家家有肉,户户有鱼,虽还算不上富裕,但比起那些只能靠树皮为食的关东百姓们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长安郊外数十里,陈涛等人站在一处民屯点外的田野边缘小山坡上,陈涛指着眼前那似乎要绵延到天边的田园,笑容满面的说道:“孟起,看到了吗?两年前,这里全是荒地,连野狗都不愿意光顾的地方。如今,仅此一处可缴纳的粮税,就足以供养十万大军!一年前,这里还需要涛从国库中支出以给他们购置生活必须品,如今,这里的农户已经有足够的钱财来自己购买。张济将军的回报中说,如今别说是农户合力租赁耕牛,甚至已经有民屯可以合力购买耕牛!三年,三年之后这里会如何?涛告诉你,三年之后,这里的百姓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耕牛,自己的农具,自己的田地,自己的房屋,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来!”

马超沉默了,她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复杂的心态。很多时候,马超不自觉的愿意去相信陈涛说的都是谎言,似乎只有这样,她才能对陈涛更讨厌一些。可是,洛阳的繁华,商队如云的景象已经让她的心中越来越不相信这是谎言,而如今,这片她走过很多次的荒原,竟然在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章 陈神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